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蓉 《都江学刊》2001,13(3):29-33
英语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参加大学英语级考的学生掌握这一语法现象,本对虚拟语气的用法用一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于英语连锁句这一特殊的句法现象,英语语法著作没有集中论述,仅散见于某些论著中。笔者在本文将所见例句集录于后,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考查五位教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并利用帕普拉的语言接触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高级阶段的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结果表明语码转换在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根据学生水平,课程设置等因素适时适量使用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阅读技巧这一现象,本文从单词、单句、段落和篇章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英语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5.
所谓关联词是指一个或几个词在语义上起到与上下句相关联作用的词语。写作过程中,关联词的使用可以提升语篇的衔接性,准确地表达各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与之类似地,对主语的提及可以使信息明朗化,减少歧义现象的产生。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汉语政论文中,出于简洁的行文需要,通常有逻辑关联词缺省的现象以及无主语现象的产生。然而,这一缺省在英译过程中却会加以增补转化。  相似文献   

6.
同一个句法结构,既可以这样分析,又可以那样分析,表达几种意思,这就是句法结构的歧义现象。歧义首先可以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口头歧义实际上主要是由同音词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汉语连谓句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句子中带有一个隐含的特殊空主语,其句式可以归纳为公式S1+V1+N(+S2)+V2。这种空主语隐含的现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语言本身的因素,也与语言使用者——人的认知机制有关。本文从认知和语言使用等方面出发,对S1+V1+N(+S2)+V2句式中的空主语隐含这一现象进行探索,并挖掘这种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厚葬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从奴隶社会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变为鬼,鬼和人是相交通的,人所享用的物品,鬼可一一接受,从而形成了殓装殓物越多越好的陋习,甚至出现了送死妨碍了养生的现象。丧事节俭,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善事。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文长期困扰着广大中学生,这使他们在交际活动与考试中感到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篇文章从写好句子、写好段落与用好过渡词这三个方面来说明英语作文,详细地论述了英语作文写作方法和技能,帮助广大中学生创作出美文佳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汉语中特有的"宾补争动"现象以及汉语解决这一矛盾常见的几种途径——"把/被"字句、重动句、话题句以及补语前移做状语。这几种途径表面看毫不相干,其实它们都有相同的深层结构。本文根据格位理论试图找出它们共同的生成机制——名词词组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格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依据高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及其延续时间,将学生分为"短高原期"和"长高原期"两个组,探讨文化资本理论和相关观点能否解释"高原现象"的发生和延续时间;同时,依托调查数据,具体分析高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多种原因。结果表明,文化资本理论及其相关观点强调的家庭背景因素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这一核心命题,无法解释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高原现象";高校学生英语学习"高原现象"的产生源于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2.
"被""把"同现句是汉语中值得关注的一种句式,这一句式在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大量存在。从句法结构层次、语义以及语用功能这三个方面入手,可对文本中的这一重要句法现象进行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作用和作用的承受是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句法学中对主语和宾语,主动和被动的研究,语义学对施事和受事的研究,格语法和配价语法等研究都从不同侧面涉及作用和作用的承受现象,但并不能透彻解释承受句汉英互译时,需要进行强制句类和句式转换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使用HNC理论来对作用及作用的承受现象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4.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15.
某些带“得+补语”的句子和谓语最相关的“主体”可以在“谓语+得”之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也可以在“谓语+得”之后作补语部分的主语而语义相同。这一语言现象得以成立需具备若干基本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这种句子的谓语和补语的语义必须共同指向整个句子主语或补语部分的主语  相似文献   

16.
类型学是研究跨语言现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句子成分之间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这两种同时存在的关系,总是同时影响着句子的表达。对汉语和哈萨克语比较句从句法、语义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两种语言比较句的异同,对两种语言的特有现象得到充分的认识。同时可以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比较句产生偏误的原因给予合理的解释,对改进汉语教学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明中后期.隐士相对减少.而山人奔走于天下.成为这一时期一种较为奇特的化现象。如果说明代隐士仍然是传统隐士化的延续.那么山人则是传统的隐士化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化相作用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化现象。本主要分析这一时期隐士和山人及其不同的社会交往范式.从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这一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8.
厚葬是中国的一各特殊社会现象,这一社会现象从奴隶社会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变为鬼,鬼和人是相交通的,人所享用的物品,鬼可一一接受,从而形成了殓装殓物越多越好的陋习,甚至出现了送死妨碍了养生的现象,丧事节俭,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善事。  相似文献   

19.
坚决铲除考试中的掺假现象殷石海平日里,我们听说过假烟、假酒、假冒商品,却不曾听说过学校考试的掺假现象。其实,这一掺假现象说白了就是指考试测评中的作弊。说起作弊当然已不是新鲜事,古已有之。然而,作弊现象延续到今天却出现了一种“突变”,曾一直被视为诚实、...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社会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反向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反哺"现象对于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规范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现象,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