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百花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舞台上只作了短暂的表演,却为我们提供了窥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窗口。从成长叙事的角度解读"百花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可以归纳出"青春的力量"和"成长的烦恼"两大主题,从而能够在文学史有关"百花文学"干预生活和写人情人性的定义之外去探求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去追寻那个特殊年代属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记忆。  相似文献   

2.
在短暂的“百花”时期,由于创作环境的相对宽松,一批爱情题材小说得以出现。这些作品既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要为主流话语完成规训与惩罚的任务,又反映出作家们在有限的空间中无限的探索,并因此赋予作品生动的人性光彩和艺术价值。因此,“百花文学”的情爱话语,一方面有着与时代特征相谐的颂歌基调,另一方面又尽力在小说中取得中心地位,呈现出双重修辞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批判精神是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重要组成,批判主题也是"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1940年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批判主题的作品很多,考察这些作品与"五四"同类题材作品的异同,无疑会对把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流变有帮助。文章认为,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表现出了不自觉的步步后撤,"后五四"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自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也被逐渐瓦解。  相似文献   

4.
在十七年经典小说中,革命叙事话语的夹缝里赫然地镶嵌着情爱叙事。一方面,革命叙事压抑了情爱叙事,情爱叙事打上了政治烙印,呈现出被简化的屈从地位;另一方面,革命叙事借助情爱叙事完成对宏大主题的书写,情爱叙事使人物形象丰满、细腻、真实,使小说结构紧凑、有悬念,也使小说变得生动、耐读、有人情味。情爱叙事在革命话语缝隙中的存在,既来自于作家从现实出发的创作态度,也是对民族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叙事经验的吸收融会,它使十七年经典小说具有超时代的价值,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化文本。  相似文献   

5.
金仕霞 《文教资料》2007,(33):23-24
"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基本无法跳出"爱情 革命"的枷锁,而出现于五十年代中期的《红豆》却能够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呈现出了丰富性、复杂性,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多年来人们对小说中涉及的情爱描写、主题思想一直有争议。本文试图从爱情的角度解读《红豆》,探讨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中国汉语文学史上,"反思文学"与时俱进地在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作家的个体精神诉求和读者的艺术审美期待中实现空前结盟,用小说文本这一艺术形式展现了特定时代语境下的社会历史变迁和政治文化生态。小说《天云山传奇》、《灵与肉》、《芙蓉镇》真实地再现了右派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确认的精神矛盾:苦难反思与道德拯救的二律背反;主体建构与民粹诉求的二元对立;时代精英与落难书生的双重身份。"反思文学"以其绝对敏锐的艺术眼光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为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确认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路翎的文学遭遇,反映了在时代巨变中,知识分子执守和超越个体精神的艰难,在文学创作环境发生转型的过程中适应与突围的不易。通过对路翎50年代小说创作的考证与分析,探讨其在新的文学环境下所作出的努力和面临的困境,以观照这一时期作家复杂的创作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8.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成绩,在整个20世纪的文学发展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他的精神不仅影响了许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也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作家,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期小说中的鲁迅传统,主要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类世界的关注——人的主观战斗精神、对于知识分子的关注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层挖掘与探讨等三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认为西方文学具有大境界,西方文学重在分析人性,西方文学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叙述.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应该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而又要坚持民族的艺术形式.贾平凹对西方文学的上述看法,使他的创作走出了"山地笔记"时代编写感人故事的狭小圈子.逐步走向关注人类生存、人类命运的博大境界.他的小说创作自"商州三录"开始.一直在思考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明、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贾平凹小说的主题由对时代的关注转变为侧重于表现复杂多面的人性.贾平凹表现这些世界性主题时,运用的是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10.
阎真小说塑造了一群在市场社会里与世沉浮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抛弃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降低人格精神,退守个人生活世界,追求物质,追逐权力,放纵欲望。作家以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他们价值立场主动后撤的必然性,揭示了他们精神境界自动沉沦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凸现了时代的精神焦虑,表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文化反思。阎真小说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世俗知识分子群像。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以爱情母题的文学作品有两种模式--喜剧与悲剧.勃朗特姐妹1847年同时发表的<简·爱>与<呼啸山庄>,以独特的创意,成功地丰富并发展了爱情母题的这两种艺术模式,共同完成了爱情母题这个"圆".本文对两部小说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婚恋题材小说既反映又建构了一种心理和价值观:即恋爱、婚姻不是个人性的事件,而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社会事件。政治因素以政权的方式改变了婚姻的外部条件,也改变了社会对于两性关系的评价标准,并且重新安排了人们的社会地位。爱与不爱的自由不是出自个体内心的需求,而是一个无法选择的社会规范和集体价值观。而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形态要内化为一个时代社会青年男女择偶的审美心理,必须得到传统心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 ,从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 ,描写当代知识分子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斗争的丰富多彩 ,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 ,肯定了侗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 ,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等方面 ,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伤逝》和《沉沦》同为“五四”时代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的重要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自传色彩,但由于鲁迅和郁达夫各自独特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伤逝》和《沉沦》在表现爱情这一共同主题的时候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更多的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探索更为深广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在混沌初开的社会氛围中新觉醒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和悲剧,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时代忧患。而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则在《沉沦》中尽情宣泄灵与肉的冲突,即性的要求和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伤逝》和《沉沦》分别体现了鲁迅和郁达夫在不同角度和层面所进行的人生、人性开掘,均具有惊世骇俗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片土》是师陀小说思想与艺术形式转型的标志。与其北京时期作品那种明显的左翼倾向和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不同,《一片土》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特定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标志着作者“北京”寻梦生涯的结束,也预示了其灵魂进入徘徊状态,开始自觉扣问知识者的精神困境。以此为界,师陀小说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注重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转向抒情化、散文化、非小说化。也因此《一片土》成为思想和艺术都趋于成熟的《果园城记》的先导性作品。  相似文献   

16.
路翎50年代前期被批判的作品《洼地上的“战役”》无论思想倾向、艺术品位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抗美援朝的重大题材,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思想主旨,至今看来仍然与当时主流政治文化相符;作者艺术功力深厚,小说叙事颇具匠心,心理刻画深刻细腻,具有充足的“心理现实主义”含量。应该说十分切合毛泽东的文艺理想。中国当代工农兵文学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当是另一番景观。可是,它受到了批判,或者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检点当时批评路翎的文字,其背离文学批评规范之远,令人瞠目。它给入的启示是,清理50年代的文学历史,万不可忽视文学批评这块园地。  相似文献   

17.
民初骈体小说创作繁盛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社会境遇方面,民国初年的政治文化环境使部分作家在失望之余沉浸于吟风弄月,他们选择骈体小说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文学教育方面,清末民初的骈文教育和创作为骈体小说的创作和接受储备了潜在的作者和读者;创作实践方面,在文人心态的作用下,以徐枕亚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将自己的生命情感融人创作之中,运用缠绵回环的语言体式构筑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世界,促成了创作和接受的良性互动;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方面,骈体小说特殊的语体建构了一种诗化小说的美学品格,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和“爱”的思考是张洁作品中的两个重要主题。本文就《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等张洁前期作品分析作者对“爱”的思考:从对两性之爱的精神构想到两性之爱失落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的爱,再到两性之爱、母爱的相继失落后的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19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工人小说曾红极一时。而来自基层工厂的第二代工人作家,有着丰富的工人生活体验。加上由于作家自身的阶级出身特殊性,对工人个体生命的深刻体认和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在集体歌唱时代主旋律的年代更具有个性化声音。凸显在短篇小说中的的个性化人物书写、个体情爱书写和个体反思书写,暗藏了作家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和相对独立的人格精神,这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0.
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鲜明的意义,它是一面镜子,既反映时代,照见社会,也体现这个独特的阶层。审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史,我们极少看到历史中的精英知识分子和理论家所阐释的"特立独行"、"外圆内方"等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相反,作家为我们描绘了众多卑微、无力、多余、无用乃至无才无德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大都是被讽刺、被批判、被揶揄的对象,体现出自我反省的力度和理想人格的缺失。于是发现了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与历史上的知识分子以及理论视域中的知识分子的"错位"现象。但当多方面探源之后,就会感到这看似"错位",却也在"情理之中"。通过研究,还发现理论视域中的知识分子被崇高化、理想化了,而文学形象中的知识分子又被道德化、漫画化了。一部知识分子的形象史,既折射出了作家的写作立场和描写侧重,也由此决定了知识分子形象的有余和不足,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