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行太保:教室里黑板白字,老师年纪却不老;操场上红鞋绿草,小学动静可不小。一起去瞧一瞧,那边的同学们,又耍出了什么新花招?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学校里许多人嘴里多了一样东西——口香糖。有时候走在校园里,和我擦肩而过的人,嘴巴都是一嚼一嚼的。再向四周看看,也有许多人在嚼。瞧,这个嘴动得正起劲儿,那个刚刚吹爆了一个泡泡,炸得满嘴是胶。  相似文献   

2.
<正>山林中有一只爱听故事的刺猬,谁讲的故事好听,他就去找谁。一天,狐狸对刺猬说:"我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如果你要听,我可以讲给你听。不过我有个条件,你得先把身上的刺拔掉。"  相似文献   

3.
一、扣住“始终”,从“终”出发,了解蜗牛最终没有搬家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生看视频听读课文)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不能播放)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了?生:燕子帮蜗牛搬家。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我把这个故事讲下去?(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师生合作讲述)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生接着把故事说完)师:你真棒,比刚才…  相似文献   

4.
教材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第16课教材. [教学建议] 1.从文本独特的样式出发进入文本.什么样的故事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讲给谁听的?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让听者接受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什么可以学习或质疑的地方?就这样,以"故事"建构教学骨架,既感悟故事内容本身,又在感悟言语形式,在两者"交汇"处深入介入文本.  相似文献   

5.
黄箭口香糖来了!别看我长长的、薄薄的,身材不怎么好,但本事可不少。谁都知道,我既有嚼头,又有甜头,其实啊,我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作用呢。你知道为什么NBA的球员比赛的时候都会嚼我们呢?因为,嚼口香糖有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心情放轻松了,  相似文献   

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在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发出的最强音.中国教育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对于凝练中国教育智慧、提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亲和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提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这一命题,并不等于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讲、讲什么和怎么讲好故事,更不等于我们已经会讲故事,其中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探讨.本文以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为例,就"为什么要讲好故事"、"如何吸引别人来听故事"、"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和"谁来讲故事"等问题进行研探,以期为我国教育同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但不一定爱写故事。敬爱的贾志敏老师小时候听了"外婆的外婆讲的故事",深受启发,记在心里,现在写下来,就是一篇生动的美文。我们不妨学学贾老师,也写写你听到的故事,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有一个故事,是我外婆告诉我的,它已经很古老了,是外婆的外婆当初讲给外婆听的。今天,贾老师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各位同学听,希望你们从中明白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来听一个故事,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用话讲出来的,是用声音表示的。愿意听吗?幼儿(齐声):愿意!教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故事里面的这几个声音。听的时候要想一想:这里面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故事激趣,引出"点(、)"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讲一个故事,请注意听,听后要告诉老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的重要性?(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师:同学们,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的重要性?生:这个故事讲了"眼睛"的重要性。师:这位同学听得真仔细,体会得很对。那你们知道,我们汉字中哪个笔画被称为汉字的"眼睛"呢?——对的,是点(、)。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但是,你有没有给别人讲过故事呢?这次晓辉姐姐来告诉你如何把听到的故事讲出来。一、认真听,记一记先认真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老师讲的时候,你一定要边听边看图,看看老师所讲的内容跟哪一幅图画是对应的,听听老师是如何把图上的内导容表述出来的。老师用了怎样的语气,说了哪些话?你可以在心里记下,也可以用笔简单做个记录,等自己讲故事时试着模仿!晓辉姐姐还要提醒你,这个故事中的图很多,我们要按顺序看哟!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每幅图右下方的小点点,就可以明白啦!  相似文献   

11.
[指导]小时候我们听长辈讲了许多故事,上小学后我们又读了许多故事,到现在为止,好听的故事或许积攒了一箩筐,而且能讲得很流利。可那只是别人的杰作,你能否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故事,让别人目睹一下你的风采。虽然你听的故事很多,但要是真让你也编个故事给大家听,初学乍练  相似文献   

12.
倾听的耳朵     
跟一位学生聊天时,她突然打断我,说:"老师,你听我讲,你听我讲!"我没有丝毫不快,停下来,静静地听她讲述。之后她解释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跟你聊天吗?因为你愿意听我说。别的老师可能听一分钟后就不耐烦了。"以色列作家奥兹的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正【小编寄语】:文字从来都有种神奇的力量,用你的笔来搭建一间精美的小屋,写下一段或真挚热烈或温暖深刻的感情,用它们来煮一杯咖啡,在这间小小的咖啡屋里,讲述你的故事,我们都是听故事的人。"盈盈墨香",我们在这里等你。主持人:凉小天E-mail:2767800098@qq.com[小编寄语]:文字从来都有种神奇的力量,用你笔搭建一间精美小屋,写下一段或我们都是听故事的人。﹃盈墨香﹄,在这里等你真挚热烈或温暖深刻的感情,用它们来煮一杯咖啡在这间小屋里讲述你故事主持人:凉小天E-mail:2767800098@qq.com外面依旧下着雨,闷闷的空气被雨水淋湿,我大口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像刚脱壳的蚕放肆地吐故纳新。雨天是适合写诗的,可惜徒有诗人的兴致,写不出应景的诗句。  相似文献   

14.
努力就是用尽我们全部的力量去做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我们时常听人说:"对,我要达成目标!"然后呢?行动时却心不在焉。任何事情没有全力以赴去做,其效果永远是不理想的。听朋友讲过他父亲的一个故事。朋友的父亲是个搬运工,一日,他拉着一板车沉重的钢管来到一个陡坡下,不禁望而却步。心想,靠他一个人拉上去肯定不可能,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朋友的父亲为难之时,一个热心的过路人走了过来,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卷起袖子,拉开一  相似文献   

15.
《女子·道德》中说:"上学以神听, 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 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 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 可见,古人非常讲究学习策略,重视听 课的艺术,强调听课的最佳方式为神 听。如何达到古人所倡导的神听境界, 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手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 笔头。"学生听课时一定要将老师讲的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交流,渲染美好情境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个叫公冶长的人能听懂几百种鸟语。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于是,他就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17.
要讲一个故事总是容易的,但是,要让听故事的人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还要记住故事以外的故事,这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故事以外的故事是什么呢?请你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吧。现在,我就要做那个讲故事而又让你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你,就好好做那个听了故事而又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吧。  相似文献   

18.
习作内容: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习作指导:1.在脑海里放电影,看看你熟悉的人有哪些。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写的人是谁?他身上有故事可讲吗?2.这个故事能很好地体现你想写的人的特点吗?品质、性格、脾气、爱好、特长等都属于人物的特点。特点往往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3.明确了要写的主人公,想好了最能体现主人公特点的一个故  相似文献   

19.
1.首先要知道是给谁讲故事。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能小看这一点啊,就像同学们要去种一棵树,却不先想好种在什么地方,那可以么?不行的。讲故事也是一样,如果你要给我讲故事,我喜欢听幽默一点的,而你给我讲了一个不快乐的,我可能不爱听哦。2.找到你要讲的故事。故事从哪里来?有的是书  相似文献   

20.
彩虹色的花     
《新作文》2014,(9):6-7
<正>开心讲故事,快乐听故事。今天讲的是一朵花的故事,是关于爱和分享的故事。一起来听吧!01.太阳升起来,把原野照得亮亮的。昨天还是一片积雪的原野上,竟然开出一朵彩虹色的花!她想跟每个人分享她的快乐。02.过了几天,一只小蚂蚁从花儿的身边走过。它说:"我现在要去奶奶家。可是,雪融化了,原野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水洼。我怎么才能过去呢?""是这样啊。那你爬上来,摘一片花瓣试试看,说不定能用得上呢。"彩虹色的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