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如何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师德修养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育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耀眼的旗帜,是效法的榜样。教师职业中提倡的:“要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所指的德、智、行、理就是教师本身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政治素质和教育思想水平的表现,也就是教师教育工作中行为规范的总和即师德。 教师的师德水平对被教育者有着深、广、远的影响。这是因为师德的影响直接见诸于学生性格品质的塑造,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论师德建设     
师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决定因素,而教师的师德更是教师的灵魂,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创新人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师表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实践技能,因此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师德修养,也就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一、献身教育是良好师德形成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如果教师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只有具备了这种奉献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二、热爱学生是良好师德形成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也不会产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对师德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妍 《教育探索》2002,(3):83-8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因此,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位和根基的作用。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首先要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建设应有高标准。教师劳动对象的可塑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教师的人格、品行、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面貌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而且能够长期起作用。教师…  相似文献   

5.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集体、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正误,成败;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态度、工作效果。它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自始至终影响着学生。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讲,师德与文化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作保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应教育广大教师“敬业”、“乐业”。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所谓“乐业”就是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对于人民教师来说,“敬业”、“乐业”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在工作  相似文献   

6.
实施学士导师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台素质,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躬行买践”等,既是师德的典范,同时又是教师良好品格特征的体现。 一、师德建设的现状 几年前,一项对于某大学学生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对当时教师师德满意的仅占27.2%,还有20%的学生拒绝回答;在“如果有了心里话,自先愿意向谁说”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师德漫谈     
教师,要讲师德.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这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教师的道德规范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师者,人之楷模也。”中外古今的教育家都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师德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师德对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其作用分析,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师德的重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育人上;教育是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师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了师德在教育过程中价值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9.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唯有“立德”才能做好“树人”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徜徉于母语的河流,品味着中外的经典名篇,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唯有人品灼灼其华,才能让孩子的童年浸润在教师营造的德艺双馨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但其实香味已经沁人心脾,和生命交融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一要以道德正人。“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教师要以道德规范为准绳,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做好表率。为强化师德建设,以“爱学生、爱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师德教育扎实开展,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师德教育常抓不懈。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好师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两大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讨论、民主评议、深刻自查、公开承诺、全面整改等方式,深入开展“做光荣的人民教师”、“做诚信的人民教师”、“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三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情况报告、责任追究、考核评估等五项师德管理制度,推动师德建设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1.
浅谈师爱——师德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而师爱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它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对学生有着爱心,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讲究“师德”。什么是“师德”?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关心青年;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师德的内涵。近代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这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学生,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都应该有高度的修养。建国以来,党的政府都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97年8…  相似文献   

13.
对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业道德一直是学者们关注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滑坡,教育事件屡屡发生,人们更加关注师德问题,呼吁重建师德。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讨论,有必要对已有的师德研究现状进行分析。1.核心说。这类文章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的经验之谈或教学感悟,讨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问题。提出“爱”、“尊重”、“良心”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如《教师职业道德的宝贵精髓在于奉献》、《爱———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等文章。这些文章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宝贵的经验。2.重要性说。一些从事教育管理的作者写出了一些师德建设重要性的文章。如《…  相似文献   

14.
加强师德建设 实现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热爱、尊重学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  相似文献   

15.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的高尚的师德,尤为感人.他堪称教师的楷模,无愧于“万世师表”的美称.学习陶行知,千学万学,先学师德.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规定了教师在从事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每个人民教师,都必须具备师德.教师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者”.因而,教师的职业具有人格示范的职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陶行知先生不仅非常重视师德教育,而且身体力行,他有师德教育上的高标准,又有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师德谈     
人民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的劳动,他的劳动对象不是物品而是有思想的人。他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师德的特殊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道德意识水准要更高,道德行为要做“人之模范”,教师的师德要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因此,教师的师德对教育过程有调节作用,对教师有激励作用,对学生品德有培育作用,对学生智育有促进作用。热爱祖国、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悠久爱国主义优秀传统的民族,教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最主要的就是体现于热…  相似文献   

17.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特殊行业,有其特殊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当前的师德师风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师德师风中的一些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而育人的主体又是教师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直接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只有老师教的好 ,学生才能学的好。”“高质量的学生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 ,我们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师。”为此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求实的态度找好加强师德建设的着力点至关重要。针对新形势、新问题 ,近年来 ,廊坊师范学院在以求实的态度找好加强师德建设着力…  相似文献   

19.
师德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银川市新城区二小苏兴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培养好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更是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博学多才、思想品德、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20.
课堂要突出育入作用,重要的是构建课堂育人文化,而育人文化的核心就是——师德。师德作为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古已有之。孔子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老师就要以身作则。今天,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师德始终是大家关切的问题。全国师德标兵、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将教师心理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换句话说,在课堂育人文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