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领域,社区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因此.有必要研究、探讨社区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社区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以及社区化建设的途径,并从这三方面来探讨社区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区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承接点,对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它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充分重视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把加强社区和社区化建设,与创建全国明城市与建设化强市相结合,从制订规划,落实措施入手,开展了精品社区建设,提出了抓设施、抓网络、抓队伍、抓活动,形成社区化的鲜明特色。本通过对温州社区化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对温州社区化建设的机制进行考察与评估,指出了目前社区化建设机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学校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沟通,是建立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学校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累社区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其广泛背景是国外社区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其选择形式应包括招生社区化、课程社区化、资源社区化。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性机构,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二是保护未成年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三是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6.
当前未成年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建设,理清三方教育实施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其地位和责任,加强沟通与联系,打造一个立体的具有整体性的教育体系和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整体构建德育工程;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不断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社区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行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通过龙岩市社区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阐明社区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全面分析社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社区化建设,主要以社区化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观念创新、载体建设、资金投入等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社区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方式,被市场经济大潮推上了前台,社区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搞好社区生育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需要,而且是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实要求。应该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宣传,使社区生育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共同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模式与社区文化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讨论社区教育的模式与社区化关怀,全分三部分:一是概述我国城市居民管理的变迁以及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介绍国内外社区教育的九种模式;三是联系广州市的社区建设提出化型社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 “回归主流”是特殊教育的理想目标,开展“社区化教育”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社区化教育已成为智障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让学生走进社区,让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整合,正确处理了“学生与社会,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把学校、家庭、社会统合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 本期“视点”邀请部分专家、校长、教师,就培智学校的社区化教育专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他们的认识、经验和做法,希望读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科学实践,让智障儿童通过社区教育顺利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区化是都市形象的个性品牌,是都市建设的政治基础,是都市经济的动力核能,是都市居民的精神家园。要以健康向上的社区化,促进广东化大省建设,要重视社区制度化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要把培养理想人格作为核心,通过道德教育、艺表演、民俗活动等形式,形成良好的社区风尚。  相似文献   

13.
《教育革新》2006,(5):F0003-F0003
兰州市第十中学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坚持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6月23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把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是个极大的鼓舞。中央召开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强化社区和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一、特殊教育社区化问题是亟待研究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特殊教育社区化问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即核心思想是特殊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实现社区化办学的教育机制,使学生能够适应社区生活,顺利地过渡到成人生活。此课题之所以值得研究和解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将残疾学生禁锢在专门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中。并实施以相对封闭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使绝大部分残疾学生离开特殊教育学校以后面临严重的如何进入社区和成人生活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如何使残疾人的教育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如何从特殊教育学校课堂的小天地转变到全社会的大世界;如何使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时间从几个40分钟转变为全天候;如何使残疾学生授业教师从两三个转变为社会全员;如何使残疾学生获取的信息从仅仅是书本的有限的一点点转变为全社会的无限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宁波市达敏学校课堂教学社区化的实践,文章探讨了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社区化的理论基础及内涵;培智学校社区教学体系的构建;课堂与社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社区化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幼儿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因素与精神环境因素,具体体现为社区机构、社区居住环境、社区化等诸方面。社区环境对幼儿既有积极教育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凸现社区环境的教育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社区教育资源,优化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的学校和社区之间几乎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社区群众往往认为办学是政府的事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社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学校与社区的发展应该是可以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的。在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研究中,运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教育发展理念,把学校、社区、政府、教师、家长、学生结合起来,采取共同参与的方式,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以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