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成语、古语、俗语中的生物学知识(一)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成语蕴含着生动贴切的生物学知识,清楚了这些知识,既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又能将成语准确运用在相关生物学的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与提高教学效果。现列举成语并附其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于后。拔茅连茹...  相似文献   

2.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成语,主要指习用的古语、俗谚以及能独立表意的词组、短语。大都约定俗成,结构固定。成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前代故事等,二是历代流通度大、影响甚广的经典著作。正是由于成语的这两个来源,决定了成语含有前代语言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词义、语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9):34-35
我们学习英汉成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认识这些成语或者知道它们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情境中领悟其深刻内涵并正确地运用。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作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英汉成语的修辞特征、修辞功能及它们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语广用     
精练简洁、易念易记、感召力强是广告用语的特征.成语正符合这些特点的要求,于是广告创作者将目光锁定成语,通过部分修改为己所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谐音成语"或"换字成语",它们给成语本身及受众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这种破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6.
学习俄语成语是学习俄语及研究俄语语言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俄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一样,有其固定的形式和用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想要正确使用成语,就必须正确理解成语。俄语里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数量含义的成语。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取决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俄语中的修饰性成语主要描写评价人或物的特征或性质,是俄语中最具评价意义的语言单位之一。本文拟就修饰性成语的形态结构和语义特征做一分析,以期对俄语成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由色彩词汇构成的成语使用广泛,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色彩词汇与民族特定的历史、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化、地域化、习俗化产生出不同的化特征的色彩词汇成语。了解和弄清这些成语的化特征,是学习和研究色彩词汇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由色彩词汇构成的成语使用广泛,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色彩词汇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色彩词汇成语。了解和弄清这些成语的文化特征,是学习和研究色彩词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的使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在交际中运用成语能达到简洁且具有说服力的目的。英语和汉浯成语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了解这些特征,充分利用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相同方面进行积极启发,能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本文试图从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比较中找到促进学习英语成语的方法。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浯存在一些相同的方面。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一个相同之处在于具有稳定性。英语和汉语的成语大都是约定成俗的惯用法,不可以随说话人的意愿任意组合词语。成语大都有着固定的词序,不能随意改变。例如:“东奔西跑”不可以改为“西奔东跑”,“南腔北调”不可改变为“北腔南调”或“北调南腔”。英语成语同样存在这种稳定现象。例如:“as busy as bee”不可以改为“as busy as ant”或者“as bee as bush”。“to be at liberty”不能改变为“to be at freedom”。成语的这种稳定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成浯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记忆成浯,并要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一样,有很多的修辞格,这些修辞格的运用,能够将那些非常抽象的事物或者思想用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而在英语谚语和成语里面,大量运用了这样的修辞格,使得这些谚语和成语精辟、简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更加突出。本文就是结合一些实例,作一些浅薄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中保留文言成分较多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的文言特征表现在结构、用词、语法、语音等方面。了解成语的文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一种定型化的熟语。“它的特点,一般的界说都具有如下的内容:1.习用的、长期流传的时间因素;2.深刻的、精辟的或十分鲜明形象的内容特征;3.固定的结构形式;4.特殊的理解方法。”正是因为成语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人们对其格外青睐,也吸引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汉语成语词典。八十年代以来,出版的成语词典达几十种之多。这些词典编纂的角度个不相同从读者对象看分以学生为主的普及型词典和以文化人为主的研究型词典从编纂目的看有以获取一组相关词语为目的的分类词典以考证语源为木的的考释词典和源流并重的综合型词典这些词典对普及成语知识提供成语研究素材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词典也有一些不足,本文拟以《中华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大词典》《现代成语巨典》为例谈谈成语释义的谬误。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在学习成语时,会有许多易混易错的成语,然语文教师却未能形象透彻地讲解这些成语。我们从字形出发,结合字的本义,简单明了地分析这些易混易错的成语,并对成语进行历史溯源,最终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此类成语,同时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表现程度不同。语音方面最为鲜明。语义方面弱之。汉语成语的非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汉英成语不仅有字面意义组合重合的情况,亦有比喻义重合的情况,而且意义不重合的成语语义文化特征也未必强烈。另外,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火钳刘明、人艰不拆、累觉不爱、十动然拒、啊痛悟蜡、喜大普奔、男默女泪……如果你还没看懂这些成语,那你就“奥特曼”了。这些看起来无厘头的成语已经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了好一段时间了。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在繁华的街头也不时会看到写有这些网络成语的横幅和宣传单张。在武汉,有统计数据表明,八成大学生理解这些“网络新成语”的正确含义,四成大学生表示在网络的交流中经常使用。可见,这些无厘头网络成语在年轻人当中特别流行。于是,有的年轻人还建议把这些网络成语收入觋代汉语词典》中去,有的人则担心这会对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7.
英语成语的功能特征明显,汉语成语则更讲究外部的形式整齐和内部的音节对称。英语也有喜欢对称的倾向,但英语自身显得力不从心。汉英成语有语义重合的有趣现象。这些共性与差异与民族心理及语言符号形式本身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中,常常遇到由“风、雨、云、雾”等词构成的成语。譬如:“风声鹤唳”、“烟消云散”、“未雨绸缪”以及“如堕五里雾中”等等成语即属此类。英语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也有丰富的习语或谚语。如果使用得贴切,颇有妙笔生花之感。本拟将常见的这类习语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从语义对此的角度看,俄、汉成语可分为对应成语和非对应成语两类。所谓俄、汉对应成语,是指基本语义一致的俄、汉成语,如饱经风霜、赴汤蹈火、土崩瓦解、心如刀割等。所谓俄、汉非对应成语,是指语义完全不吻合的俄、汉成语,或者说俄语里有而汉语没有的相应对应成语,或者汉语里有而俄语里没有的对应成语,如:唇齿相依、绿林好汉等在俄语里就找不到意义与之相吻合的成语。反之,等成语在汉语里也没有意义与之相对应的成语。  相似文献   

20.
任青果 《海外英语》2011,(7):316-317,32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性成语,这些成语是两种语言中的精华,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广泛的应用。因此,正确的理解这些成语很重要。该文从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性成语进行对比,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成语和了解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