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名著是激发学生语文潜能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大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应设置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从“阅读前的计划与组织”“阅读中的跟进与发现”“阅读后的总结与分享”三个任务环节来探究名著阅读任务群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一、依“标”据“本”,引导学生享受名著阅读的乐趣 1.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 首先利用课文抛砖引玉。《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外读物建议”中对名著阅读教学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苏教版初中阶段“名著推荐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体裁涉及童话、小说、散文。  相似文献   

3.
2017年秋季起,全国所有地区初中起始年级都使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新教材的明显变化,就是增设了“名著导读”,每册有必读名著2部,选读名著4部。同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首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正>《复活(节选)》出自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高尔基曾说:聂赫留朵夫的形象驰骋于俄罗斯大地长达60年。但是,在学习《复活(节选)》这篇外国小说时,学生对于外国文学始终带有较强的陌生感。课堂教学预设性往往超过生成性的比例,课后学生自己研读外国文学名篇时,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英国当代女作家J·K·罗琳的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像飓风一样登陆我国少儿阅读世界。也许,此书不如科普读物充满理性,不如文学著作气势恢弘,但它也决不类似于被说理榨得没有灵魂的中国式“幻想”小说。  相似文献   

6.
王浩 《小学教学设计》2023,(25):56-59+63
<正>文体是文本言语形式的分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及阅读教学的文体涉及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是教学生获取文本的内容信息,而基于文体的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从文体到视角: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阅读意义重构2022年版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比其他类型的学习任务群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7.
名著阅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水浒传》为例,为更好地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通过“人物重组,辨特点”“专题重组,识作者”两条途径,将小说内容进行重组,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人物重组中,体会英雄的同中之异;从专题重组中,读懂作者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仇天然  陈林静 《江苏教育》2023,(27):73-76+3
<正>“整本书阅读”在六大学习任务群中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笔者带领五年级学生进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时,尝试以情境任务体验,优化儿童的言语经验,通过“化身书中人物,再现西游风貌,共赴取经之旅”系列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感受整本书阅读的意趣,发展高阶思维,提升言语品质。一、  相似文献   

9.
李慧玲 《初中生辅导》2023,(Z1):102-105
<正>近些年,《哈利·波特》《指环王》《霍比特人》等奇幻作品深受青少年喜爱。21世纪初,改编自J.R.R托尔金的奇幻小说《指环王》《霍比特人》的系列同名电影上映之后,矮人、精灵、半兽人、巫师等充满西方传统神话色彩的概念越来越广泛地被观众熟知。著名童话奇幻作品《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曾说:“我14岁时就开始阅读《指环王》。到《哈利·波特》写到最后一卷时,我仍然坚持认为自己不会超越托尔金,他的作品里有全新的语言和神话,而我的魔幻世界里没有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0.
美国名著阅读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芝加哥大学赫钦斯和阿德勒等人倡导并推行,以阅读、讨论西方名著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一场广泛而深入的运动。阿德勒开创性地提出“大观念”的概念,认为形成西方文明思想的是西方名著中的一些大观念,它们是理解西方名著的钥匙。在编纂名著丛书《西方世界的名著》时,阿德勒领导团队提炼出103个大观念,指出名著阅读就是基于大观念的探讨与学习。20世纪60年代,美国名著阅读运动阶段性落幕,而青少年名著计划应运而生,到80年代达到高潮,至今仍然方兴未艾。阿德勒将名著阅读研讨小组的形式推广到青少年名著计划中,采用“共同探讨”的方式带领学生阅读名著,并通过再版《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等方式探讨和学习名著中的大观念。基于大观念的青少年名著阅读具有陶冶学生人文核心思想,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传承和发扬西方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统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的教学要求,笔者在《劝学》《师说》联读的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学习之道”,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必修课程中三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最终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它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分别指向语文课程中的实用性、思辨性、文学性。如何结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来落实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本文在理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定位与内容的基础上,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落地实践,力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逐步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地位日显重要,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名著阅读的部分要求如下:“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语文新教材专治不读书,主张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然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必读篇目共有12本,自主阅读篇目推荐24本,意味着学生三年至少需要阅读36本。日常教材内容尚且繁重,加之名著阅读内容,语文阅读任务急剧增加。教师应怎样教,  相似文献   

15.
<正>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增添了名著导读这一内容,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初中阶段语文必修知识,语文教师需要将名著导读落实到实际课堂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学习任务群概念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学习任务群强调任务议题化,注重阅读,在初中必读名著学习中合理运用任务群,可以有效地提高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小说单元教学任务群的教学逻辑起点,不一定非要把重点放在“群”上,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篇”上。通过“任务关联驱动”的方式,把“成名何以‘成名’”作为核心任务展开《促织》的文本细读,并将成名本应以何“成名”(现实形象)、成名最终以何“成名”(虚构形象)、成名之所以是“成名”(审美形象)三个“关联任务”作为深度阅读的思维支架,深入领略小说“真实”与“虚构”背后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在《变形记(节选)》《窦娥冤》的视野关联中完成深度阅读的思维建构,寻求在某种层面上拓展阅读教学任务群的有效边界。  相似文献   

17.
唱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张开想像的翅膀,走进哈利·波特的奇幻世界。这本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记叙了一个故事。《哈利·波特》中作者无边无际的想像力让我们叹为观止。从“魔法学校”的来信,到哈利最终与“双面人”的对峙,作者始终用梦幻般的想象和游戏般的经历感染着我们,把我们带入一个个悬念中去。境界危恶,层现错出,九死一生,却又一时间峰回路转,化险为夷,让我们也跟着哈利出了一身冷汗。安波舜在“WoWo丛书”序中写道:“超现实是文学的特质和天然属性。幻想在超越现实时,那么轻松自如、驾轻就熟。”J·K·罗琳的超现实幻想的确是本书的一大热点,但小说所要展示给我们的还有更多:当危急时刻,哈利的好友罗恩为了让哈利解除魔法,牺牲自己,在“活棋”中受重伤;真正的恶魔不是长相诡异的斯内普教授,而是说话结结巴巴的奇纳教授;以及最后,哈利从厄里斯魔镜中轻易地拿到了魔法石——因为他是“那个希望  相似文献   

18.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习中,以统编本教材中的童话为载体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获得素养发展与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9.
周辉 《父母必读》2020,(1):149-151
推荐书目,《带上思维导图读绘本》,作者简介:袁坚,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阅读,写作教育专家,猫博士工作室创始人,曾任绘本馆课程总监,是《父母必读》杂志专栏作者,出版有《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联合翻译了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创作有"小狐狸卷卷"系列儿童故事、"山海经"系列海洋主题幻想小说。  相似文献   

20.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吸引了世界无数爱好者,被哈利·波特那神奇的魔法所倾倒,幻想自己也有一根那样的魔法棒!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找到这根“魔法棒”,那我们的学生就会像长满羽翼的鹰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编者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发挥着引领作用,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用他们的智慧,送给学生阅读的“魔法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