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接手的班级都是学校的普通班,这些班级后进生面大,问题学生也较多.对后进生该采取哪些教育方法?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他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情。”这是一位名人说过的话。为人师的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爱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后进生是我们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株弱小的幼苗,如果想让其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就需要我们这些“园丁”对他们精心培育。而在此过程中,爱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琳 《广西教育》2007,(12B):46-47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又可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是爱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4.
王华 《家教世界》2013,(8):164-164
我天生喜欢孩子,我更喜欢看到一个顽劣的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就感。当然,这得有爱为前提,离开了爱,一切都是空谈。但这种爱,不是造作,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恩赐;更不是为了教学成绩、教学成果的情感投资或感情欺骗,本文讨论的就是我与一个学生的"斗争"故事,也是老师如何激励培养后进生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讲明道理、矫正习惯、优化心理素质之外,促使其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爱给予每一位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就像多病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雨露滋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和困难,给予后进生应有的爱、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更离不开教师的爱,只有奉献爱心,用"心"施爱,才是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时常会有这种体会:教一个学生比教十个学生还累。这"一个"学生便是"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上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转化"后进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不爱学习,品行也不被看好。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没把孩子教育好,也有人认为是社会风气不好,使现在孩子不爱学习。然而,学校环境和社会风气对学生或孩子的影响是共性的,孩子成为后进生主要是个体原因,主要就是每个家庭状况及家教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正后进生是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本文认真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介绍了转化后进生的几种有效的方法.每个班级都会有相对落后的学生,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差生"或"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育工作中的"永恒的主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所谓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的内容包括: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所谓“后进生”指思想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转化后进生工作一直是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后进生问题日益突出。所谓“后进生”。即指在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笔者仅就后进生转化工作提出几点看法,愿和同仁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转化“后进生”的必要性 后进生问题,可以说是一直困扰着班主任的问题,能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思想意识不纯,不守纪律,学习不用功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上虽然人数极少,但影响力巨大,教师如果忽视或者放弃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让这些学生在不良环境中走入歧途。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善于抓优等生,而且还要重视抓好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们要付出更多的爱,更多的呵护、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14.
"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于这句话,教师们没有不理解的。如何教育好所谓的"后进生"和"问题生"是教师搞好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也要注意一些方法。一、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者要以满腔的热情体贴和关心后进生,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班集体或一所学校中,学生总是有优劣之分。老师如何做好劣生(即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有三点浅见,陈述如下。一、有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爱心”体现在爱事业、爱学生方面。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老师是育人的主体,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就  相似文献   

16.
“差生”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差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或表现不好或兼而有之的学生,如今一般称为“后进生”、“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待进步生”等。在应试教育的所谓“择优录取”面前,“差生”成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的心头痛。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爱每个学生难,爱差的孩子更难",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后进生成因多种多样,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创新的理念,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地用自己的爱心,因材施教,后进生的转化必然会有成效,我们的学生必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的教育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难点,但又是班级教学提高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学上,“后进生”又称“问题学生”、“难教学生”,指在同龄人中,具有比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教育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俗称“差生”.  相似文献   

20.
黄清清 《考试周刊》2013,(53):107-108
<正>"后进生"是大多数教师都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每年都会碰到一定数量的英语后进生。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孩子?是舍他们而去,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拉他们一把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一、教师需先让自己爱上后进生目前,有些英语教师片面看重学生达A级的情况,对能达A级的或有可能达到A级的学生关怀备至,对那些可能连及格都难的学生则关注甚少。因此,老师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让自己爱上那些后进生,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更关爱他们,正所谓"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要消除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