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宪法及立法法规定了公民的监督权及提出违宪审查建议的权利,但对如何启动违宪审查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就启动违宪审查的公民主体资格及具体启动程序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作了一定探讨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违宪审查制度是一国宪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违宪审查制度就无法将文本意义上的宪法变成"活的宪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文章对违宪审查制度中的两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即违宪审查的范围和启动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如下结论:对法律规范的合宪性审查是各国违宪审查共有的对象,而要启动对法律规范的违宪审查则可以通过具体案件的方式或非具体案件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违宪审查范围及启动方式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违宪审查主体的界定是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核心。违宪审查主体、违宪主体、违宪审查程序启动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虽然学界对我国究竟该建立什么样的违宪审查制度争论不休,但违宪审查主体的确立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宪政体制。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具有相对独立地位、较高权威的违宪审查主体制度,是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厉兵 《考试周刊》2007,(41):153-154
违宪审查制度就是监督宪法实施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我国也有违宪审查机制,但违宪审查制度不太不健全,违宪审查的对象及范围具有片面性,违宪审查主体不特定不明确,程序复杂缺乏保障,实用性不强。应借鉴外国的违宪审查模式,尽早建立切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行政执法中适用最多的地方政府规章,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对于地方政府规章是否应当进行违宪审查长期以来却存有争论。文章认为对地方政府规章不仅应当进行违宪审查,还应当明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政府规章违宪审查的主体,同时应当完善地方政府规章违宪审查的启动程序、听证程序、司法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6.
对违宪及违宪审查问题的几点思考沈延志通过违宪审查来保证宪法的实施,已成为各国宪法保障的可行措施。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而我国目前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违宪审查制度,违宪案件时有发生,却得不到及时纠正.尽管宪法明确规定了全...  相似文献   

7.
《立法法》第89-91条为我国确立了一个框架性的违宪审查制度,这一制度在程序上应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立案阶段;审查阶段;修改或撤销阶段。对这四个阶段的规定作初步的分析,即发现《立法法》在违宪审查程序的相关规定中尚存在某些缺陷或遗漏,进而容易引起实际操作上的障碍,因此,应规范各阶段的法律书,明确各阶段的时限,完善违宪审查程序,另外,《宪法》和《立法法》均规定立法机构有撤销违宪的法规的权力。但在程序上却缺乏保障,这应属于立法漏洞,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需要违宪审查制度予以保障。我国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存在诸多不足,致使公民的基本权利频遭侵犯而得不到救济。现行制度的改良只是权宜之策,从长远来看,为切实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有必要重新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违宪审查是指为保障宪法实施,由具有违宪审查权的特定国家机关,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对违反宪法的行为加以纠正或制裁的专门活动。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但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这种违宪审查制度自建立以来似乎只是一种摆设,未产生过实际的效用。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必须要从革新理念、建立科学的宪法文本、宪法必须得到较好的实施、应以实用性的态度来对待违宪审查制度等方面出发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违宪审查制度。中国的专门违宪审查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比较理想的模式是从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的模式过渡玛最终的目标——建立中国的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既需要有完善的规定,更需要有效的保障实施的措施,违宪审查制度便是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具备了宪政的经济条件,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前提就需要民主政治,违宪审查制度是确保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当前,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宪法规范的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从立宪角度还是司宪角度来看,宪法规范都应当具有普遍直接的效力。这是宪法法律性的必然推论,也是宪政的内在要求。宪法规范在公法领域的效力是绝对的,公民基本权利对抗国家的效力是无限制的,但宪法规范在私法领域的效力则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司法审查在应对行政法解释上呈现出疲弱状态;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或缺乏明晰的程序制度,或囿于权利之空缺等原因而难以实现违宪审查。基于法治、宪政的需要,对行政法解释的宪政审查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实践人民主权,设立宪政委员会、突破传统司法审查框架以及赋予公民宪政程序权利,实现对行政法解释的宪政审查,进行推动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才能更好地实现法治、宪政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权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权是个人或新闻传媒通过大众传播机构,结合新近发生的事实,就人们普遍关注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依法发表评论的权利。新闻评论权的行使是公众对国家权力实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是新闻评论权的宪政基础,但是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新闻法》的立法来确认与保障这项权利。  相似文献   

14.
宪法程序价值是与宪法规范的特点密切相联并反映宪法内在价值,它是主体在实施宪法程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是解决程序价值冲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程序的理性、正义与尊严、秩序与自由以及效率与公正等价值。宪法程序价值实现是一个层次性的主动实施宪法程序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宪政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认为劳动权是人权保障的起源之一,是公民宪法权利体系中一项最基础而重要的权利,它与宪法的社会发展的价值紧密相连。保障劳动权是宪法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首要公民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16.
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将诉权理解为一般的法律权利,已不足以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提供有效的保护。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以及现有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实现,要求确认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作为宪法权利的诉权,主要包括诉讼程序发动权和诉讼裁判获得权两个方面的内容。解决我国公民诉权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尽快通过宪法确认诉权的宪法基本权利地位,建构专门化宪法诉讼机构。  相似文献   

17.
形式合理性与宪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形式合理性是宪法本身规范结构与宪政运行程序的合逻辑性、透明度、可操作性判断。形式合理的宪政是通过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宪法适用机构的中立性、宪政运行的程序性与法律技术的规范性等机制来实现的。我国宪法及宪政建设存在形式合理性方面的缺憾,这制约着宪政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宪法正当性的正当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正当性的正当化过程就是宪法正当性的实现过程,包括宪法产生的正当化和宪法制度内容的正当化两个方面.前者是制宪权的正当化过程,它保障了宪法起点的正当性;后者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正当化过程,它保障了宪法过程和结果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泉州民办学校招生案件是个教育变革时代的典型案例,从宪法上解答这个案件具有重大意义。从宪法的受教育条款的逻辑结构可以分析出办学自主权的存在,并证明把考试作为招生方式是民办学校的权利;另一方面,分析受教育条款中的义务教育性质,可以得出民办学校的招生方式不属于政府监管的范围,民办学校没有义务免试招生。这个案件使人们直接认识了办学自主权的内容、范围及其界限,从而更深入认识了宪法受教育条款特殊的三方主体的逻辑结构,社会权和自由权兼具的两个层次的价值结构,以及三方主体各自的法律权利义务的界限,生动地阐释了宪法第46条。  相似文献   

20.
宪法学视角下人性尊严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而具有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而在法律上享有的无差别的人格精神和主体地位.是人的价值基础和权利根源。人性尊严的权利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而不是具体法律权利;人性尊严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最高价值原则,而不宜单纯地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人性尊严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所具有的权利功能.包括消极防御功能和积极请求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