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是其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内在动机,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为研究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对基本心理需求与离职倾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量表、离职倾向量表以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269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总体处于...  相似文献   

2.
从宁夏"西海固"地区中海原、固原、彭阳三个农村县特岗教师师范专业结构八年数据变化图表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特岗教师中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特岗教师比例由逐步提高到逐步下降,中学特岗教师专业比例出现了明显的非师范专业化倾向.农村贫困地区特岗教师队伍非师范专业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了当下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今后选聘特岗教师时,应优先选用师范专业毕业生,并通过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特岗教师专业化准入标准,加大对特岗教师专业发展上的财政投入,进而实现特岗教师专业结构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特岗计划"对于振兴乡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特岗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象.作为一名曾经的特岗教师,小婧经历了被动地走近特岗教师之"岗"、真实地体验、犹豫中离开、离职后的牵挂和无悔特岗的心路历程.究其离职原因在于乡村生活环境的艰苦、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简陋、薪资福利偏低、职业归属感的缺失、专业发展的追求,同时作为女特岗教师还面临诸如婚恋、生子甚至对未来子女接受教育的现实考虑.这一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岗计划"执行过程部分教师以此"岗"作为职业跳板的现象.要振兴乡村教育,需要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关注女特岗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的326名物理“特岗”教师的专业化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得出物理“特岗”教师专业化知识比较欠缺,专业化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专业化教学技能比较单一,专业化情意比较肤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专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特岗教师是"特岗计划"的主体,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受着与非特岗教师不一样待遇,面临许多专业发展问题,有强烈专业发展需求的农村初任教师。作为初任教师的特岗教师有教学和心理两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增强特岗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可以满足特岗教师这两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而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离职问题在国内外学界备受关注。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的视角切入,采用2016年中国特岗教师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两类工作特征对中国深度贫困乡村地区新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深度贫困乡村地区的新教师任教三年后的离职倾向强烈,17.76%和30.59%的教师打算流动和流失。采用多元Logit回归结果发现:学生不良行为(工作需求)会显著降低新教师的留任意愿,更可能增加其流失意愿;繁重的工作负担(工作需求)会显著降低新教师的留任意愿,更可能增加其流动意愿;符合心理预期兼具行业外部竞争力的工资薪酬(货币性工作资源)和良好的学校文化(非货币性工作资源)会显著提高新教师的留任意愿,降低其流动及流失意愿,且非货币性工作资源在降低乡村新教师离职倾向上的效果更明显。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更有效地保留深度贫困乡村地区新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观点     
地方政府应综合保障特岗教师权益地方政府保障特岗教师的福利待遇不应仅停留在吸引人来,更应完善整体福利待遇体系,真正留住特岗教师。如针对特岗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进行城乡匹配,让特岗教师虽然在农村工作也能获得和城市一样的保险待遇。地方政府在招录特岗教师时应该做到统筹协调,优先安排,让特岗教师上岗即有位,有位就同酬。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6所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调研表明: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偏低,离职倾向偏高。在高校教师满意度的7维度量表中,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个人发展满意度及工作环境满意度偏低。回归分析表明: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的个人发展满意度、高校管理满意度及工作本身满意度对教师离职倾向的线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2009年河北省启动“特岗计划”。目前河北省“特岗计划”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特岗教师生活现状有待改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支持体系与制度保障:农村学校对特岗教师社会支持有待提高;“特岗计划”对重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不够。为此应采取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对策: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重新核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均衡计划招聘特岗教师:为特岗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师教育》2020,(2):15-21
通过对南县新进特岗教师专业结构变化的田野调查、数据统计计算及访谈发现,受传统文化观念、师资聘用政策、国家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收入排名等因素影响,国家特岗教师政策实施以来,西北农村贫困县小学、初中特岗女教师比例总体均持续增高,但农村小学特岗教师性别比例起伏不大、初中特岗教师性别比例变化大;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中本、专科比例在2012年之前呈交错发展状态、之后呈本科化趋势。农村初中特岗教师专科学历始终处于下降趋势,直至2010年后完全消失。农村小学师范专业化程度持续走低,2012年前其师范专业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之后一直在70%以下;2015年前,农村初中特岗教师师范专业化程度围绕80%比例上下浮动,2015年之后师范专业化程度总体开始提高。如果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形成新的切合农村贫困地区实际的农村教师工资标准,重视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过程中实践能力考核,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双语特岗教师作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了双语教学质量。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双语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知识匮乏、自主发展意识淡薄、自我发展定位缺失、跨文化适应能力弱等显著问题。产生原因在于受所处地域及经济文化的限制,双语特岗教师知识获取途径单一、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职业规划不明确、区域性知识掌握较少等。提升双语特岗教师质量应:以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为抓手,夯实双语特岗教师专业知识基础;以加强自我反思为助力器,提升双语特岗教师自我学习能力;以准确自我身份定位为基点,引导双语特岗教师合理规划自我发展;以学好、用好双语为着力点,提升双语特岗教师跨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301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为被试样本,实证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离职倾向现状。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职业压力对离职倾向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压力的五个因子学校管理与教师待遇、角色职责、自身发展、学生因素、人际关系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和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以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威宁县“特岗计划”实施的经验、成效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县是贵州省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县。其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特岗计划”实施经验主要是: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特岗计划”;从政策上保障特岗教师工资及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在岗位晋升方面提供发展空间。主要成效是:教师来源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化:改善了师资学历、学科、年龄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缓解了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长期短缺的状况.保障了“两基”达标,提高了教育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财政负担。主要建议为:加大特岗教师转编后的资金支持,延长转移支付期限,仅靠县级财政压力巨大:解决特岗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之安居乐业;学前与高中学段纳入“特岗计划”:逐步建立规范的特岗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4.
廖朝华 《中学教育》2010,(8):15-19,32
通过对云南省鲁甸县的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发现:特岗教师在工资收入上基本达到国家规定,大部分特岗教师认为待遇偏低;教学能力提高的最主要途经是参加工作后的自身教学实践和探索,在需要提高的知识与技能方面,不同的特岗教师各有侧重;选择特岗教师职业的原因排在前二位的是:解决就业和认为自身特点适合当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大部分特岗教师认为自身社会地位一般,对西部教育作用很大,职业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教育供给侧改革注重人才潜能的激发,教育与经济社会相对接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以来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学质量都有所提高,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也存在着政策保障落实不到位、教师专业发展有待提高等问题。在长期的需求侧拉动发展中,"特岗教师计划"积重难返,因其短期性、临聘性、被动性等先天缺陷而陷入困境,成绩问题伴生。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性改革能更好满足乡村教育的教师需求,"特岗计划"政策需要适时作出调整,从理念的转变、体制的重构和机制的创新等方面,有效提高教师供给质量和效率,探索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周黎平  吴月成 《教师》2014,(7):20-21
正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岗教师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一个崭新群体,在专业技能成长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站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角度,探讨特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一、问题概述特岗教师是近年来国家为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充实教师队伍,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师资质量,从全日制院校的应往届毕业生中招聘来的中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特岗教师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上表现出对其职业的低认同感,分析其原因在于:特岗教师缺乏一般教师的待遇、忽视个人的发展空间、教育教学工作繁杂。因此,要增强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要转变对特岗教师的认知,提高特岗教师的待遇,规划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涯,多渠道地减轻特岗教师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特岗教师留任意愿是衡量特岗教师队伍稳定程度的重要指标,保持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岗教师从教的现状问题,研究以G省为例,从教师待遇、职业适应、工作满意度、从教压力等多个方面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岗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针对从教现状反映出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增强特岗教师留任意愿,助力其扎根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9.
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合理与否,不仅是衡量特岗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相关特岗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广西特岗教师为例,通过对特岗教师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毕业院校层次和拟任学科等八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呈现性别比例失衡、学历结构基本合理、师资来源以地方本科师范为主、民族分布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大多具备从教资格,但整体从教水准良莠不齐等特点。鉴于此,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更多男性进入特岗教师队伍;优化特岗教师学源结构和地源结构;提高省内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继续利用特岗政策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科设置等,进一步完善特岗政策,提升特岗师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特岗教师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上表现出对其职业的低认同感,分析其原因在于:特岗教师缺乏一般教师的待遇、忽视个人的发展空间、教育教学工作繁杂。因此,要增强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要转变对特岗教师的认知,提高特岗教师的待遇,规划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涯,多渠道地减轻特岗教师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