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探究学习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高度关注.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精心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成为义务教育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都有探究活动设计,也各有特色,但不乏问题存在.从一些文献资料来看,论述较多的是探究学习的教学实施,对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讨论甚少.研究者拟从教材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探究活动设计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编写致力于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的重要方式.”教材也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其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这些要求都对数学教学指出了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数学情境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恰当的情境设计存在于课堂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锋 《辅导员》2009,(2):10-11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实验教材也在每章安排了一个课题活动,并通过“实践与探索、观察与思考、尝试与交流”等栏目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多元的课堂活动中动手、动口和动脑,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主动探究的尝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探究"逐步影响到了数学教学,究竟如何立足教材,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勾股定理"为教学个案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斌 《湖南教育》2005,(6):36-36
江苏廖明南老师问: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既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的确,这一理念把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但是现在有些课堂,教师设计的活动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学生看似在动手操作,但究竟学到了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活动越多越好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而很多教师却把这句话片面地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有教师认…  相似文献   

8.
宋国虹 《新课程研究》2010,(5):79-79,85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实践及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尤其体现在教与学的变革中。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师引导、合作、组织的教学方式。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实施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然成为了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而言,实施这种教学方式,课堂仍然是主要的阵地。在课堂中,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及组织生动的课堂探究活动已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各种教材也都安排了一定的数学活动栏目,特别是“探究”栏目得到了教材编写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数学课堂中亮丽的风景,不少课堂以“数学活动”为支撑,但是不少所谓的探究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我谓之“伪探究”,主要表现在探究源于假问题,探究缺乏自主性和差异性。真正的探究教学应该是源于真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充满个性充满活力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放在重要地位,提倡把数学教学设计成数学学习活动,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摒弃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我校遵循课标精神,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倡导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通过数学思考、数学辩论等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使数学课堂成为交流的课堂、人性拓展和个性张扬的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师生融洽、思维活跃、个性彰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适合且充足的数学活动机会。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再组织,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高效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故需激发教学活力,构建高效课堂。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心得。  相似文献   

12.
数学探究活动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形成数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让数学探究浸润课堂.数学中的“杨辉三角”是一个特殊的数阵,里面有有趣的数理法则,也有丰富的数学思想.以“杨辉三角的性质”为例,结合四个方面,对课堂上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探究实践,既是学生的必备学习素养,也是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思考分析,获取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涵。本文作者指出,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要强化有效教材的运用,注重数学探究课堂的设计、组织和教学,让学生主体在探究课教学中学深学透、探出成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诸多新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如,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教材更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于引入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数学情境”。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适当体现建构主义思想和活动教学的思想”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一大特色。为此,教科书中设置了“合作学习”、“想一想”、“做一做”、“探究活动”等栏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特别是“合作学习”以一个栏目明确标示,显现了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反观当前再加工后的一些“生成品”,徒有漂亮绚丽的外表包装、热闹浮华的活动场景,却缺失了对数学教材内涵的凸显,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把握。因此很有必要对数学教材再加工进行理性审视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那么,构建“活”的小学数学课堂,应符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美国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使“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已成为新课改理念中一个重大变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人教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中的一个内容。通过钻研《标准》和教材,研究学情和学法,我力图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以下目标: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体验到数学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实愉悦: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经历探究数学和获得数学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