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由老师进行批改、同学互相修改和自己进行修改,但主要是自己进行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再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修改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做"和"改"两个部分。正所谓"三分貌七分改",作文的修改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作者对文章的修改。通过作文的自改可以不断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进而不断提高文章质量。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改。本文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为中心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小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讲清意义,明确内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可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不是意味着学生作文训练的结束,而应把它当作另一种开始,成功的修改有时能给一篇作文以"新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传统的作文评改,只注重教师活动,忽视了学生活动,教师当主演,学生当观众,整个过程显得苍白、静态、死板、低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7,(12)
"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学生常常发出的感慨。甚至更多的学生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些话都告诉我们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我们耳边也经常闪现关于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关于杜甫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现代的叶圣陶在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改文章时,都是那么仔细。这些事例都说明修改在好文章的形成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三分文章七分改"。文章的修改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耳治、重抄、咨询等方式进行修改,还可以采用写评语、写作文后记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学生的作文修改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自改中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当将作文修改权交还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实践也证明,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中,大多数学生连草稿都不打,一遍完成,也从不加修改,很多教师没时间给学生批改,学生也不会去再读、再改,导致作文写了相当于白写,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训练学生写作文的同时,注重对作文的修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改"作文,学会从修改中学习写作技巧,深化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得好:"文不厌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修改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指导学生亲身体验作文修改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让学生体会修改作文的意义,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同时构建新的作文评价方式,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使作文修改成为学生写作的自觉行动,从中领悟写作技巧,养成修改作文习惯,进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由于高中生对语文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作文教学一直比较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对高中生提出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言中的,给人以启迪.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引起我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往往是因为缺乏修改的方法.一次,我有意不作指导,发下作文本,要学生自己修改未经批改的文章.结果,不少人仅仅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期甚至一笔未动.这说明学生对怎样修改文章感到茫然,需要教师"开灯引航".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设计了一套分类修改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号入座",自己动笔修改.把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归为十二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作文教学不断深入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本领。俗话说:钢不厌千锤炼,文章不厌千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时,笔者重"炼"习作自改之功,取得事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鲁迅先生也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新课标把作文修改摆上了议事日程,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的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水平,严肃学生的写作态度,已成为作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下面,我就作文修改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长期以来,学生只管"作"不管"改"的现象普遍存在,成为一种"常规"。殊不知教师任务包办式的"改",姑且不说耗时费力,忽略了学生作文自我修改的自觉性、积极性这个重要因素,作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基于此,笔者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的所思所想,以期能为有效作文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重作文指导、轻作文修改的情况.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主要是自己改.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呢? 一、引例开道,师生议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训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写作,而且要督促学生修改文稿,使学生受益终身."引例开道,师生议改"是体现写作、修改一体的一个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但现在的作文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强调一个小时内完成,在时间限制下特别重视"一笔落"能力,平时训练也非常重视作文数量。而修改作文属于精练,我以为,随意写五篇作文可能还不如一篇作文改五遍效果好。在此,我就中学生作文修改说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赵连 《黑河教育》2014,(8):42-42
正作文修改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据说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唐代诗人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更是文章修改的典范。事实上,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严密的修改之后产生的。"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是,现在的作文教学为了考试的需要,老师们往往忽视了作文的修改,而注重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一篇让评卷老师满意的文章,这就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了作文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的传统修改作文模式,教师可运用"三定四步"式的作文修改策略,有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三定"指确定修改小组,确定修改符号,确定修改范围及评分标准。"四步"指相互阅读,教师指导,自主修改,小组互改互评。运用"三定四步"式策略有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能使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