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达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该课程与专业课、检索与利用、手检与机构、学习与考试这五个方面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文献检索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文献检索课出现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之中,意味着我国已开始重视在高校培养将来能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一代新人的问题。然而,目前只能算是处于起步阶段的这门课,今后将沿着什么样的軌迹发展?是沿习过去“用戶教育”的格式从工具书出发讲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呢?还是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发展?很值得研究。笔者认为: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发展,更有利于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一定范围内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各院校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陆续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与检索技能,该教学目的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检索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课堂授课与检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环境下“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对高职高专“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所产生的影响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如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胜财 《军事记者》2011,(11):71-71
不久前.笔者在某报读到一文《高收视率“敲门”得益于“接地气”》。这是讲电视节目的。而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觉得若想写出好新闻,也得多“接地气”。 “接地气”一词,从字面上解读就是接地中之气,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能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6.
文献检索课改革构想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文献检索课改革构想潘宁生,吴桂金(东北林业大学)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献课)在我国高校开课已有十年时间,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门课在全国高校中的发展并不平衡,少部分学校已经过渡为必修课;有的工科院校在这门课程基础上又开出了《企业情报学》或...  相似文献   

7.
张港 《新闻三昧》2005,(9):44-44
现在,“人士”与“位”这两个词用得越来越多了,但也越来越滥了。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赵国璋《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绪论)。其含义是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文索检索与利用”课就是具备这一功能的一门课程。为了引起对这门课程的重视,1984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84)教高一字004号文件。在文件中指出:“高等学校在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让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注:即对知识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  相似文献   

9.
苏州大学举办的这个师资培训班,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1)是由中文系组织的;(2)以系主任为首的六位正、副教授参加授课,他们既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又都热心于"文献学"的研究与普及,可以选择"讲课的最佳角度";(3)培训班是专科性的,因而比较精深;(4)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四年来,在高等学校普及"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标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下一步的任务是巩固和提高.也唯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这门课巩固下去.欢迎大家来稿就"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理论问题及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网上医学信息检索应成为文检课的重头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网上医学信息检索在网络环境下的重要性,提示文检课要以“网检课”为重点;并对开设“网检课”的课程设置、授课重点、目前非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文献检索与利用》作为一门正式课程,目前已列入了各大专院校的教学计划.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文献与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2)主要检索工具的内容、结构及其查找方法;(3)主要参考工具书的内容、作用及使用方法;(4)文献整理与综述、情报分析等内容.开课时数为20~40学时,授课对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文献检索课应与时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燕 《图书馆界》2009,(3):83-85
当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理论与技术得以更紧密地融合到信息检索领域,文献检索课便成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不断改革的教学内容等,提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 上世纪80年代初,科技文献检索课已在若干所高校开设,而社会科学文献尚未建课。虽然少数院校中文、历史、图书馆学系讲授中文工具书应用课程,但授课面窄,内容偏重文史,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文社会科学各系学生查阅文献的要求。此种状况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将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时代的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质量评价体系都将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同时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应相应有所提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本文对以上课题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未来中国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出版行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人民邮电出版社在“互联网+”思维下数字艺术类教材的开发与实践为例,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影响下,传统出版业应发挥自身优势,依靠“互联网+”这一强大的引擎驱动,通过开发微课版纸质教材和在线课程相结合等形式,满足用户需求,适应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16.
马盼盼  肖琼 《兰台世界》2016,(20):43-45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教育模式产生了多样性,利用新的教育模式改善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班级36名学生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单个因子及交叉因子的分析,提出了"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构造了"慕课+"环境下的文献检索课程软件工程模型,以期提高大学生文献检索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书档案”是我国在党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长期沿用的一种档案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各种专门档案逐渐产生,现行使用的“文书档案”和初始的“文书档案”一词的内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续使用“文书档案”这一名称,易使人……  相似文献   

18.
“Web前端开发”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日常的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立足于“Web前端开发”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为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相关参考。同时,结合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具体措施与方案,结合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具体的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与分析,进一步证明“岗课赛证”融通对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适应时代发展,深入开展计算机检索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时代发展,深入开展计算机检索教育郭丽翔(北京轻工业学院)文献检索课是一门诞生在信息时代的科学方法课,具有刻意求新、锐意发展的特性,必须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才能使这门新课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章继华 《图书馆杂志》2004,23(11):65-66
在高校检索课组织过程中,已部分启用了“网上教室”,尤其是对E-mail的频繁利用.赋予了新的理念,激活了新措施。文章结合工作实际,着重论及了巧用E-mail为课程服务的几种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