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篇让人怦然心动的文章。作者写的是班里新转来的一个小男生,女生背后叫他为“班草”。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文静而聪慧,在人们看来是个很阳光的男孩。“我”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但“我”恪守生活信条,就是保持距离,这样才有充实的美感。作者写“我”对他的暗恋,在内心被他的优雅的素质所感染,在这种柏拉图式、唯美主义式的爱意中产生一种美感。作者对此写得很细致动人。作者对“我”和他的交往时写道:“他为人很随和,你跟他说话,他都带着满脸的笑,像小男孩似的望着你,可我却不敢看着他那充满阳光和笑意的眸子。”作者写女孩子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1几个月前,我到电子城买手机,在专柜接待我的是一个来自手机厂家的年轻人,个子不高,眼睛却很有神。他推荐了一款很适合女孩子而且不贵的机型,说已经在手机上下了一些软件,还细致地告诉我怎么用,最后又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来找他。对于像我这样不折不扣的"电子白痴",他的介绍很实用。我感谢他自始至终洋溢着的笑容,以及他心底那勃发的工作热情。我拿着机盒到楼下验货,心想,人就该这么充满激情地活着。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年轻的爸爸,家里如果只有两个苹果,他要和孩子一人一个;有一个苹果,他要和孩子分而食之.他说:"大人小孩一样重要.我不想让他成为家里的霸王."我对此举很欣赏,这人很会当爸爸.  相似文献   

4.
戈宝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远东也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作为他的老朋友和老同行,我不能不说: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在熟悉的中国友人当中,像他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我这个人很走运,有幸接近过这位不寻常的人。首先,他对俄语、对我国文学、对俄罗斯人民古代与现代文化的谙通,委实令人惊讶。这不仅是由于他从事这一行业。戈宝权对于我来说,首先是善与德的代表。从第一天相识,我就觉得他不止讨人喜欢,而且属守自己的世界观和信念原则。像他这样能够始终一贯地坚持自己观点和文学信念的人,对俄罗斯文化保持酷爱的人,在我的脑海里为数…  相似文献   

5.
杜霞 《中国教师》2015,(3):87-88
<正>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看到某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相信惠特曼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心里,不仅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也有个像孩子一样天天向前走的大人。星星老师就是这样的大人,一个像孩子一样欣欣然向前走的大人,只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在走,他的电动单车后座上,有一个小女孩,那是他心爱的女儿;  相似文献   

6.
他,是我的死党,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起学习,一起玩儿。两个人臭味相投,又有共同的喜好,自然是形影不离。他长得很清秀,不属于酷、帅的那种类型。满脸的笑容,让人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我说他像个“取暖器”,他说我像个“电饭煲”,可他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叫我,只是说“取暖器”和“电饭煲”很像两兄弟,听了这话,我真想把他掐死。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隐秘     
我认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言传身教。只言传不身教,很难让人信服。我很佩服林老师的教育方式,在高三迷茫的时候很需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样的文章,既讲了身边同学的努力,又写了自己年轻的奋斗,很真实,很感动。如此的事,这样的信念,林老师总是在做,他总是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教育我们,他所有的一切。在我眼中,林老师是一个行者,是一篇诗,一个会生活的人——会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会领悟生活。他总是跟我们说,  相似文献   

8.
<正>不要和负能量的人交朋友蔡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对小S进行评价时说:"小S是个很好玩的人,她个性本身就是很乐天,很有活力,这个朋友让我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有的人会让我觉得活着很没劲,碰到他会把我的能量都吸走。"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带有正能量,和这样人交往能获得正能量,令你感染到那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的事情"。悲观、体弱、绝望的人刚好相反。人就像"飞蛾趋光"一样,喜欢光明快乐的人,和这样正能量的人交往,你会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有一位福建的文学评论家说过一句惊人之语,他说“:最高的诗是数学。”很多人觉得言之莫名其妙。我却相信他说得极妙,我可以感觉他的论述,却无法充分解释它。我感觉,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章法,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那些从诗中体验到数学的诗人是好诗人,那些从数学中体会到诗意的人是好数学家。所有的学问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头脑,更是一种心胸;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日积月累,更…  相似文献   

10.
每月话题     
每月话题孩子给我提了意见在我们班,就有一个像涛涛这样精力充沛且不爱午睡的男孩,他叫小赫,非常聪明、讨人喜爱,但只要让他往床上一躺,他就开始不停地抽泣,怎么哄劝也停止不了。为此,我也感到很伤脑筋。我想,如果他实在睡不着,也别为难他,就别让他睡了。所以,...  相似文献   

11.
明灯照我行     
今天,当我徜徉于文学诗性的世界里感受其真善美时,当我享受教育教学工作带给我的快乐时,我常会想起,曾经,我是怎样的厌教——是导师曹俊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带我走出迷惘、困惑;是导师曹俊以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是2000年进入导师团成为曹俊老师的弟子的。初识他,觉得他身上充满了谜。最难解的谜是一个满口乡音、平素不苟言笑的人却能使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迭起,就像一个演员,调动了观众所有的戏剧细胞,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他的课堂,浮动着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奔涌着打动人灵魂的激情,就像一首诗。一…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汪涵,来自湖南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我主持了18年的节目,像这样的舞台、这样的灯光、这样的摄像师、这样的观众、这样的氛围,我应该特别熟。但今天,一个人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感觉非常奇妙,甚至说奇怪,还好有你们,有现场诸位亲爱的观众朋友。
  主持人待在舞台上,应该像春风一样,他能让舞台上所有的一切变得那么自然,那么妥帖,就像顾城写的诗一样:“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的美好。”我有时候特别希望,我站在舞台上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  相似文献   

13.
让灵魂平静     
曾经和一个朋友聊起过这样一个话题:读一些纯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什么?朋友的话我很赞同,他说是为了安顿自己。他说,时下资讯丰富,纯文学被挤到角落里苟延残喘。人们习惯了快餐文学、花边新闻,肚皮饱了,眼睛亮了,灵魂却饿着。现在的人,太需要用一些东西来安顿自己,比如读一首诗、听一段曲、鉴一幅画、品一杯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学文学教师,在诗的问题上,近些年来我所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诗的园地在急剧地缩小:爱诗的人寥寥无几,写诗的人所写的已大多根本不是诗,包括文学报刊在内的媒体把诗打入冷宫,在大学里连中文系的研究生都对诗没有兴趣;另一方面,硕果仅存的诗歌爱好者却又出奇地执着:我总是能遇到一些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本不是诗人,却爱写诗,这种爱好像是一种天性与本能,写了诗,渴望与人交流,却又似乎从来并不谋求发表,他们只望你于此能有一种精神、情感与心灵上的积极回应。我在想,难道我们除了口腹之欲的满足和对物质财富的追逐之外,不再需要什么了吗?这样的人是不是健全的人,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健全的生活呢?我反复思虑,觉得不是。因为,这一切总是让我感到生命的贫弱、人性的枯乏,仿佛世界在不断地沙化,而活着本身不过只是活着而已,尽管外在的诱惑极多,却没有魅力,没有那种足以让你沉醉其中心摇神荡的感觉。你承认:生活是相对舒适的,然而并不很美丽。当此时,我从那些渴望交流的诗歌爱好者那里,往往能收获到由衷的欣慰。他们的诗也许并不成熟,但即使是稚拙,内中也充满了率真;即使是素朴,也发散出一种耀眼的华丽:这是人的华丽,生命的华...  相似文献   

15.
假如让我重新做一次女孩,最重要的事情,我仍然要选择我现在的妈妈再做一次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一样,别人的妈妈操心孩子吃饭穿衣的那些事情,她都是马马虎虎的;可无论你对她说什么,她都仔细倾听,帮你出主意,就像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有人说她有一颗童心,我觉得她倒是像一个女孩。所以和她在一起,总是很轻松很开心的。我认为一个家庭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如果有一个好妈妈,天上的太阳就会永远微笑。假如我重新做一次女孩,希望自己能长得胖一点,当然个头还是像现在这样。太瘦的女孩看上去像个精灵,人都以为你聪明得不得了,会让你很心虚…  相似文献   

16.
贪吃老爸     
李晓君 《家教世界》2013,(11):52-52
我的爸爸四十出头,是一位电焊工人,他干起活来很认真,不过……他肚子很大,像一个大西瓜,一看就很贪吃,确实,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7.
那个黄昏,帅气、高大的许巍带着男孩子特有的气息从我身边经过,我青春懵懂的心动就这样被他挑起,他可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次偶遇,开始了一个女孩子青春的浪漫。许巍是个引人注目的男生——浓眉大眼,宽宽的肩膀,一米八二的个头让人很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8.
一我总有这样一种想法,能与文学结缘,是我人生的幸运。也可以这样说,是文学养育了我,让我的灵魂不断地攀缘着众多文字上升,在诗意中沉迷,在被自我幻化着的境界中陶醉。诗与文学,是我生命中永远的情结,我从文学中获得了尊严和自信,因为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我心中有了一个远方的圣地,我不停步地朝着那个方向奔去。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看人家的博文。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阅读者, 在那些絮絮叨叨的对日常琐事的叙述里, 你会看到一个人性情的一角和在他的文字里不自觉地展露出来的一些迷人的生活细节。这一期的四位博主轮流登台, 他们带给我的是这样一些小小的感受——欣怡: 一定是一个对文字很热爱的女生吧, 她那首小诗虽然很短, 但确实是挺有味道哦, 有一种很不错的从容不迫的语感和宁静中透着一丝绚丽的视觉效果。不过她让我意外的  相似文献   

20.
听说有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写了一篇题为《我不在乎他们画得像不像》的文章,我为他的境界所折服。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诗中说:“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孩子们说:是啊,是啊,熟透了的葡萄才会掉下来,熟透了的葡萄水分才多呢!诗中写:“一颗,一颗”,我问:“一颗,一颗,落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