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大芦湖油田S342层开发生产状况和规律分析,应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大芦湖油田S343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结合水平井方位和水平生产井段长度优化结果.设计了S342层开发调整方案,方案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有利于减缓产量递减和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可提高采收率6.62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18.14×104t.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临盘油田大芦家馆二段、馆三段为块状底水油藏,在用直井井网开采了20多年后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由于直井底水锥进严重,导致油井含水高,开发状况恶化,最终采收率低,大量的剩余油滞留地下无法采出。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在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优选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调整,共钻了15口水平井。调整后不但明显提高了采油速度,改善了开发状况,而且采收率由46.7%提高到55.0%,提高8.3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49×104t,平均单井增加量是直井的三倍。该油藏利用水平井技术成功的提高了砂岩底水油藏的采收率,为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樊29块是大芦湖油田的主力区块,动用含油面积2.9km2,地质储量426×104t。油藏类型属特低渗透构造的岩性油藏,自1992年投入开发以来,区块在注采调配上先后实施了从常规注水、不稳定注水到常规注水的注水方式,该块4砂组的采出程度已经达到21.18%,实现了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林樊家油田通过强化地质研究,配套工艺技术,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细化注水管理,补充地层能量,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基础保障,实现年产油量连续六年攀升,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探索出一套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芦湖油田地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的渗流机理,分析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探索了低渗透储层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利用新认识的低渗透油藏流体分布控制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在低渗透油藏中构造高部位为水层。而构造低部位为油层的特殊地质现象。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油田早期的油气勘探,还是中后期的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处于高和特高含水期,研究该阶段的内在变化规律,对油田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推导出了产量与含水的关系,揭示了高含水期产量变化规律,该规律在高含水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该规律的提出为控水稳油提供了依据,对开发后期产量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对注蒸汽开发的稠油油藏,通过该规律确定极限含水,从而使水驱曲线法预测可采储量的方法在注蒸汽油田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7.
高含水期堵水调剖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期,胜利油田的综合含水达90%以上,堵水调剖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封堵高渗透层,从而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提高产油量,减少产水量,提高水驱采收率。通过对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的现状分析,找到了与国外存在的差距,确定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根据低渗透油田和中高渗透油田的不同,本文对低渗透油田的启动压力和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低渗透油田两相启动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对两相启动压力,水驱油特征的影响,油水两相渗流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计算了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了其特征,讨论了非达西渗流对相对渗透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油气各相的启动压力梯度与驱替相的饱和度间均呈指数变化规律,气驱、水驱后期指数变化规律遭到破坏;在低渗油层中,油井见水后,产油量会迅速下降,水驱低渗油藏采收率较低;考虑非达西流后,计算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等渗点右移;在相同的含水饱和度下,非达西流使产水率增大,并得到了非达西渗流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相对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非穗态试验,对低渗油田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孤东油田七区中聚驱后剩余油挖潜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七区中区块经过聚合物驱后转入后续水驱开发,单元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迅速,并且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挖潜难度大,如何提高剩余油挖潜技术、减缓递减、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工作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在分析该油田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聚驱后提高剩余油挖潜的技术.阐述的技术与方法对聚驱后油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埕东油田西区边底水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埕东油田西区边底水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油层厚度小、油稠出砂等特点,一直沿用人工水驱岩性油藏的开采办法和技术,井网密集、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通过底水油藏的水淹机理、影响底水锥进的要素研究,提出了巧用物性夹层、合理控参、合理井距等适合本地区开发的技术对策,直接应用于埕东油田西区近几年的综合调整和井位部署,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程度直接影响着开发效果的好坏和最终采收率的大小,而影响油井含水程度的参数是多元的,本次研究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含水影响参数的分析,量化各参数影响作用的大小及主次关系,从而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单家寺油田单2块属于多层薄层稠油油藏,为有效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开发试验.通过水平并开发工艺研究,在完井工艺、油层预处理工艺和均匀注汽工艺等环节进行了工艺优选和改进,在54-平1井上成功应用.并取得单家寺稠油水平井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为薄层油藏采收率的提高和水平井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单井吞吐工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小油田构造面积小,单井控制储量小,许多区块注水开发成本较高,二氧化碳单井吞吐工艺为这类区块提供了一条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苏北二氧化碳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物质基础。二氧化碳单井吞吐的关键工艺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储运工艺、注入工艺和防腐工艺。通过对这三大工艺的应用研究,在苏北小油田进行了二氧化碳吞吐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东辛油田辛109断块沙二14-稳单元油藏类型多,由于长期一套层系进行开发,层间干扰严重,同时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造成单元的采收率低。通过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单元剩余油潜力较大,为了改善单元的储量动用状况,对该单元实施了细分层系,实施后单元开发水平得到提高,采收率上升了6.9%。  相似文献   

15.
埕东油田西区由于地下大孔道发育,资源评价时被划归为提高采收率四类单元。介绍了埕东油田西区强化泡沫试验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泡沫剂性能、强化泡沫驱油实验,并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试验区强化泡沫驱段塞大小、泡沫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注入方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选出强化泡沫驱油方案,并对其驱油效果进行了预测及评价。  相似文献   

16.
老区稠油出砂油藏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分析了利用测井资料再评价、细分层段、重力分异规律、水平井优化射孔等技术.借鉴其他区块开发实际,提高油层认知度,对于深挖底水油藏潜力、延长单井寿命十分有益,最终实现增加可采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孤东油区开发主体属常规稠油,以注水、注聚开发为主,部分稠油集中于孤东九区馆上、垦东521、垦东53、垦92四个单元,动用含油面积6.8km2,地质储量1461×104t,可采储量227×104t,采收率15.5%,累产油177×104t。随着孤东油区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深度开发阶段,稠油开发已经成为重要产能接替阵地,2002-2005年产油一直稳定在18×104t,继续做好稠油块稳产工作对于孤东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孤东油田四区5-6层序经过近20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高、后期措施效果较差。为提高注采对应率以及水驱动用程度,进一步完善基础井网,提高注采井网储量控制程度,编制井网完善方案,对本单元注采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单元注采系统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今油田开发已进入"化学时期",油田化学技术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手段。针对油田化学课程的教学,本文提出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采用直观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从油田生产实际出发,将化学原理和油田生产过程有机结合;依托油田化学的科研课题或模拟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后期暴露出的各种矛盾,如纵向上的层间矛盾,横向上的平面矛盾,小层洗水差异大,油层动用不均衡,注采对应率低,动态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关键是精细油藏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实现老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