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执行《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信息技术介入初中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课题。我结合实践,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如何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掀起了新一轮有目标、有计划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到底有多少新的理念和新的提法,课程专家、语文教师纷纷撰文写书加以解读、讨论。纵观《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认为“课标”倡导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平等对话、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八大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17.《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这次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18.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同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改”在我国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2004年8月,笔者在《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发表了题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一文,该文从语文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同年12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复印,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梁红梅 《广西教育》2005,(10A):33-3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带有法定性与权威性的解释已不容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太多随意的争辩。如何正确地认识、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表述,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层面去阐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的各种要素与关系.  相似文献   

7.
尹继东 《现代语文》2006,(9):100-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将书面表达纳入到“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中,强调写作的生活化、个性化、综合化,强调写作的积累、应用与交流,实际上是将写作看作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这是对写作教学本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8.
郑百苗 《山东教育》2005,(28):29-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开放、多元、立体的三重对话。特级教师李吉林、支玉恒,在《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前,一直在实践和引领着这种对话,把通过对话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现将两位老师执教《太阳》的相同教学内容的精彩片断记录下来,从对话的角度,感悟他们如何在对话中构筑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9.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了说明。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根据功能特点的分类,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那些对象,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文学经典是构成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镇。在语文课程的建设中如何把文学经典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加以重视,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挖掘文学经典的内涵,是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鞠久燕 《教育》2014,(4):65-6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捕捉习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发、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笔者在《教学月刊》发表了题为《“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一文,从语文的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2006年3月,笔者又在《现代语文》发表了题为《“语文课程标准”教育观再探》一文,从语文的知识观、训练观、实践观、整合观、创新观、生活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观。两篇文章先后为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复印。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的变革,即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灵活运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从而构建动态生成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一、关注和认识——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1.角色定位——做建设者 《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上,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比较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原则、方法等做了相对详尽的说明和指导。本文拟就《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文学批评方法加以简要地梳理。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教师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这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也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广大语文教师如何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了解新课程的意义 ,学习掌握新标准的精神 ,对于我们尽快投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谈谈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贯穿修订版“大纲”的一个基本观点 ,也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几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效如何呢?据调查,许多教师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究其原因,关键是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没有用新的教育观念作指导,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平日教学中,操控对话是一个难题。近日,笔者观摩了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白鹭》,顿觉眼前一亮。这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对话的真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