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殿堂,是由历代作家和文人的笔墨构建而成的。后人要了解和研究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必定离不开对文学史料的熟悉和掌握。如今,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的《中国文学史料学》和《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两个项目,同时由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中青年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标志着中国文学史料学学科的日趋成熟,它们将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0余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通过探讨各类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的特点和价值,研究其史  相似文献   

2.
<正> 徐有富主编、程千帆校勘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拓展了史料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是由于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填补了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于该书除了象通常的史料学著作那样详尽介绍重要史料外,还把史料学研究拓展到了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检索利用的新领域。史料学著作需要评判史料价值,展示史料原委,讲述史料工作方法,更要以详实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书中对每一类古典文学史料从起源、种类、体例到史料价值,详加论列,对重要史料和检索、参考工具详注版本,对鉴别史料、整理和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详举实例来说明。全书正文有615条脚注以及书后所列94条“参考书目”,足见其翔实。  相似文献   

3.
<正> 苏州大学教授潘树广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料学》,1992年7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全书105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本书为文学研究工作者、图书档案工作者和文献检索课教师而编著,是我国第一部通论古代、近代、现代文学史料的专著。全书分八编,第一编是通论;第二编是史源论,论文学史料的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当代文学历史化问题逐渐被提上议程,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新热点.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强调史料对还原文学史现场的重要性,认为史料研究是当代文学史的基础工程.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并梳理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各类史料,主张理论阐释与史料实证统一的文学研究方法,带着问题意识对文学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复杂关系进行学理阐述,用大量翔实而多样的史料展现了认识当代文学史所面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古代档案史丛书史料展开具体研究,有利于展现丛书史料价值的独特性。整体概述、择要介绍丛书史料,归纳得出中国古代丛书保存档案史史料的优势与局限性。谈及丛书史料应用情况,主要对丛书史料的双重属性问题和丛书史料的应用量、应用书籍以及误引书名问题做具体分析。总体来说,丛书中的档案史史料内容较丰富,价值较高,仍有较大发掘空间。  相似文献   

7.
陶敏、李一飞编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一部上乘之作。众所周知,文学研究必须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文学文献研究是文学研究前期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对各种史料的搜集、鉴辨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陶敏等长期从事唐代诗文的文献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学  相似文献   

8.
《历史档案》2007,(1):73-73
明清史料丛书八种,近期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此丛书收录了著名学者罗振玉、谢国桢等人所编的关于明清时期史料书八种,即:《清初史料四种》、《记载汇编》、《史料丛刊初编》、《明季稗史汇编》、《明季稗史续编》、《明季辽事丛刊》、《明季史料零拾》、《痛史》。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史学会会长、著名明清史专家冯尔康教授所著明清史学术文库《清史史料学》(上下两册)已由故宫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清史资料浩如烟海,且散布各地,文种复杂,对研究者参考利用颇为不便。作者即针对此问题,以自己多年从事史学研究之经验,著成此书。作者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清代的历史地位和加强清史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清朝修史制度、私人著述与史料,清史史料学的任务,以及本书写作目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几篇关于20世纪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的论文,论述了史料在图书馆学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史料的搜集不全与运用不当对发展史研究造成的两大伤害;指出图书馆发展史研究者只有潜心发掘史料,充分运用史料,再进行缜密的思辨,所取得的成果才是有学术价值的,其结论才是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几篇关于20世纪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的论文,论述了史料在图书馆学发展研究史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史料的搜集不全与运用不当对发展史研究造成的两大伤害;指出图书馆发展史研究者只有潜心发掘史料,充分运用史料,再进行缜密的思辨,所取得的成果才是有学术价值的,其结论才是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12.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我国已拥有丰富的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是我们研究古代的法律制度的依据。了解史料的概念、范围、分类等,对于法律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烨 《兰台世界》2007,(7X):59-60
本文对阿英(钱杏邨)的新文学史料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追求真实是历史研究的首要价值,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而言,档案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广泛运用档案史料,其间也产生一些不尽合理的利用倾向。本文以中共党史研究为视角,着重分析运用档案史料在深化和规范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探索问题歧异之所在,并注意档案史料与史实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中运用档案史料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阿英(钱杏□)的新文学史料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范军  宋泉 《出版科学》2016,(1):109-114
三十多年来,广西的出版史料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广西出版史志资料》为代表的史料编辑成果,收集了从雕版印刷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的出版史料,时间跨度大、史料翔实,展现了广西出版的历史与成就,为综合性的大型区域出版史的编写与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共党史研究为视角,着重分析运用档案史料在深化和规范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探索问题歧异之所在,并注意档案史料与史实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中运用档案史料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郝俊峰 《大观周刊》2011,(51):211-211
历史教师应讲究选用和讲授史料的艺术。前者指要选择与教材贴切、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史料;后者指语言精炼、生动.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留有时间让其思考。凡学生能看懂的课文内容,一般让学生自学领会,不必多讲。该讲的则要讲得精,精之一为少,即可略处尽量从略:精之二为精彩.即须详处必作生动精彩的描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创办到逐渐繁荣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图书馆学史的研究离不开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更是珍贵的文化财富。《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续编》这套丛书对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创办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清末民国时期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该丛书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概括整理丛书收录资料的类型、地域等特征,对比分析该丛书收录资料不足之处,整体概括丛书收录内容,为图书馆学界、业界相关人士使用该套丛书提供一定帮助,也希望此套丛书能为图书馆学史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参考与力量支持。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史料”应当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历史事实原貌的材料”史料是人们对历史进行认识的媒介,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人们要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人类历史,撰述历史论著,假如离开了史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寸步难行。在信息时代,要使历史科学与时代同步,我们就应当在重视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和文字史料的同时,更重视史料家族中的新成员——网络史料。所谓网络史料,就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而存在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