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地联系起来,从 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来解决其 他学科中的问题.现将自编的一道生物与数学综合题介绍如下,以 供参考. 题目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K. Landsteiner,1868~1943)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 和O型四种类型.此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际可行的重要 治疗措施.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也就是每种血 型的人可以给自己同血型的人输血.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 情况紧急时,A型和B型的人可以给AB型的人输血,O型的 人可以给…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称“O”型血为“万能血型”,意思是不管需要输血的病人是属于哪一种血型,都可以接受“O”型血。事实上,在输血之前必须进行验血,必须验明输血者和被输血者的血型各是什么,才能进行,否则因血型不一,输血后会造成生命危  相似文献   

3.
人类血型知多少李湘人类血型主要可以分为A、B、O及混合型AB四种。除O型外,其他血型的血液只能输给同血型的人,不然所输的异型的血液将遭病者体内的免疫细胞攻击而失去输氧的功能。O型血所以例外,原因是O型血球上的抗原分子末端缺少一个分支而生的糖分子,其他...  相似文献   

4.
女儿不能造血,母亲充当输血机器万小艳今年29岁,是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人。1978年,万小艳两岁时突然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病。那时这种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靠定期输血来维持生命。万小艳是 AB型血型,一般人很难吻合,经过医院检验,她的母亲何宗云的血液正好符合她的血型。何宗云是朗乡林业局的工人,收入微薄,每当小艳病情复发,需要输血时,她就会去医院买血。后来家里没钱买血了,她就将自己的血输给小艳。由于万小艳的病离不开血液,家里又无力买血延续女儿的生命,从此,她开始了为女儿输血的漫长煎熬。万小艳每月要输血一次,频繁的时候,15天就得输一次血,一次至少要输400毫升。在朗乡职工医院,人们经常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背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孩,疲惫地走进抢救  相似文献   

5.
"输血和血型"是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血液"部分的拓展,主要介绍人体的ABO血型系统、输血原则和血型的鉴定等内容。由于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的复杂性和微不可观性,一直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一大难点。简易教具"ABO血型系统模拟盒"整体是一个塑料盒,盒中分前后2部分;前部分分成2格;后部分分成4格,分别贴有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标  相似文献   

6.
谈人类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和输血技术的应用有密切关系,输血技术的广泛应用,仅是近70年代的事情.在此之前,人们经过了艰辛的探索.远古时代,人们认识到血液的重要性并试图利用它挽救频死的生命,但大多不成功.1628年,英国学者哈维(William Harer)通过实验提出著名的血液循环的见解,使人们开始了对输血的思考,1665年,英国人罗尔(Lower)成功地进行了狗与狗的输血实验,1667年,法国御医丹尼斯(Danice)利用羊血输给一患病青年,获得意外成功.随后利用同一方法为另一病人输血,病人死亡,输血被禁止.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朗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对于血型的认识大概仅限于输血时的选择,也有许多人会探讨血型对个性的影响。其实,不同血型的人都有不同的生理特质,其适应的生活方式与容易患的疾病也不同。“O”型血是人类医学上最古老的一种血型,约在十万年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只有“O”型血的人群,他们以狩猎和采集食物为生,其特点是对高蛋白食物非常适应,但对谷物吸收极差。因此“O”型血的人的体质与原始人比较接近。随着人类的生活由渔猎时代逐渐转变为农业时代,人类血型才开始演化出“A”型血。这类人适合以蔬菜为主的食物,某些植物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质对他们来说是最佳健…  相似文献   

8.
读了1998年第2期《小学教学参考》中《斟词酌句谈看法》(下简称《看法》后,我有些看法. 对于“输血”一词,僻海》这样解释:将血液或血液的组成部分输给病人.输血首先在无菌条件下穿刺给血员的静脉取血放人保存液中  相似文献   

9.
知心姐姐:在体检中我了解到自己是A型血。同学们都说A型血的人脾气大,还容易生病,是这样吗?血型会改变吗?我们班好多同血型的同学性格还真的都差不多,血型真能影响性格吗?五年一班宋婷歌婷歌同学:血型是人的血液中红细胞所带的不同抗原物质的标志,常见的有A、B、O、AB四种。在红细胞中含有A抗原的,称为A型;含有B抗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和B两种抗原的,称为AB型;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的称为O型。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一般不会改变。只有在人的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长期大量输血后才会发生暂时性的改变,但是改变不会维持太…  相似文献   

10.
血型是根据人体血液的血红细胞中含有的抗原成分来分类的。血型可分为四种:含有A抗原的,就是A型血;含有B抗原的,就是B型血;同时含有A抗原和B抗原的,就是AB型血;既不含有A抗原又不含有B抗原的,就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和万能受血者人类的血液中除含有抗原成  相似文献   

11.
1.实验目的. 为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输血与血型方面知识的了解,掌握ABO血型鉴定和输血的原理,在学过"血液"一节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ABO血型鉴定"的课外实验.实验中,常会出现因学生怕血、取血方法不当和实验操作不严格而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当遇急病需要输血时,一般人常认为,只要血型相同,用至亲的血液要比陌生人的血更安全,但日本学者警告,近亲输血会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s,简称GVHD),其死亡率高达99.9%,几乎没有药物可救.因此专家建议应停止直系血亲输血的行为,如果一定要输至少应将所捐的血照射放射线,以破坏其中T淋巴球的活性,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红细胞凝聚成团,从而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引起死亡,《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特意设计了“模拟血型鉴定”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乔红 《生物学教学》2012,37(6):62-63
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包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和血小板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血型。在红细胞血型的众多血型系统中,人们熟知的ABO血型系统是最先发现,也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与输血关系最大。ABO血型有两种抗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者为A型血,含B凝集原者为B型,含A、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不含A、B凝集原者为0型。血浆中还有能与上述红细胞膜上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中学《生理卫生》课本中指出:“人的血型终生不变”.这是指正常生理而言.新近的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血型会因特殊的原因而变异,尤以病中最为显著.美国的血型学者魏纳博士在医疗中发现,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型有可能出现从父母遗传基因继承来的原有血型向其他血型转变的过程,但随着疾病的治愈,患者又可恢复原来的血型.如原为A型,发病后变为O型.六个月后病情缓解,又变为A型.日本法医学专家池本卯典在研究中也遇到过A型血转变为AB型的病例.这说明人的血型会因病而变化,并非绝对地“终生不变”.  相似文献   

16.
《成长》2007,(10):85-85
在抢救生命的紧急关头,同型血不足或欲乏时,人们马上会想到输O型血以解燃眉之急,但实际上用0型血给其他三种血型输血,也会导致致敏或凝集A、B、AB型红细胞,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或立即破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输给病人的血,要经过如下步骤检控:献血员体检,体检合格者献的血通过血站两次检测,用血前医院再作检测.但是,即使用目前最好的试剂,操作一丝不苟,仍不能完全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只因为还有一扇--  相似文献   

18.
在《生物学教学》2 0 0 2年第 6期“人的血型可变一例”一文中 ,认为“人的血型终身不变 ,而且能遗传”并不绝对正确 ,并且以中央电视台曾报道的一名 7岁男孩 (A型血 )因患急性白血病 (血癌 )生命垂危 ,通过利用其姐姐 (B型血 )的骨髓进行骨髓移植 ,使该男孩的造血机能恢复 ,血型也由原来的A型血永远变为B型血为例。认为人的血型是可变的。我认为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人的血型终身不变 ,而且能遗传”并没有错 ,这是因为 :(1)人的血型 (ABO系统 )受三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 ,属于质量性状 ,基本上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一…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如果人体失血超过30%,必须进行输血抢救.但是,在早期的临床上输血往往失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1900年,奥地利33岁的生物学家兰特斯坦纳将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注入几个人的血清中,结果有的血清中发生了凝集反应,有的却没有反应.由此发现人血存在着3种基本组合,即A、B、O三种血型.以后进一步发现,人类的血型为A.B、O、AB四型,并发现一些亚型.血型的发现,奠定了血液分类学的基础,也揭开了输血之所以会失败的奥秘.从此临床上严格规定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但是,由于血型的限制,血源的匮乏,以及输血前准备工作的繁琐,使科学家们对血液的研究转向研制人造血液.  相似文献   

20.
每当讲到《生理卫生》“输血和血型”时,学生常常热切希望当堂能鉴定出自己的血型。可是标准血清有时不易买到,也不易保存,往往由于腐败变质而造成浪费。“标准A”、“标准B”血清简易制备法如下。 1.选已知是A型和B型血对象,将其耳垂用75%酒精浸泡的脱脂棉球消毒,并用干棉球拭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