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中国画对于“笔墨”的选择与运用,“笔墨”与书法的关系、“笔墨”对精神的表现功能等方面探讨“笔墨”的书写性;认为“笔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变形态,“笔墨”以符合东方欣赏习惯与审美情趣的形式,书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精神风貌,形成中国画“写意”的独特面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是我们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正确抉择,是我们党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极大地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关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临摹”及“写生”来论述“造型”和“笔墨”在写意人物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绘画肇端之始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写意人物画是人物绘画的一次创新与变革。如果说“意”是作者对社会、自然、文化等一切现象体察后的综合,那么中国画中的“写意”,就是作者把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总和,通过笔墨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画对于“笔墨”的选择与运用 ,“笔墨”与书法的关系、“笔墨”对精神的表现功能等方面探讨“笔墨”的书写性 ;认为“笔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变形态 ,“笔墨”以符合东方欣赏习惯与审美情趣的形式 ,书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精神风貌 ,形成中国画“写意”的独特面目。  相似文献   

6.
根据“写意水墨画”的特点,简洁扼要地阐述了“写意水墨画”笔墨、形、构图及诗、书、印的欣赏。通过对以上诸方面常识性的了解,使我们锻就出一双“慧眼”,获得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时代背景上看,中国的“写意人生”产生于农耕社会之后的封建文明时期;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产生于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工业文明的对人类精神的挤压与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它们共同的地方是走向大自然。从哲学基础上看,“写意人生”以道教和禅宗为哲学基础;“诗意栖居”则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从价值取向上看,“写意人生”是中国士大夫追求的一种人生的审美境界,也是普通人向往的惬意生存方式。“诗意栖居”则上升到了人类生存的高度,重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危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现状出发,论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明确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其目的就在于调节人的行为,改变危害环境的盲目、短视的人类活动,以求缓解生态危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消除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种种社会不公平,最终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撑;建设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和谐教育。在新时期,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和谐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拟从“逻辑、操作、情感、交往”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化建设,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文章主要从“保护先人生态文化遗产、营造现代园林空间、重置温馨养生居室、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生态文化建设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事业应当遵循自身的规律,无数复杂而又繁富的教育、教学规律运行的总体构成,就是本文所论述的“教育生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利于人类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生态理论就是试图从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观察中,谋求建立这种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培育教育生态的实践,则是循序渐进地诱导这种关系的积极作用,借以促进社会整体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杨韦 《凯里学院学报》2003,21(4):127-127
中国画的写意性特别讲究“笔墨”技巧。突出抒情、审美观、强调力度感和随时代而变是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的写意性特别讲究“笔墨”技巧。突出抒情、审美观、强调力度感和随时代而变是中国画笔墨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有感于新时期画坛从理论到实践出现的部分盲目与躁动现象,对改革传统的思考以及对现代艺术思潮的思考特作此文,以就教于诸位先生。主要从几个方面作以论述:①笔墨作为传统国画艺术语言其具有的多方面含义。②笔墨的精神内涵。③笔墨随时代而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艺术家的责任。④笔墨革新的活力源泉与实践道路的初步探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删去了原先的“笔墨拓展的几种设想”等部分章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文字描写和笔墨造型的方式抒情写意,打破时空界限,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亮点。打破时空界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形式特征,而抒胸怀创意境则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都市水墨”人物画致力于在都市题材基础上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视觉探索。对都市化社会的关注,对传统中国画内容、笔墨语言、视觉图式的拓展,使得“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定积极的作用。“都市水墨”人物画在当下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多向度、多维度主题构架中独树一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礼记》和谐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礼记》从宇宙高度以“礼”作为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其基本概念是“和而不同”,它是保障生物多样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基本前提。《礼记》以人为基点来保证万物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是“仁爱”,不仅“爱人”,还要“爱物”,是“合敬同爱”、普爱众生。《礼记》处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人们对一切资源要“取之有度,用之以时”,适时发展农业,这是一种对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举措。《礼记》所赋有的和谐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当代人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与整体和谐观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对象的形神,同时把抒发作者胸臆作为艺术目的。这种承载着东方文化理念的写意精神滥觞于六朝时期,经过了从“传神”到“心印”的发展过程。其审美追求在造型上是重神轻形的,在对自然的观照中主张心物交融,物我两忘。因而将中国古代绘画引入了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新笔记小说”的人物大多具有写意性,呈尚简、空灵的艺术特点,给读者复杂、朦胧的审美感受。这种写意的方式,具体表现在借鉴“中国本有用极简的笔墨摹写人事的传统”和“气氛即人物”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