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形象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育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形象工程的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什么是学校形像工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成员通过努力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作风,它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的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学校校园文化价值。校园文化在结构形式上又表现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包括学校的标志、制度和环境等;隐性文化包括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构成校园文化的整体,其中…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论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教师,更是文化的一个活的载体。因此,学校管理就是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的管理。一目前,校园文化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校园精神”说,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通过校园精神、传统的弘扬,创设健康、进取的校园文...  相似文献   

5.
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精神、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显性呈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近年来很多学校都积极地开展让墙壁说话的活动,在校园墙壁上大做文章。校园的墙壁固然开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的整体面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弘扬校园主旋律、打造和谐校园的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它体现了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锻造"学校精神",实现文化育人,打造和谐品牌校园。  相似文献   

9.
张丽  张强 《黑河教育》2008,(5):18-18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校园精神文化是由一所学校独有的历史传承、道德规范、精神氛围、人文气息等因素共同构成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具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部分。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通过创新观念,强  相似文献   

10.
提升办学品位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底蕴。校园文化则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一种学校精神,它是学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动力。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办学品位,构建和谐校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创建新时代校园文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笔者在此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活动总是在校园这一特殊的空间中进行,校园文化对学生有重要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校园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所学校长时间的积淀。“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其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办学行为、办学风格、办学成果就自然化作一种校园文化传统。特色学校具有个性化了的文化环境。”个性化了的文化环境能够对于学校的师生产生独特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的创建逐渐深入,具有特色的高中校园文化的创建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中职学校要在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等原则的指导下,加强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优化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网络平台,以优化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论合并院校校园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立新 《江苏高教》2004,(1):99-101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时代品质和精神风貌。加快校园精神的融合和塑造是推动合并院校实质性融合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金建雄 《教师》2010,(25):107-108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中心是教学教育。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校内外、师生间和教师间的各种矛盾.建设和谐、温馨校园;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树立学校精神。校园文化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一所学校的精神品质,体现为校园文化氛围,而学校文化建设,有赖于构建一种良性的阅读生态。因此,打造书香校园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职责。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能够培养出富有思想的一代新人。读书,对于人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眼界的拓展,思维的开阔,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发育。从某种程度上说,以打造书香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前提和保障。——襄樊市迎旭小学 姚建毅  相似文献   

20.
《宁夏教育》2014,(10):F0002-F00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品位、精神格调和个性风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灵武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市教育体育局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为主题,建设特色校园,推动学校走开放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全市特色校园建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