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田正利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10-12,15
孟子对“性”和“人性”有着严格的区分。“性”指人的生理欲求,被视为导致恶的根源;“人性”则是仁义礼智等良好道德的发端,被看成使人为善的内在根据。孟子主张的只是“人性善”,而非“性善”。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扩充善端(人性)”和“抑制恶源(性)”的道德修养原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搞清孟子思想中“性”和“人性”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孟子一些重要论述的涵义及其在研究、探索人性和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思想特色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内在超越与“性”从“生”而“性”的演化过程息息相关。孟子继承子思的思想,以性为枢纽,将天内化于心,又将心提升而超越地达于天。荀子则沿着告子的思路发展了“生之谓性”的思想,反对先天的道德性。他从知的角度,将以“仁义”为特征的道内化于人性,从而构造出与孟子不同的内在超越的另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3.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性善论”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为了了解性善论,就必先廓清其所谓“人性”的概念内涵,孟子所谓“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具有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属性。本文试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孟子的“人性”之概念,是不包含人的自然本性的。2、孟子的“人性”之概念纯指人的善良本性,即良心,其表现为仁、义、礼、智。  相似文献   

4.
张静互 《教育史研究》2007,(2):26-32,90
孟子的“礼”概念有“门”、“心”、“人伦”三重含义。孟子说“礼是门”,暗示“礼”是具体的、规范性的行为模式和在道德实践上的程序;“礼是心”,“礼”作为辞让之心,成为在人心中存在的四端之一,他把“礼”看作是人性本有的一种内在道德性的目的,在于要建立人们与“礼”的必然的内在关联性;“礼是人伦”,“礼”在本质上是“仁义”的道德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规范秩序,即“人伦”中的体现。孟子把“人伦”规定为一种“礼”,从此肯定了“礼”不仅是一种心性,而且是社会的、具体的脉络中存在着的基本原理。这三重含义联系在一起构成孟子“礼”概念以及通过“礼”的自我修养的整个体系。  相似文献   

5.
孟子志气观即“尚仁义之志”、“养浩然之气”,造就了古往今来的人格和气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全球化的浪潮又给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如何通过立志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并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从孟子志气观的宝贵思想中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于超 《学科教育》2013,(4):114-121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子思想中“仁义”的实现离不开对“时”的把握。孟子“时”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身、家、国、天下这四个层面。在“身”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个体行为不应拘泥于“仁义”之名;在“家”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家庭成员之间不应拘泥于“人伦”之名;在“天下”与“国”层面上的“时”,主要是讲执政者不应拘泥于尊卑有别之名。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性善论是儒学的重要观念。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荀子性恶到董仲舒性三品,从朱子“性即理”到阳明“心即理”,儒家人性论的辩争,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性善与人性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人性论问题来说很重要,这反映了儒家先贤的思路架构。儒学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凸显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求善——一脉相传的仁义之道和关注内在道德性的生命学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韩、孟的仁义观、人性观和养气说对韩、孟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韩、孟在仁义观上的一致性体现的不仅是做人的道德原则,而且是政治理想。在人性观上,韩愈超越了孟子的性善说,但没有改变性善的仁义品质;孟子的养气说在韩愈这里也发生了演化,既有人精神气质的培养,又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1.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早年诵读儒家经典,后入释门研习佛学,于佛法有成时又撰《四书蕅益解》,以佛释儒。其中的《中庸直指》透显出蕅益对《中庸》一书的独特见解。他以佛教天台宗"性具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兼具善恶,由此而来的"道"有仁与不仁之分,故"修道之谓教"显得格外重要。而修教的法门是"慎独",目的是让"性"中本有的"诚"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2.
董仲舒针对先秦儒家解决人性问题而提出的“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的理论缺憾,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人性论。在继承孟荀的基础上,他将善、恶纳入阴阳两分的天人哲学体系之中,并明确地提出了“性善情恶”的二元论、“性三品”的人性论,从而既从“天意”的高度肯定了统治者的善性,又为礼仪法度道德教化和皇权至上套上了合理的“外衣”。这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阐释了其理论思想体系与教育、政治的关系,分析了经过神学化的“性三品”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对象、教育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庄子和荀子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但又驳杂的思想。而且,两人的这些思想还存在许多根本对立的地方,例如庄子提倡天道,荀子则反之;庄子要求无为,荀子则呼吁有为;庄子追求天人合一,荀子则要明天人之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宇宙、人生及两者关系三个方面来对庄子荀子之天人观进行疏理,并力求客观、准确地评价其得失。  相似文献   

14.
美学何为?     
美学必须抗衡旧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获得自己的提问能力和对于存在的想象力,以交往和对话的姿态展开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探究,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霸权,与万物平等;重构美学的绿色特性,使其在精神境界上变得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15.
刘克庄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领袖,他受道家自然哲学观的影响.形成了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同时他受到理学人性论的影响,认为人性是冲淡平和的,与此相应.诗歌的理想风格就应该是平淡自然的。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孟子在三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他从人类性善的本源、后天的扩充及其途径方面阐述了性善论思想.性善论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明确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新时期道德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儒家注重修养,而人性论又是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性论最早由春秋末年的孔予提出,孔子对人性的简单表述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分歧,也为后来儒家人性论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先秦人性论的形成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背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先秦人性论产生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的“性”的含义和道德本质,着力梳理出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并以此为线索剖析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李健吾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印象式批评的典型代表。"人性"一词在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作品中出现频率甚高,"人性"是李健吾批评的标准和核心。观其著述,往往以人性为支点,以人生为根据。本文试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人性观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论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论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论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论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论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论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论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论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以人性论为核心,显示出伦理批评的鲜明特质.其批评理论与实践注重文学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效用,强调文学对人性的提升和完善.他倡导文人有行,但是在他与鲁迅的争论中,他的言行又呈现出对文人有行的僭越.他对古典主义极力推崇,反对除此以外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对理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