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本文仅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本文仅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临潭话的古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语言发展史上的一面镜子,今天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正是昨天古代汉语中所固有的成分。利用方言材料印证古语词是训释古代词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古代汉语词语的训释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想通过对西北方言之一支——临潭方言中的一些词的古今变化、构词特点、文白异读等方面的考释,来说明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或者纠正误解,或者补充辞书漏收条目。  相似文献   

4.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临潭方言词缀比较丰富,极具特色,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临潭方言名词词缀进行了归纳整理和分析,列举出临潭话中名词前缀"尕""老""阿"和后缀"子""儿""们""家"以及名词重叠后附加词缀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儿化是甘肃临潭方言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对临潭口语中的儿化现象进行了调查、整理和分析,归纳出部分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等儿化的形式、意义,希望能让读者初步了解儿化在临潭方言中的运用,感受其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儿化是甘肃临潭方言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对临潭口语中的儿化现象进行了调查、整理和分析,归纳出部分名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等儿化的形式、意义,希望能让读者初步了解儿化在临潭方言中的运用,感受其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8.
汉民族方言是保存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洛阳方言也不例外。洛阳话自秦汉至元末明初一直作为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对古代汉语影响巨大。在今天的洛阳方言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古语词。鉴于此种情况,选择八条今天仍然在洛阳方言中使用的古代词语,并借助辞书和古典文献对其进行考释,兼与普通话对比,以简要的梳理出洛阳方言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同时,帮助大家理解古书,推动当下的方言整理与词典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玄武方言中选取十余条词语试作分析,揭示出玄武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源释义法在古代汉语语汇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语汇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古汉语中的方言语词意义,亦可借今方言语词解释古雅言语词。  相似文献   

11.
临潭话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文列举出几个常用的副词,并就这些词在临潭话中的实际应用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临潭"万人扯绳"活动已经存在了六百余年,最早是以军中游戏的形式出现的,后来群众把扯绳运动作为占卜收成的象征。本文不仅探讨了临潭万人扯绳悠久的拔河传统,同时对灿烂的拔河文化、丰富的拔河内涵以及对当地经济文化传承、发展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是吴语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用吴语创作的白话小说、戏曲、民歌以及研究吴语的专著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明清吴语的宝贵资料。苏州话和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方言,考察这两种方言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明清吴语的研究概貌。涉及明清苏沪方言的成果比较丰硕,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共时平面和历史演变研究都有所涉猎。不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方言材料使用过狭,方言文字较少有人涉及等。  相似文献   

15.
《燕说》是清末学者史梦兰的一部方言著作,记录了当时唐山的一些方言词。《燕说》记录的方言词有些沿用到现在,有些消失了。通过分析在唐山消失了的方言词,可以发现《燕说》记录的方言词不完全准确,清代唐山方言和山东方言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6.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德清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德清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8个,其中浊声母13个,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韵母有32个,没有撮口呼,复合元音多为后响复合元音,没有浙北吴语其它各县所有的韵母[ο];声调有8类,不计声调的基本音节392个。对德情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作对比研究,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萨丕尔《语言论》三部语言学名著中的方言理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方言与语言的区别;方言的分区问题;语言差异(或分歧)问题;方言的传播;方言的复杂性;方言地理学问题。最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三部书中的大部分方言理论在今天的方言甚至整个语言研究中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二是三部书中的方言理论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肃汉语方言声韵调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2):120-125
甘肃汉语方言(以下简称"甘肃方言")属官话方言西北官话.按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甘肃方言内部可分为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三大片;按地理及内部特征,甘肃方言可分为八个小片.甘肃方言声母一般是24个;韵母一般是32个;调类有些方言是3个,有些方言是4个.甘肃方言声韵调跟中古音系、北京音系都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衡水市方言的声母,比普通话多出好几个,在运用上与普通话相比可以至少有10种差异。了解衡水方言的详细情况,可以帮助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纠正方言音,可以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衡水语音,以便于交际,列举的材料可以作为研究衡水方言的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