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欢庆教师节之际召开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缅怀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不断探索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是广大人民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郑观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救国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主张兴西学以增翔实 用人才,提倡女子教育,倡导考试制度的改革。郑观应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发展,比较普遍但却是值得商榷的一种分析是:“前后两个阶段论”如有的著作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按他个人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态度——改良或是革命,大致上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三五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范畴的。”这种分期,把行知先生的早期和后期割裂开来,并把他的早期思想作为改良主义而否定,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另一种比较普遍但也值得商榷的分析是把行知先生的思想转变期划到“九·一八”。如有的同志认为:“陶先生在‘九·一八’以后,是逐渐摆脱改良主义思想而倾向革命了。”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提倡和推行“生活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c“它不是外国洋教条的抄袭,而是地道的中国‘特产’;不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的中国化.而是有其独特理论体系和现实基础的;不是社成‘做中学’的花样翻新,而是批判旧教育改革旧方法的杰出创造”。“陶行知先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一个典范”(那还超语)为改革中国的旧教育,勇于革新,不断探求。如他所言“我们在这十二…  相似文献   

5.
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记载。对中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认识帝国主义的罪恶、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时代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臾选择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做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一、教学中紧紧把握深层次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认识过去和现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了使…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热爱祖国,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之一。他大力倡导普及教育、全面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并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道路。他以“人民第一”“教育为公”为自己的教育信条,忠实履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准则。2005年10月18日,正值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4周年。在此,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应该给每个读者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革命思想形成的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笔者对史学界存在的某些观点如孙中山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即孙中山一开始就是革命的这种看法持不同意见。我认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寻求救国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在几经失败后,才坚定了他革命的信念。研究孙中山应把他与他所处的整个时代结合起来,从而较全面地认识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形成的问题。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从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形成的过程,具体可从三个时期来认识:一、香港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的师德观丁敏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被誉为“当今圣人”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道路,坚韧不拔地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他的教育思想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其中关于师德的论述更为系统、全面、深刻,至今对我们加强师德教育仍具有...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一面给旧教育唱葬歌,但一面是给新教育唱进行曲。”这是汪达之先生对他当时在新安小学的办学思想和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他后来毕生致力于中国旧教育改造、新教育创建的真实写照。汪达之先生对于中国人民革命教育事业的创新性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不少至今仍可堪称为不朽的奇迹和伟大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月十八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九十诞辰。陶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开辟中国劳动人民的新教育道路,艰苦探索,大胆实践,三十年如一日,作出了可贵的贡献。陶行知生活的时代是中国革命激变的时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在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富有人民性和革命性,富有创造性和现实性一、陶行知反对“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也反对“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陶行知于一九一四年留学美国,师承美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并提倡普及教育、民主教育、注重儿童教育等思想。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世纪初的第八次  相似文献   

12.
试论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温波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贯重视教育工作。他一直把教育工作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农...  相似文献   

13.
战后初期,波兰社会党提倡"第三条道路",推崇多党制和多元经济,崇尚民主和自由,主张以议会民主的渐进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改良主义之间寻求一条中间偏左的道路,这条道路既有民主社会主义的特点,又有社会民主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从维新革命失败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女子教育家,陈以益是其中的一位。今天,他的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我们来说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立。陶行知先生从事普及教育事业,他推行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困难教育,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而他始终将普及劳苦大众的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的中心。今天我们党已把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所以进一步研究探讨陶行知先生的普及教育思想,对于丰富教育科学的理论宝库,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普…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代。他的教育活动是从一九一七年自美国留学归来,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时开始,迄至一九四六年在上海逝世,前后整整三十年。在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解放斗争中,他始终与人民并肩携手,勇往直前。正是在斗争的风云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生平的教育论著及革命言论和诗篇达三百余万字,早期的教育思想就有显著的中国性和平民性的特点,中期至晚期则更具备丰富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家和活动家朱执信,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在前一阶段,他积极阐发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反对袁世凯及封建军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后一阶段,他积极研究新形势下中国革命的道路,较早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介绍给国人,特别是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他自身的思想认识超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范畴,走上了彻底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同志的一生,是一部可使人深得教益的近、现代革命史教科书。他走过的道路,也是我国老一辈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荣道路。徐特立以爱国情感为思想契机,从信奉康有为、梁启超转为中山先生的信徒;从醉心于“教育救国”,转到赞成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党左派;最后,在革命斗争实践和党的教育下,信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由激进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和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为民族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19.
归国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骨干,由于留学国度不同,他们政治见解上也有较大差异:留美留日学生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但在中国振兴道路的选择上,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留日学生重视社会革命;在政治思想上,留美学生信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留日学生信仰社会主义;在对留学国的态度上,留美学生多对美采取亲和态度,留日学生则有强烈的反日情绪。这种差异,与清政府的留学政策,留学国对学生的政策以及留学生留学际遇差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革命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过程,也是不断地肃清资产阶级所散布的反动政治影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阵地的过程。但是有的人在很长的时期内,不赞成我党提出的革命路线,企图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全国解放前夕,正当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玩弄和平阴谋的时候,资产阶级右翼也在人民中间散布各种和平妥协的思想,反对我党领导人民以革命的方法,把革命进行到底。这是完全违背人民的意志,适应外国帝国主义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