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是什么?“语教育”是什么?关于这两个问题,近年来语教育界探讨得颇为热烈。在一些“新理念”以及一些新术语的介入下,一些人的观点似乎令人耳目一新。本也想发表一些看法。权当“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2.
“语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语新课改中的亮点之一。到底什么是“语教学的生活化”?简而言之,就是让语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为学生打开语学习之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的热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知识,提升语素养。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感受“爱心”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诚然,这篇课有着鲜明的主题,如果。我们把主题教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这是不是很合适的语教学呢?语就是情感教育吗?感受情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相似文献   

4.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所有语教育苦苦探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卓见高识,但无论哪一观点都没能让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当下的教学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语水平的提高。我想,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教学太复杂太“感性”,仅一个语“性质”之争就有千说万论;二是语教学的任何一套理论似乎都还未能现实地解决“少、慢、差、费”的积弊。笔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语教学的苦恼,在这里仅就美学的视角,提出一点关于突破语困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语教育必须立足于对自己民族语言负责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语不只是交际工具,它首先是思维工具,同时还是化传播工具。语以其工具性、基础性、人性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语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一种通过语言指向人心灵的教育,应该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方面有所作为。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教育对象出发,以学法定教法,不仅遵循学科规律,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语教学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表明,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如何体现高职语的教学特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高职语教材的改革、教法的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形象化是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手段,把它与心理教育组合时,会碰撞出什么火花?语心育就是发挥语学科的优势,运用形象化手段开展语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的教育,在培养他们心理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语素养。目前大多中学生在交往、学业、情感、亲子、生理和择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认识不够又无法排解,常衍生出偏激、伪情与言之无物等语表达方面的问题.这给作教学也带来了很多困难。当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和有效的方式能够在中学校园里全面地开展心理教育时,语或许可以通过有效地渗透心理问题的教育,向更多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伸出援手。[编按]  相似文献   

8.
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登几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由鱼到渔     
怎样才能实现语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教学的正道。[编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是中职生不愿学习的课程。以专业课为主的中职生,因何而惧怕语文学习呢?是内容之深吗?是教法之误吗?非也。其实就是缺乏兴趣,认为语文课不重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重要。什么是语文素养呢?简单讲,就是对丰富多彩生活的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像形或拼形表意的字,量多形繁,难教难学。采用什么教法使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广大语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我们从诸多教法的得失与汉字的表意特点、规律等的研究中,发现针对汉字特点的“汉字形义联想识字教学法”,是优质高效而又利于克服错别字现象的教学法,是能充分揭示汉字的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历史化知识和深化思想教育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华婷 《现代语文》2006,(2):81-82
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北京人学教授、语言学家陆俭明说,语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知识。新的语课程标准在更新语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素养方面也提出了应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可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素养”是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培养学生的学素养,掌握一定的学知识是基础、是保障,没有学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学素养的培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新的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不是说不要知识,关键是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的问题,现有的语知识系统需要重新建构。语知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知识剐样面临着重新构建的问题。由于学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按体划分的诗歌学知识就是其中的一种,本从对诗歌中学知识的现状分析出发,试图构建新的诗歌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语教育高峰论坛”上,200余位语教育专家、知名作家在论坛结束时共同发布的“金山宣言”上这样评价语教学现状:“语教育效率不高,社会对初、高中毕业生语水平的不尽如人意反应强烈,而且不少学生对语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除了急功近利的社会因素之外,语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应该更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胡祥明 《师道》2005,(8):23-23
今天的语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语。”  相似文献   

15.
语教师的教育一般包括两个部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职后的语教师个体能否继续享有职前教育那样的成长关怀?为此,本基于终身教育的思想,结合我国中学语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及其理论研究,根据语教师成长规律,提出了伴随式教师教育的概念,探讨伴随式语教师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其原则,旨在帮助语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很重要。一节语课,教什么能让学生在语方面有收获或最大的收获?一节节语课,教什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能力、人素养?在目前对语课程内容研究不深的情况下,这是摆在所有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这关涉到新课程理论能否植入土中,能否生根、开花、结果。本拟将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两个教案的对比中讨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语言角度出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语教育研究是对语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它的基本目标是三个:第一,积累语教育的实践内容;第二,探求语教育的规律;第三,建构语教育理论模式。这三个目标是层层推进的,第一个目标是基础,第二个目标是在基础上的研究探索,第三个目标是使规律系统化的最高形式。中小学语教师是实现三个目标的基础力量,同时也是最有力、最有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聋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学习是校教学的重点,也是聋生学习的难点,语课在聋校占的课时最多,效率却很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聋生语学习效率低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研究试图从聋生学习语的角度来了解当前聋校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六到九年级67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听课有困难,学习方法有问题。笔认为,当前聋校语老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要过好口语和手语等特教基本功关;要认真落实教学要求,重视学生语言积累,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插上了飞翔的双翼。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首先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如何改变语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人精神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的工具性这一现状呢?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教育观.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审视语教学,还语以本来的真面目,才能给语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传统的语教学十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本是应该继承并融人到我们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的。假如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何谈语素养的真正形成?只有养成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包括书写正确工整、会昕会说、白读白悟等,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素养。纵观目前语学习的现状,情况并不乐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