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我们曾经在农村大忙季节(午收和秋收)两次组织学生到合肥市郊区蜀山公社参加劳动。通过这两次下乡劳动,学生受到了实际的劳动锻炼和深刻的阶级教育,也增强了热爱农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收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2.
一年来,我校先后四次组织学生到武昌县大桥公社新华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参加了当前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学生投入当前农村阶级斗争的实际中去,引导他们多看、多听、多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辨明是非,得出结论,这是最生动的阶级教育,收效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第五中学于1987年开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工厂劳动,到车站、码头、文化中心、公园等公共场所服务,到公安派出所、交警大队参加治安联防和交通安全值勤,到地区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公益劳动、为军烈属、孤老服务和小四防活动。高中生每年二周以上,初中生一般在一周左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甘苦,增强了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为人民服务观念,对转变学生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重  相似文献   

4.
甲上海市大同中学重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图为学生在打扫校园。孙青青摄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濮阳市教育局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我市中小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育人环境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濮阳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从2003年11月建成并开始组织学生进驻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到2005年6月,实践活动已开展近两年,共举办了28期,有9所市直初级中学的7280名学生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个学期的劳动课实践和相应的调查表明,中专生在初中小学阶段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对劳动的认知度较低。为此提出:在学生中开展劳动实践课活动有其必要性;组织劳动实践活动要注重“四个差别”、突出“三个结合”,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组织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形式。我注意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以及看图书等等,并在活动中进行教育。我领导学生在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8.
绵阳市石马公社九大队小学以教学为中心,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抓好劳动教育,使学生从小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立志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作出贡献。这个大队的党支部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专门在学校周围拨了2.4亩熟地和11亩荒地给学校办农场。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他们按学生的年龄和劳动强度的大小,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全面安排学生的劳动课。初中和小学四、五年级每周2课时参加农场劳动。小学三年级每周1课时参加管理蔬菜和果树的劳动。一、二年级只安排打扫清洁、拣谷穗、拾废旧等轻微劳动。根据农时季节,劳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对重活、技术性高的农活,由大队统一安排劳力支援。  相似文献   

9.
今天本报发表了福州第一中学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接触到农业生产和农村阶级斗争的实际,受到了很好的劳动锻炼和深刻的阶级教育。这一具体经验,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学生下乡下厂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树立了一个范例。福州第一中学的学生下乡以后,分散住在贫农、下中农家里,和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劳动,谈心交友,参加了群众会、干部会,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通过体力劳动,体验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崇高的品质,而且由于接触当前农村阶级斗争的实际,还可以学习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问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期的劳动课实践和相应的调查表明,中专生在初中小学阶段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对劳动的认知度较低.为此提出:在学生中开展劳动实践课活动有其必要性;组织劳动实践活动要注重"四个差别"、突出"三个结合",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开展勤工俭学,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来说要提高对此的认识一现在的勤工俭学已不是过去的组织学生单纯参加生产劳动意义上的勤工俭学了,而是把勤工俭学同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掌握生活,生存能力,同学校创收,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结合起来,把创收与育人结合起来,为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勤工俭学是“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意思。其主旨是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当地参加工作、劳动,开展社会服务,使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使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接触现代化生产,以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利用劳动收入,补助学习所需之费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利于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孩子在实际劳动中受到劳动教育,学会一些农业劳动的技能,在秋收最紧张的时候,我們组织了中高級同学利用劳动課和課外活动时间开展了一次为公社摘棉花的劳动活动。同学們一到金中公社第8生产队,看到滿田一片雪白的棉花,心里都乐滋滋的。劳动前,我們請了社員丘伯伯給大家上了一堂摘棉花的劳动課。丘伯伯很高兴的拿着三朵花,走到大家面前,摆  相似文献   

14.
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劳动,既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得到劳动技能的锻炼。又接受思想劳动观念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人把勤工俭学单纯当作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手段,只注重经济收入,忽视为教育服务的功能是极端错误的。通过勤工俭学的工作、学习、实践。就“勤工俭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略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这是休宁县文教局今年四月组织全县中学生下乡劳动后写给我们的文章。目前各地正在组织学生下乡参加“三秋”劳动,特将这篇文章发表,供大家参考。 休宁县文教局在组织学生下乡劳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抓思想工作,注意抓活思想,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因而取得了劳动、思想双丰收。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很好。 休宁县文教局组织学生下乡劳动的办法是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体下乡上山。这样傲有利于集中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精神。但各地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取适当办法,组织学生下乡劳动。我们认为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集体下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也可以采取学校统一组织与学生分散回乡相结合的办法。如家住城市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体下乡,家在农村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家庭缺乏劳动力的贫农、下中农成分的学生,让他们回乡参加集体生产。无论采取怎样的办法,都要拟订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学生通过劳动受到思想教育和劳动锻炼,把生产劳动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休宁县文教局今年四月组织全县中学生下乡劳动后写给我们的文章。目前各地正在组织学生下乡参加“三秋”劳动,特将这篇文章发表,供大家参考。 休宁县文教局在组织学生下乡劳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抓  相似文献   

16.
从一九五八年起,我们学校设置了生产劳动课,把生产劳动固定在课表上,既要教师上堂讲课,也要组织学生按时参加劳动。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是校外农场与校内园地的农业生产及经常性的公益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我们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目的意义的教育、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劳动纪律的教育,爱护劳动成果和劳动工具的教育。对于教师的思想工作,我们也比较注意。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大一致。如有的人认为: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应着重放在城市学生方面,农村来的学生—般地已具有劳动习惯,不一定还需要进行劳动教育。我们曾通过生产劳动的总结,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一本学期开学后第二、三周内,我们组织了高中一、三年级学生及一部分教师到栖霞区十月人民公社进行劳动锻炼,支援公社秋收秋种。在下乡前,我们用两天时间,做了比较充分的动员、准备工作。我们提出这次下乡劳动,要让学生受到一次劳动教育和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教育,使学生接触到在农村进行着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实际,认识到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的感情,学习一些生产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达到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我们提出每个班级要做到政治思想工作好,生产劳动安排好,生活管理工作好。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政治思想好,生产劳动好,遵守纪律好;在劳动中要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与农民同劳动同生活中要主动、虚心、热情、甘当小学生,争取思想劳动双丰收。还宣布了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特别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我们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了毛主席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种植活动,是课外“劳作活动”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少年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少年儿童学习使用简单工具,应用已经显得的知识於劳动实践,从而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初步的种植技术;扩大和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对园艺的兴趣。为了使种植活动很好地开展;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各级团委必须认真领导各学校与少先队,由各学校指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组织并领导学生积极进行。在发动学生进行种植活动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参加种植活动的一般应是高小以上的学生。农村初  相似文献   

19.
海外拾零     
前苏联中学生标准守则前苏联教育部于1935年颁布《苏联中小学生标准守则》其中要求5-9年级学生必须做到的是:1.顽强地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和技巧。准备选择完成中等教育的途径。2.认真参加公益劳动。参加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选择未来职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3.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活动,参加学生自治会的工作。学会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4.保护大自然,珍惜与增添人民的财富。要为节约而斗争。5.正确安排学习、劳动和休息,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参加各兴趣小组和俱乐部协会的活动。6.经常参加体育活动。7.尊敬父母和家中的长者,参与料理和学会管理家务,关心老人和病人,关心年幼者。8.做  相似文献   

20.
15年前,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当时,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一学期劳动实践活动,获得了省级优胜奖。这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下面这篇纪实性短文,就是这个活动上报到省里参加评比时用过的一份材料。它的初稿由几名学生合作完成,定稿经过了我的串连和润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