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券"作为一种创新的科技投入模式,应用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市场化服务中,有利于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激发平台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创新券在科技平台服务中的运作模式、管理流程提出设计方案,分析其优势所在,加快推进创新券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券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有关科技创新券政策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对科技创新券政策的运营模式和地方科技创新券政策实践两大内容上,极少对科技创新券政策内涵和实质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试图跳出以往的研究框架,探究知识服务在武汉市科技创新券政策实践中的过程模式,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券政策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四新券"是一种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科技创新券,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手段。基于政策分析,对比普通创新券与四新券的特征,通过对普通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实施过程的对比,分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营模式,总结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异同点。基于十六家实施四新券的企业案例,分析四新券的作用模式及成效,说明受四新券资助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提高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实施效果,提出结合市场调节和资格认定两种途径的对策建议,同时建议政府从三个角度搭建协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用于购买科研创新服务的权益凭证。科技创新券政策打破了传统的计划项目体制,建立了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资助方式,将政府购买服务与财政后补助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科技创新券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重点阐述科技创新券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武汉市科技创新券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作用,对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券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发行了科技创新券,并规定了创新券适用的服务范围,主要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领域,先期仅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中试行。随着甘肃省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创新券应用于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尤其是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变得越来越迫切。对创新券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总结甘肃省实施创新券专利申请代理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为甘肃省创新券在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券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政策,已经在中国很多地区付诸实施,这也急需对其开展全面的政策评估。文章以政策评估模式、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创新券构成要素为分析依据,从政策方案、政策实施、政策效果3个维度及政策内容科学性、政策投入、政策执行、目标达成度及满意度5个方面构建了科技创新券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试点验证了指标体系,完成了关键指标的赋权。这对开展科技券政策评估,全面把握其实施状况,进而优化政策方案,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阶段关键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我国特有的科技资源整合共享措施,属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一部分。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平台在"十二五"期间全面转入运行服务阶段,这意味着其运行模式出现了转变,一些新的问题在新的阶段显现,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最近几年的主要进展,对平台投入、运行服务模式和运行保障等几个影响平台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和措施,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运行服务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券是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购买技术创新服务的有价凭证,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对促进云南省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情况,分别从需求与供给、政府与创新主体视角分析了云南实施科技创新券的基础和问题,从管理模式、服务平台、操作过程、补助比例和额度、政策协调等7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特点、成效以及问题,提出降低补助门槛、带动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培训、减轻项目审核、明确使用范围,以推进广东省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汪建  陶凌峰 《科研管理》2020,41(1):70-78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一种普惠性政策,各种中小微企业均可申请。然而,在实践过程出现了“申请热,使用冷”的现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这种选择性特点对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明显影响。本文从市场调节角度分析创新券政策的选择机理。在研究方法上,调研了683家企业。选取了三类样本开展对比分析,包括使用创新券的中小微企业、未使用创新券中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利用回归分析了三类企业的创新表现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未使用创新券的中小微企业,使用了创新券的企业在创新机制方面与其有明显差异,同时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比较类似。这意味着创新券在市场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门槛”,不利于“普惠性”政策发挥效益。本研究为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开展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实施,对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讨论企业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过程可能存在的资格类和业务类风险,并对企业在用券过程中的合同管理风险因素进行梳理,针对企业创新券兑付中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以直接投入为主,存在投入总量小、绩效低等问题。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分析其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现行机制,包括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结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结构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在科技金融平台下,如何构建新型的、科学高效的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以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效率,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构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平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提出了平台—产业链—终端三层应用服务体系架构方案,探讨了该体系架构的主要功能,以及基于该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以本文提出的体系架构方案能够支撑平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落地。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构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平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分析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提出平台-产业链-终端三层应用服务体系架构方案,探讨该体系架构的主要功能,以及基于该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模式,以支撑平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落地。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创新券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武汉市科技创新券现行政策;通过对武汉市科技创新券政策执行效果的详细分析,在认真研究小微科技企业实际创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实际,提出修订创新券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较快,融资需求呈增长趋势,区域金融对四川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依然存在金融支持不足,投入结构有待调整;市场融资不活跃,供需关系失衡;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针对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探析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发展模式,即:“政策投入引导+金融机构联盟”多元化主体投入模式;“政府+担保+保险+政策+金融机构”全方位风险保障模式;“金融工具+服务+平台+多重融资”一体化灵活资本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券政策评价是科技创新券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构建了科技创新券的三级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Z市科技创新券实施情况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Z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的总体情况为良;同时,表明该评价体系及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未来科技创新券政策评价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沈能  胡傲 《今日科苑》2021,(1):11-17
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和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科协作为组织科技创新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担当着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责任.尽管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数字化平台功能单一、激励机制欠缺、供需对接不够精准、可持续发展机制欠缺等问题.立足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及发展趋势,总结出平台智能化、主体联盟化、服务下沉化和合作国际化四种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设计对应机制.基于模式及实现机制,结合国际经验借鉴,建议通过组织机制优化和管理过程改进推动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服务业创新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服务业创新过程中,公共政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此,要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服务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强化税收政策对创新的激励效应;不断创新服务业的投融资方式,完善服务业投融资支持体系;加强服务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保障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制度体系、管理方式、经费投入以及运用模式几个方面对广州、深圳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十二五"时期,广州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