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高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掌握求职择业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本文主要通过前后测对比,论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效果,为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经过逐年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现实的压力之下,高校应当跳出单纯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应转向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把就业指导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对职业作出正确分析,培养学生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了解自我与社会,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毕业生要通过竞争才能就业。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提高面试技巧、规划好职业生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消除高职毕业生的择业困惑和焦虑心理,提高在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认识自我,学会分析职业自我,就必须对人生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生涯规划。本文从高职生的生源特点入手,就开展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思考,以期构建全方位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质量得不到显著提高,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加强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通过分析、总结和预测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提前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和过程,以此帮助大学生确定就业的方向。但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导致其职业目标不明确,因此在毕业择业就业方面出现很多的问题,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率较低。现阶段,在职业生涯规范的背景下,我国高校要深入地研究、探索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自治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进一步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对即将毕业的2013届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观念逐渐趋于理性,但还存在"下不去"、追求岗位稳定性、竞争力缺乏等问题。高校还应该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强化就业形势和政策的教育与宣传,注重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7.
论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格局变化,开展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许多大学生在职业定位时存在诸多迷茫和困惑,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因此,运用职业锚理论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具有现实性.开展职业能力测试,使学生认识自我,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市场,可以让学生寻找出自己的职业锚,从而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要想做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扩宽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择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追踪,并及时将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改革。通过对多方面工作的改进,使毕业生择业能力增强,最终达到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1200名"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自主择业意识基本确立、求职心态平和、就业观趋于理性、创业意愿强烈,同时也存在择业目的功利化、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高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观"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帮助其顺利就业择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应届毕业生求职人数剧增,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合理规划就业至关重要。本文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规划未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自我定位和确定择业目标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同学进行职业定住,顺利求职应聘。  相似文献   

11.
杨丽莉 《成才之路》2013,(22):42-42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国家和各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途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注意指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职业信息,甄别职业信息,整理职业信息,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的采集及分析能力,并指导毕业生进行自我信息收集,帮助学生走好求职择业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12.
浅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四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向,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办学机制,特别要卓有成效的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立符合教育需要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为毕业生择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就业指导也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毕业生按着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  相似文献   

13.
"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择业非理性,表现为职业生涯规划薄弱、缺乏有效自我定位,不重视求职教育等,倡导"慎择业,稳就业",提出了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建立高素质指导队伍、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对策促进大学生理性择业。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革,许多高校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在择业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因此,高等院校应尽快开展针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接受全程式就业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提高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开始成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不断增强其职业意识,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和对学生兴趣和性格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规划职业和人生,主动选择择业、创业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定位相结合、择业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就业教育模式,是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下,高校开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清晰认知自我、认清当下就业形势、找准未来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心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常出现舒适心理等八种不良就业心理,文章从四个方面阐释调适不良心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和谐就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就业竞争愈发激烈.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就业,也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办学质量,而课程建设恰好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对教育学生正确择业和高质量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J为贯彻自治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进一步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对即将毕业的2013届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观念逐渐趋于理性,但还存在“下不去”、追求岗位稳定性、竞争力缺乏等问题。高校还应该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强化就业形势和政策的教育与宣传,注重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