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创建于1955年10月,最初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兰州分馆,从1973年起启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名称,直属中国科学院;1978年5月由研究室(县级)建制改为研究所级(地级)建制;1987年8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7年10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档案馆编纂的《天下黄河第一桥》近日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兰州黄河铁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桥”。近百年来,它见证了兰州、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历史。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甘肃省档案馆将已登入《中国档案文化遗产名录》的馆藏清代兰州黄河铁桥档案汇编成册,第一次将300多件档案文献公布。全书共分铁桥包修筹备案、桥料转运案、铁桥建设案、铁桥经费案、铁桥使用维护案和附录等六部分约30万字,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兰州黄河铁桥建设的全过程,对研究…  相似文献   

3.
母亲于1998年12月去世.享年80岁。去世后整理她的旧衣物时.猛然从旧衣兜里发现一个旧报纸包.里三层外三层裹着什么东西。打开一看。使我惊讶不已,原来是民国38年(1949年)1月1日“华北区土地房产所有证”!“所有证”的第一联上填的户主“王豹”.是我的小名.我1954年考上初中后才叫现名。下面写的“朱彩”是母亲的名。“王小女”是妹妹的名。  相似文献   

4.
“变则通,通则兴”。近年来,各级电视机构致力于改革,探索,或多或少地为自身的强筋壮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台于1985年的兰州电视台,根据广电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于2002年与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分设,与兰州有线广播电视台合并,组建为新的兰州电视台。一年间,兰州电视台从市情,台情出发,稳步推进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节目改版”为内容的“三项调整改革”,已初见成效。本文侧重谈一下“频道制”和“中心制”相结合运行方式的做法与进展。  相似文献   

5.
这幅“左公柳”照片出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版的《西北揽胜》杂志,没有具体的拍摄时间,也没有注明拍摄者的名字,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拍摄地点是在陕甘驿道或甘新驿道上。 起初,我觉得这幅照片并没有什么特别:近景是一条压着车辙的大路,两侧是伸向远方的密  相似文献   

6.
春秋佳日,你若有幸来到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漫步在悠悠白塔山下、滔滔黄河岸边,蓦然,那气势恢宏、嵯峨壮观的“天下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宛如长虹卧波,定会映入你的眼帘,教你徘徊游赏。当夜幕降临,目睹滨河路上华灯璀璨、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恍觉置身人间仙境,更会使你留连忘返。如今,这座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像一位走过漫长风雨历程的世纪老人,依旧神采别具,向人们描绘着兰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她已成为兰州40里黄河风情旅游线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成为古老金城引…  相似文献   

7.
名人手迹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举为总理。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并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后,  相似文献   

8.
位于兰州中山桥以西的黄河南岸、现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那片地方素来被称作“萃英门”,取荟萃英才之意。1938年,一位记者到此参观时描述道:走出城,走出萃英门,走在幽静广阔的马路上,走过建筑整齐的省立医院,走过静悄无哗的工业学校,走过门禁森严的西北监局,走过宏敞深沉的制造厂,走过弦歌不断的甘肃学院,转弯抹角走到兰州造币分厂。“这一带没有住宅,没有商居,没有扰攘不宁的市声,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该局具体位置在兰州南关畅家巷,总办为赖长。有的是耸立云霄的烟囱,有的是弥漫空际的煤雾,有 雇…  相似文献   

9.
江苏邮务管理局于1913年11月在南京成立,隶属于民国北京政府交通部邮政总局。1929年4月,江苏邮务管理局更名为江苏邮政管理局。该局负责综理和督导全省邮政及储金汇兑业务,管辖无锡、苏州(吴县)、镇江、徐州(铜山)4个一等局和其它二、三等局。  相似文献   

10.
蓝山历史悠久,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其“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蓝山位居湖南南大门,毗邻广东连州市,素有“楚头粤尾”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的重要门户和沿海通向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2007,(1):3-3
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5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1866—1925),广东中山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等资产阶级革命纲领。1911年底辛亥革命成功,12月29日,孙中山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2.
“新闻特写”照片──《饥渴难忍》赏析张敬云摄影中的“特写照片”,首创于英国早期女摄影家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夫人拍摄的《约翰·哈雪尔爵士》(1867年),即“大头特写”。这幅照片被认为是摄影史上最杰出的肖像作品。这位当时已是48岁的中年夫人,为了满...  相似文献   

13.
宁岩 《四川档案》2006,(6):28-28
蔡锷将军因长期肚于战事,积劳成疾,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十一月八日病逝于日本。噩耗传来,纳溪军民“识与不识,均为之痛苦流涕”。当时驻扎在纳溪的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朱德,会同纳溪县知事周维桢(原“护国军”参谋)旋出通知,邀请纳溪县军、政、绅、学、商各界人士,于民国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七日,为蔡锷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同时,在民国五年十一月廿六日以朱德、周维桢的名义发出为蔡锷将军铸建铜像及为阵亡将士建立昭忠祠的倡议。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8,(12):6-6
4月10日,湖北省档案馆特藏库建成并投入使用。400多平方米的特藏库,兼有“藏”、“展”两种功能。入选的600余件档案均为档案珍品,包括明清档案、辛亥革命档案、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汉冶萍公司和江汉关税务司档案)、近代工商业档案、民国档案、抗战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文革”时期档案、中南大区档案、湖北省直重要档案、领导人及外国政要视察湖北的照片,重要的有明天启示七年(公元1627年)地契、明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援剿总兵关防”、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简易科毕业凭照、  相似文献   

15.
9月18日凌展,从电脑屏上看到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照片中来 了一帧题为“黑龙江的‘飞刀手’”的照片。乍看题目以为是武术之 类的体育新闻,读完照片说明,再与照片一比较,顿生疑问。 照片说明全文如下:9月17日,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举办水稻 收割“飞刀手”比赛,全队25名种稻好手参加角逐。今年该队种植 了400多亩优良品种“202”水稻,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图为杜玉 蜂(前)等在比赛中。 照片说明至少包含三大信息:第一,9月17日,在黑龙江八五六 农场进行了一次被誉为“飞刀手”的水稻收割比赛。第二,“全队” …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至今年已建馆110周年。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为己任,省立中山图书馆赓续岭南文脉,走过百又十载,如今是广东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装订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档案实体保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民国档案装订规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制度。文章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调研对象,按不同时期选取300卷(件)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对民国时期档案装订形式、材料、要求及应用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档案的装订要求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装订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传承、扬弃与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还应在重新整理中“整旧如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兰州解放五十年》大型画册出版 ,《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等连续登载了解放兰州的历史照片 ,以唤起人们抚今思昔、开拓未来。回眸50多年前的历史 ,这些照片振奋人心 ,激励斗志。但是 ,看了“我军攻占黄河铁桥”、“磨刀擦枪上战场”等幅照片后 ,禁不住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兰州的解放正值盛夏 ,如“磨刀擦枪上战场”等照片战士们穿着单军装或光着膀子 ,但我军攻占黄河铁桥这幅 ,战士们穿着棉衣 ,戴着棉军帽 ,显而易见是冬季拍摄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怀着弄清事实真相的心情 ,笔者拔了甘肃省机械总公司编志办原主任安文迟的电…  相似文献   

19.
宋人韩元吉《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词云:“登临自古骚人事。”道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欢登山临水。登高临远这样一种现象。阮籍“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晋书·阮籍传》);陶渊明归田后醉心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的生活;来之间被流放后写下过“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桂州三月三日》)的诗句;高适也曾自得于“始临泛而写烦,俄登陆以寄傲”(《陆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序》)的日子;白居易则说:“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龙门下作…  相似文献   

20.
《剑啸庐诗存》所录《寄题丁稼民小书巢》一诗中云:“容滕图史发三箧,冷眼王侯傲百城。世事沧桑心事定,便拟简册了吾生。”据《剑啸庐诗存·弁言》:“此册起民国四年秋至六年春。”此时的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尚不足二十岁。此诗乃是青年诗人王统照受民国潍县知名学者丁锡田(1893-1941)之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