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简单介绍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挤(振)密法、化学固化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这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为工程实际中选用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地基梁与地基土相互作用的模型,模拟在地基梁纵轴方向存在软弱土,设置预应力筋与否对地基土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预应力筋能有效减少地基土的沉降与受力,充分发挥了预应力结构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工程实例,文章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法在软土层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包括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给出了水泥搅拌桩设计要求以及施工工艺要点。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处理该工程软土地基工程是可靠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结合具体的依托工程强夯法的施工工艺,简单阐述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运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宿州电厂粉煤灰堆场的②层土的素土和灰土击实试验,得到了该种粉质黏土作为防渗垫层的最佳掺灰比以及影响灰土垫层压实特性的一般规律,为该电厂灰场防渗垫层的设计与施工以及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注浆法施工产生的附加沉降在某一多层建筑物加固纠偏中应用的实例,得出注浆加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利用施工期间产生的附加沉降,还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差,达到加固纠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多年来广泛应用在建筑、水利、交通、港口等多种工程地基加固上,文章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在城市道路深厚杂填土及淤泥质土地基加固上的应用,内容包括试验、施工、检测。采用强夯置换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正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灌浆法的加固机理和具体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及相应作用,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法的实效性和经济性。该法可推广到类似工程和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1.
钱波 《大观周刊》2012,(17):135-135
博州很多地区属于新疆典型的河流冲击性盆地,地质结构多沙土,不稳定;很多地基勘探后需要整体换填,目前多采用戈壁天然级配料,换填后经过土工试验,密实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方为符合要求,我们这里讲的就是如何运用强夯法将换填的级配料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业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高度低、单柱荷载轻、地面荷载重等特点,该文介绍了一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适用于工业建筑地基处理的大直径DDC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经济性好、施工快、绿色环保等优点,值得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工业建筑地基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从冲击荷载作用分析、孔内强力夯实的作用机理以及填料冲扩的二次挤密效应及嵌入作用等方面对柱锤冲扩桩法加固地基的工作机理和工作方法进行阐述,然后对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设计进行计算分析,最后从成孔工艺、填料成桩工艺等方面对柱锤冲扩桩法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窦海鸥  刘存豪 《大观周刊》2011,(18):210-211
介绍了粉喷桩的使用范围、材料要求及主要施工机械,阐述了施工粉喷桩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桩身的检测方法,指出粉喷桩施工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软土地基处理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新材料粉煤灰-石灰-硫酸盐(FLS)混凝土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对桥台及公路地基以及一般建筑地基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介了沙颍河阜阳船闸工程区地质构造概况,由于闸基坐落在软土地基层上,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对其地基采取换水泥土和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方法,以及一定的施工措施,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文章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特征,在以往结构-地基的地震反应模型中提出的三维空间地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加上上部刚框架结构,与以往上部四结点平面应力等参单元结构模型模拟上部梁柱构件的不同,采用杆件单元有限元模型。计算表明,上述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杆件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说明了这种模型的合理性,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结构-地基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