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彬 《文教资料》2010,(23):10-12
本文作者重读前后《赤壁赋》,觉得教参对文中情感梳理过于简单和草率,于是以两篇文章为依托,联系当时苏轼的境况和时代背景进行新解,重新梳理情感,情感脉络应为贬抑之悲—暂得之喜—今昔的碰撞之悲—哲学超脱。  相似文献   

2.
付其标 《现代语文》2008,(10):46-47
读《赤壁赋》,我们很容易体会出苏轼的情感线索:乐——悲——喜,那么,苏轼的情感有哪些复杂的内涵呢?本文拟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赤壁赋》一文,人物乐而悲,悲而乐。这悲,固然与苏轼本人的遭际有关,这悲后之乐,也自然与他豁达的胸怀有关。不过,如果我们从苏轼之外再去寻找原因,就会发现,这悲悲喜喜又皆与作者在赤壁之下长江之上所见的水月有关,可谓悲喜皆因水月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重点文言词语。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苏轼作品的情感状态在表层上虽为旷达之貌,但其深层则包含着厚重的人生之悲。这种悲感具体地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创作主体哀伤于自我坎坷命运的一己之悲。二是喟叹于六亲不得相保的亲情之悲,三是感于国事民生的时政之悲。而苏轼作品在深层情怀上的这种悲感,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士大夫以悲为美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轼本人具体的人身经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兰亭集序》,无论于何角度言之都堪称典范。其不仅乃一名帖,亦堪称一名文。此文篇幅短小,总计三段,不足四百言,不仅生动地记叙了“癸丑年暮春之初”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兰亭临流赋诗的空前“乐”况,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深沉的“悲”情,由“乐”至“悲”,“乐”极生“悲”,情感之脉络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一个特点就是课堂教学充满情感性,教学内容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作者一种情感态度的反映,教学时就是让学生去感悟、深化这种情感,或染情、或悟理,让学生体验在其中,感悟在其中,乐其乐,悲其悲,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色。数学教学则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等为主,教材内容缺乏情感性,然而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聚会,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南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具体来说是: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  相似文献   

9.
莎剧中"悲"情感意象基于身体体验构成意象图式,经隐喻投射形成"悲"概念隐喻,体现出人物情感和状态的变化。本文探究莎剧"悲"情感隐喻的内在机制,考察莎剧"悲"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深入解读"悲"。研究发现,"悲"情感隐喻与人体的感知体验密切相关,其概念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悲"情感意象具有丰富的隐喻内涵,主要传达人物的悲伤、哀伤与悲痛。  相似文献   

10.
散文阅读要探求语言,由语言入手去分析其情感。但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蕴含情思的人、事、物境。了解作者是读懂作品的关键。归有光一生"悲"境,正蕴造了他的"悲"情一文——《项脊轩志》。  相似文献   

11.
秦观居苏门四学士之首,深得苏轼赏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他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其词为何多学柳永?对此,笔者认为,秦观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词不可能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面貌,但秦词不仅受过柳永词的影响,更深受苏轼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较分析秦苏词风相似之作,深入探讨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有助于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分析马克.吐温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创作风格的转变,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主义的成份越来越少,悲观主义的成份越来越多,最终理想主义消失殆尽,悲观主之成为其晚年作品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与他的性情也相协调。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随心所欲的吟唱诗句,追求着生命的率真,追求着灵魂的自由,追求着热烈的情感。但是,他诗情画意、浪漫绚丽、精神积极乐观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悲观,隐藏着对人生的悲观哲学和消沉失落的心态。他的诗歌中流出诸多的悲观主义气息。他的四部诗集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着悲观主义情调,他在诗歌中善于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这种悲观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世界的社会形态是科幻影视作品热衷构建的图景。在科幻电影的世界奇观的表象之下,往往隐含着深刻的现实指涉性。电影《极乐空间》的科幻的背景与现实社会的深刻的反思有机统一,是美国电影中普遍存在的社会思索倾向的一种体现,电影中体现人类情感的悲观与乐观的有机统一,对现实世界贫富不均的隐喻与现实指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乐观作为人的一种积极主观体验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表明,乐观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并有利于提升其学业成就。面对中学生中存在的悲观倾向,改变其认知,使其归因重组,转变其消极应对方式,增加其成功体验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消除其悲观倾向,形成乐观品质。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visions about future (VAF), an instrument assessing hope, optimism, and pessimism. Three different studies involving Italian adolesc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first study 22 item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factor structure was verified. The second study, involving a second sample of adolescents, confirmed the instrument’s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evaluated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VAF with self-report measures of hope, optimism, and pessimism. Moreover, it showed that VAF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The third study involved a third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verified the measurement invariance across gender.  相似文献   

17.
佛典的义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轼诗歌风貌,《坛经》对苏轼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思想角度看,它帮助苏轼如何运用佛教智慧来处理人生存亡意义的问题;从创作角度看,《坛经》的"灭尽着相"思想,给苏轼提供不少写诗的源泉,或作为归纳而用,或作为演绎而用,或作为主导思想贯穿全篇而用。  相似文献   

18.
曾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07-108,111
苏轼初次外放到杭州所作的36首词,多处使用典故,且典故遍布经、史、子、集。从典故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苏轼外表洒脱而心系百姓,并且已经开始由朝廷走向民间;从用典技巧来看,词中灵活地运用了多种用典手法,这无疑体现了苏轼娴熟的典故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轼“以诗入词”改变了传统词的创作道路和发展方向,就其自身原因来说是他的性情品格与词体的特性不相契合。采用词这种文体进行创作,必须具备一种与其特性相吻合的悱恻幽约的情思,这一点,苏轼是不具备的。苏轼的性格气质以豁达开朗、潇洒超旷为特征,这正是苏词的“风韵”所在。  相似文献   

20.
气质性乐观和悲观指个体总体上对积极结果或者消极结果的期望,是在有关乐观的研究中得到最广泛认同和使用的概念。本文简要介绍了气质性乐观的界定、结构和国内外测量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了气质性乐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本质涵义有待考察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