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动物怎样在空中飞行》教学设计孙维东一、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懂得鸟和昆虫的运动方式及与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翅的形态和构造。能力:指导学生认识乌和昆虫。翅的形态构造,红心观察它们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动物飞行机能与它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儿童认识鸟和昆虫的运动方式以及与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翅的形态和构造,培养儿童观察和研究自然状况下动物习性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对鸟和昆虫怎样在空中飞行孰视无睹,特别是对鸟的飞行缺少直接了解,要使课堂研讨得起来,上课前半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应布置学生课外观察,看鸟飞行时怎样展翅、起飞、滑翔、着陆,有条件的学生最好能亲自饲养鸟进行观察,培养他们对鸟的研究兴趣。 上课时要准备几只活鸟、活蝴蝶、蜻蜒等会飞的昆虫,以及鸡或鸟的标本、一些鸡或鸟翅的飞羽。先给几分钟时间学生汇报课外饲养观察情况,然后研究鸟怎样在空中飞行,着重观察研究鸟翅的特点。取一根鸟或鸡的飞羽,用手摸一摸、掂一掂,看鸟翅主要由什么构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的《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本章内容按“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动物”的顺序来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适应性,强化动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安排,符合人的认识特点。本节课为“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一课时,教材中并没有全面而系统地讲述空中飞行动物——鸟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通过探究活动来认识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教材中提示了观察、动手实验,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等多种探究方法,使得探究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大大加强,所以本节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相似文献   

4.
《动物怎样在空中飞行》一课,我教过多次都不称心,但每教一次都有一点新的体会。第一次教是在观察鸡、鸟和昆虫的翅膀之后,引导学生讨论“摇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教学中,用投影仪投影实物,演示教具,都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讲《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一课时,把捉来的蜈蚣、蜘蛛,放进透明度好的塑料盒中投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们各有几条腿?是怎样爬行的?把蝗虫或甲虫的脚放在投影仪上,经放大后,可看清昆虫脚的特点,了解它们为什么不但能抓爬树,还能在植物叶子的边缘上爬行的原因——有爪。讲《动物怎样在空中飞行》一课时,把蜻蜓、蝗虫的翅进行投影,能清楚地看到昆虫的翅的特点和结构:膜质的、透明的,以及支持翅的翅脉。  相似文献   

6.
上好小学自然讨论课焦世学讨论课是小学自然课十二种课型之一.如动、植物课教学中,《动物怎样保护自己》、《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动物怎样过冬》、《植物怎样过冬》等.这些课文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所感知.但多数还不知详情,形不成完整的概念;而且这类知识...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教学大纲》要求,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就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  相似文献   

8.
黄月娥 《甘肃教育》2005,(11):27-27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这一理念下,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动物怎样吃东西》是动物生活单元的第一课,是初次训练儿童对各种动物的某一方面的属性(如本课的‘食性’)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靠牙齿吃食物是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时从人的牙齿入手,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教学重要内容之一。《语教学纲要》要求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就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会自主学习、会自主创造、会自主教育、会自主健身的,具有科学思维头脑和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满足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对现代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8):184-185
《摇篮里的科学家》介绍了儿童怎样了解人、怎样认识事物、怎样学习语言及科学家对儿童思维和大脑的认识,结合现实可以得出儿童具有强大的认知能力,成人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程序《动物怎样在地上行动《第四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怎样吃东西》、《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动物怎样行动的知识.本课属于观察课课型.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学生观察的标本和放大镜(详见“教学用书”第19页)。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可让学生由回答动物  相似文献   

13.
鸟儿的身体太重就飞不起来,为了让身体轻盈灵活,便于在空中飞行,鸟儿不会把大便存放在体内太久,所以鸟儿大便的次数要比其他动物频(pín)繁。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突出的是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按照动物生存的环境,本章分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动物”三大板块。本章的内容和以前的教材相比,减少了知识的容量,增加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情感很大部分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来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实施,给我们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春风。新课程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标》的全面实施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  相似文献   

16.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广东大埔县第二小学黄小云一、教给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中,小学教育的改革“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表明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0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几方面的内容。那么怎样提高,Jop生的数学素质呢?我…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李俊莲 《广西教育》2009,(25):14-14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方法,领悟方法,运用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运用中丰富心灵,启迪智慧,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从而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20.
鸟和昆虫在空中振翅移动叫做飞。人类制造飞机这样的飞行工具在空中飞行已有约百年之久了。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距今约1000年前落笔书成的长诗《福乐智慧》中关于人掌握了知识以后即能在空中翱翔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