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年前,我曾得知,有人谈到武术这个运动项目时,认为“武术,不就是那几下,拳打脚踢,有啥子魅力啊”。 为此,我怀着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武术的深厚感情,带着抱屈的心理.以《魅力颂》为题,接连写了三篇专文。 我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半年来.我参加了三个有关武术的活动。一是麦积山武术学术研讨会;二是’93武术文化知识大赛;三是国际八卦掌联谊会。使我强烈地体验到:武术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2.
王桐,1942年出生。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说起自己练武术的经历:“我从七八岁开始练武术,那时候我们村有好多人练武术。到1951年1952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人们在各村之间‘走会’了。”1966年,王桐师从孙凤林先生,开始学习形意拳。1975年拜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学习八卦掌。王桐介绍,今年研究会准备搞一次旨在挖掘整理武术资料的武术理论研究会。北京武木埋论研究会是以中老年武术爱好者为主体,以整理各个拳种的历史渊源、拳种特点、历史名人等为主要任务的。研究会给不同拳种的武友儿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3.
梦想成真     
张峻峰 《中华武术》2001,(10):29-29
自从看了电影《少林林》,我便喜爱上了武术,心中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大侠。从此《中华武术》等和武术有关的杂志和武侠小说占据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没想到有一天机会真的来了…… 1987年的某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东城武术馆招生的广告,二话没说就跑到武术馆报了名,由于经常看武术杂志,了解到八卦掌是一种很厉害的拳术,所以就学起了八卦掌。武术馆的老师介绍八卦掌  相似文献   

4.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5,(3):58-58
浙江岱山读者鲁信春来信: 除工作外,武术是我最大的爱好,而且已有数十年之久。能结识《中华武术》是我的荣幸,相信对我的爱好会锦上添花,对我的人生会受益无穷。百忙之中,请您帮忙,不胜感谢。 1.能否帮助邮寄诸如《徐才武术文集》《中华武术文选》及《程式八卦掌》等书籍和光盘? 2.能否在《中华武术》杂志上刊登些有关八卦掌的内容和介绍? 3.能否介绍一些程式八卦掌的老师和爱好者,以便联系和拜访? 龚编辑答1.您所提到的武术书籍和光盘,可以和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读者服务部联系购买,他们的地址是:(100061)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读者服务部,电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我国先秦的重要典籍。三千年来,它对中国哲学、医学、武术以及养生术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很多武术家认为武术与《周易》有养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八卦掌的理论源于《周易》的理论。八卦掌是根据《周易》的理论制定武功修炼模式和基本原则的,本文也想就《周易》与传统八卦掌的关系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指教。 一、八卦掌以《周易》的阴阳论为武功修炼基本原则。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  相似文献   

6.
沙器 《精武》2007,(12):38-39
前言:自从董海川坐上八卦掌祖师的交椅后;沙回回就无可奈何地跪在了祖师的面前,成了第一手反面教材,开始为董海川捧"武术哏",从清末捧到民国再从民国捧到今天,只要有人出八卦掌方面的书,沙回回就必须乖乖地作挨打的绿叶,衬托董祖师这只大红花。我想假  相似文献   

7.
武术之价值     
提到中国武术,必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定语,我本人从事武术宣传工作近十年,对此亦是体会颇深。对武术涉之愈深,愈感武术不愧“中华之瑰宝”。武术发展到今天,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武术的社会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一方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武术是健身之术。很多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年前,曾有位跟某名家练了多年八卦的朋友对我感叹说:“八卦掌已经失传了。”我回答说:“你这话不准确,只能说濒临失传。”然后我向他介绍了几位八卦拳家。前年,我们又见面时,他一个劲儿地向我表示感谢,说真开了眼,并说从这几位拳家身上看到了八卦掌的真风。那么这几位高手是谁呢?  相似文献   

9.
八卦掌渊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卦掌渊源新探周伟良,于翠兰一、引言八卦掌是传统武术中颇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大概是此拳在武林中一直享有较高声誉并流传极广的缘故,有关八卦掌起源曾是十多年前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年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学术争辩似乎不多,但事实上并未取得任何新的进...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74年从师学习刘凤春刘氏八卦掌。八卦掌为内家拳之一,练习内家拳有这么一种说法:形意拳的手,八卦掌的脚,太极拳的腰。八卦掌的脚的关键是走圈,为了保证八卦掌走圈练习正确、无误,少走弯路,给练习者一个明确的练习方法、规范的动作要求和严格的训练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年轻时从师学习八卦掌时,如果在练习上有一点未能达到师傅的要求,师傅会说“挨打了”,并马上告诉我为什么挨打,并纠正我的错误。师傅经常说: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11.
3月18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京举行了八卦掌普及套路“转掌八势”教练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亚武联主席徐才、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山为60名成绩合格者,颁发了转掌八势教练证书。这个套路是为适应八卦掌普及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八卦掌技法特点、健身延年机制和八卦掌的运动规律,研究编制而成。全套内容虽仅八势32个动作,却包括了八卦掌的代表性动作。突出了八卦掌的技法特征和运动风格。据悉,该  相似文献   

12.
围绕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将传统武术八卦掌纳入教学内容,对14所高校的多名武术教师和黄淮学院340名学生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八卦掌在内的传统武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教学项目。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使高校体育课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终身体育与健康思想相统一。同时也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持续性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魏坤梁 《精武》2010,(4):59-65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  相似文献   

14.
小诗八首     
2000年12月,中国武协在江西省上饶市举办第三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大赛,我以八卦掌参赛,获传统拳术项目金奖。归途中吟《返乡即兴》二首:  相似文献   

15.
八卦掌乃我国武术百花园中之一精英,除具技击价值外,更有健身延年之功效。近年来,非但国内习练者日益增多,且已引起日、美及东南亚各国之瞩目。然而,对这一拳种保健作用之研讨论证,至今却尚付缺如。作为中华武术发祥地的我国,这一状况殊不相称。本文拟通过X线摄影,观测系统的八卦掌练习对骨、关节的影响,以之作为练习八卦掌老人全面的医学生理学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编辑信箱     
《武当》2007,(8):52-52
武当编辑部:贵刊2003年第12期一篇《源流悬案清源了结八卦掌研究任重道远》的文章,报道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的会议内容,称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对八卦掌源流的调查成果"接受了法律的检验"。事实真相恰恰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11):60-61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北京朝阳区读者刘建军问: 我是一个武术爱好者,正在上中学。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韩建中老师教授散打擒拿技术,我很想学到这一本领,自卫防身。因此,我想通过《中华武术》的“名家信箱”栏目,详细地向韩老师请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宣 《武当》2013,(7):43-43
4月23日,温州鹿城同台湾高雄两地民间十大结对签约仪式,在温州市南亚大酒店成功举行。这次结对活动是由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区台办、区统战部联合牵头达成的。其中,温州市鹿城区八卦掌协会暨浙江省武术协会宫门八卦掌研究组与台湾高雄市武术研究会结成友好交流合作单位。温州市鹿城区八卦掌协会暨浙江省武协宫门  相似文献   

19.
董海川是不是八卦掌的始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公海川,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生于清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1797年-1882 年)。董公在清肃王府任武术总教师后,传授“八卦掌”名播京师。其诸徒广传京外,八卦掌风行国内,是我国优秀拳种之一。但是董公是不是“八卦掌(拳)”的始祖或首传人?“八卦拳 (掌)”究竟何时何人所创?在今天,这个课题仍未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德玉 《精武》2006,(3):46-47
造化随缘,我跟郝宾先生相识得非常偶然。1979年春天,沈阳市传统武术比赛在铁西区体育馆举行,当时我是大会裁判长。比赛第一天早上,门口有人争吵。我过去一看,见一伙人想进来观看,又不甘心买票入场,其中一个瘦老头对我说:“俺姓郝,山东来的,俺喜欢了一辈子武术,到沈阳看看武术表演怎么还要钱呢?天下武林不是一家么?”我当时见他手腕虽细,小臂却十分粗壮, 不像常人,心里一动,就让门卫放行,并把这老爷子让到主席台,在我老师王庆斋身边坐下。王师也是山东人,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