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写作教学中也应浸润生命化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这势必要求我们打破"以文为本"、"为文造情"等多种禁锢情思、超越生活本真的传统教学思想,取而代之的应是顺应生命本真、还原写作真实面貌的教育理念。本文则试图以生命化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新课标规约下当下写作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笔化写作的核心是唤醒生命,追求言语生命的本真。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师生,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巨大的效能。怎样能让随笔化写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不至于昙花一现,本文从“寻根”的角度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创作经验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鲁迅的写作经历了从观念化到生命化的转换,即从“听将令”到“自由表达”的过程。而听惯了考试“将令”的中学作文教学,要从高耗低效的泥淖中摆脱开来,也需要实现从观念化到生命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邹其乐 《阅读与鉴赏》2009,(3):41-42,34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化”写作理应成为高考作文追求的方向。 观察各地的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摄取生活源泉,注重生活真情的体验和生活情境的再现。它们超越了作文形式上的价值追求和写作技法指导下的模板作文.渗透着“生活化”写作的理念。这就提示考生.要想在作文发展等级上取得突破。关注生活、呈现生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选材、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彰显生活的真实和美感。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引进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化”理念,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能开拓学生的取材范围和途径,在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围绕统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专题,从关联生活和品味生活角度,对初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和解读,创建“写作生活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设计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操作和实践层面,如何进行写作任务情境设计,仍需要深入讨论和探索。一、为什么要进行写作任务情境设计?我国教育目标已经从20世纪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力”(智力、能力)目标,转向21世纪的“三维”目标和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设计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操作和实践层面,如何进行写作任务情境设计,仍需要深入讨论和探索。一、为什么要进行写作任务情境设计?我国教育目标已经从20世纪的“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双力”(智力、能力)目标,转向21世纪的“三维”目标和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不但“贴近生活”这句话有“语病”,即便是生活的生命化、心灵4-I=也还是不够的,人的精神的丰富和开阔,一是靠天分,一是靠后天,而后天的学习,主要是阅读和思考。以往的“生活本位”语文学习观、写作观,使我们忽略了语文学习、写作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写作的第一客体是生活,第二客体是书本。当我们讲到写作的素材的时候,总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没有人说“书本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生命写作”是王君老师早年“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包括阅读、写作、生活三个方面,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写作,学生如何学会写作的问题,其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生命写作”,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与生活激情。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王君“生命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写作课堂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领域较为关注的一点。对此,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生命写作”的教学启示,从而探索出“生命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学写作教学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写作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层面,而且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脱离当代社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不健康文风盛行,都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这样的写作教学背离了写作活动的生命本质。写作即表达,表达即生命,写作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兴趣需要,应该变学生的“被动式写作”为“主动式写作”。为此,应着手建立以“表达”为核心的基于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需要的写作教学体系,将写作习惯与态度、写作的审美标准与趣味、写作创造与写作思维的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是现实生活中较为实用的文体,而其写作训练却是盲点,易为语文老师忽视。究其原因,在于说明文架构简单,语言朴素,教学抓手乏善可陈,学生亦毫无兴趣。将“情境化”教学设计引入写作训练中,设计“个性化”“生活化”“学科化”活动内容,能增强写作训练趣味性,提升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著名特级教师李震先生的生命化写作思想与实践,从写作知识结构化、写作指导情境化、写作过程项目化、写作结果反思化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李震先生生命化写作思想的精髓,即“写作教学应积极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改善学生生命的质量,提升学生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张增光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我想表达三层意思。一、作文回归生活是必然选择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本该就是这样密不可分。初中的作文教学向来缺乏严密的体系,很多教师一味崇尚多读多写,导致学生的写作内容没有序列,出现不少无病呻吟之作。鉴于此,将作文训练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朱文芳 《教师》2019,(3):16-16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关怀生命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理念彻底变革传统课堂教学:变“教”为“学”,轻“传授”重“体验”,从书本走向生活,没有规训只有自主,尊重学生的生命自主权,让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视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善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以求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塑造灵魂。  相似文献   

15.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学模式可以把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选择性策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教学生活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做事情总要有个目标。生活要有生活目标,学习要有学习目标,工作要有工作目标,管理有要管理目标……没有目标的行为,即称为“盲目”。然而,一旦给目标加上个“化”字,变成了“目标化”,问题就复杂了。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 现在中小学写作课在教些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教生活”,具体的教学形态是教学生“生活(活动)一番”。这种集体无意识选择是以下列写作观支持的:对于写作来说。关键是“写什么”,即写作的内容;而“写什么”的关键是“要有生活”。因此,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作的问题。这一“写作观”似是而非,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的产物。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善于用眼睛挖掘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地勤记勤写;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中寻找“新鲜”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充实生活,进而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字。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小学生的写作源泉,包括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都在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局限的写作教学理念以及落后的写作指导,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出来的内容也存在假、大、空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觉得根本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种写作教学现状,引起了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若想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写好生活化作文,即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