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要搞好职教内部的衔接与沟通,以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需做好三件事: 一、更新观念。要破除陈旧的观念,如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无学历的培训)的观念,一次性教育的观念,不承认各行各业劳动者也是人才的观念;把教育当作“软任务”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职教意识     
论职教意识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张国祥职教意识又可称为职教观念,它是指从事职教事业的人们,对于职教任务、性质、特点的本质理解;对于职教规律清醒的领悟、准确地把握和娴熟地驾驭;并由此激发出对于职教事业深厚的情感、高度的自觉和完成职教任务、推进职教事业的坚...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新途径。目前,职业院校教育多囿学历层面的人才培养,而忽略基于企业发展规划与受训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劳动者职业培训需求。因此,加强职业培训与职业院校教育层面的衔接,对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价值、适应经济新常态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高职衔接是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理顺中职与高职的衔接,较好地实现二者间的融通,需要把握好几个共性的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结合重庆实际,文章认为衔接重庆中高职教育,要树立重庆中高职衔接的新理念,包括树立大重庆职教意识、树立均衡发展意识、树立大中心区域意识。  相似文献   

6.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以"3+2"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构建衔接机制;以五年学制为整体架构,实行"2.5+2.5"学制模式;设计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纵向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具有思想更新、职教集团支撑、政策保障的特点。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内涵要素主要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包括思想观念、政策制度、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资源一体化配置等。通过分析影响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内涵要素,设计了评价中高职教育衔接有效性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评价方式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区域性职教集团的组建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最佳途径,本文对区域性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师资的过程中,应着力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相衔接,以便更好地发挥培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研究存在若干问题,当前的研究尚缺乏对整个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为此,应从推进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模式及完善职教教师教育的相关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构建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从专业化的角度结合中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来探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势,也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研究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7):21-23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存在高层次学历教师少、“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基于国内外高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经验分析,应通过加大定向培养和常规引进培训相结合、独立培养和联合培养相结合、构建专门化培养模式等措施,全面提升高层次、高素质“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能力;通过制定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严格实行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培训要求等措施,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师资的过程中,应着力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相衔接,以便更好地发挥培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需要从涉及到的相关制度建设、人事管理、中高职衔接等内容重新进行考虑,或者说需要全面改革,才能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试点,但如何构建一个常态化、层次化、科学化的现代职教体系仍是需要深思的问题。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长久之计应是优化体系内不同层次间的专业布局、划清同一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统一同地区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实行专业归类对口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试点,但如何构建一个常态化、层次化、科学化的现代职教体系仍是需要深思的问题。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长久之计应是优化体系内不同层次间的专业布局、划清同一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统一同地区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实行专业归类对口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项工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从改革教育观念、改革教研工作意识入手,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课程管理、改革教研模式、教研工作方法,加强教研员自身建设,从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斌  许娟 《华章》2013,(3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理应并驾齐驱、互为补充,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羸弱,体系建设极不完善,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升学途径窄,在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梯级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极不健全,与大量职教学生的升学愿望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渴求矛盾突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培养职业教育梯级技能人才,既是健全人才培养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培养梯级技能人才:一是要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加快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发展;二是要增强高职院校容纳能力,促进中高职升学教育体系及内涵衔接;三是要体现梯级人才队伍就业差异,保障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6):40-42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文章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探索与争鸣栏目发表了费重阳和严雪怡两位老先生针对“是否存在培养技术工人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在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重读这些内容,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由概念之争,到内涵澄清的几个轮次的学术争鸣,对当前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仍具积极意义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