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婴     
《母婴世界》2011,(7):12-13
1 餐馆以身高以标准卖儿童餐引争议 中新网6月11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英国格塞斯特(Gloucester)的一家中餐馆日前因以“身高判定是否给儿童餐”引起争议。位于Cheltenham的Real China餐馆在最近拒绝给一群11岁提供儿童套餐,  相似文献   

2.
“吃”得科学“吃”得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吃得方便又营养,不见得每个父母都明白。比如说方便面显然不能算健康食品。但是很多孩子爱吃,有时由于时间关系,家长也会让孩子吃。其实方便面如果不常吃,而且做法得当,也是可以吃得既方便又不会缺乏营养的。我们给大家推荐《我家孩子最健康》一书,里边有很多营养知识和实例操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工》2010,(4):48-48
孩子会与父母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材高矮、体形胖瘦、眼睛大小等。近日,美国《预防》杂志、英国《男性健康》杂志报道称,一些疾病的发生也来自于父母遗传,下面来看看遗传学家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是普天下所有孩子和父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教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艾·弗罗姆的心理学经典《爱的艺术》一书.节选部分取名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给孩子的爱》 (或者《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因为站在心理学、哲学的高度,既分析了"父母的爱",同时又分析了"孩子的爱"和"爱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双线同步展开而又适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这篇随笔的思想深刻性、思维缜密性、表达形象性.节选部分虽然有3000多字,但字字句句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启迪着人们去智慧地爱,去艺术地爱,以爱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  相似文献   

6.
菜丛 《中华家教》2014,(Z1):118
"哇,你把饭吃光了,你很棒!""把碗里的青菜吃掉才可以下桌。""饭全部吃完了才可以吃布丁。"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饭,使出鼓励甚至不惜威吓等各种手段让他们"把饭吃完"。近期发表在美国《儿科》杂志上的一项实验发现,超过半数的美国父母会要求孩子把盘里的食物全部吃完,不能有剩菜。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表示吃饱后,仍要求他们再多吃点,导致孩子常吃得过饱。为何父母这么执着于把饭吃完?《纽约时报》网站新闻指出,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浪费食物,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家教馆)作者结合"心理营养"的理念和气质理论,作者从12个方面全方位回答了父母育儿中的常见问题。推荐理由: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新的一年,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吃得好不好,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营养是不是供应充分。  相似文献   

8.
陈杭 《教育》2012,(19):64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在英国,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样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  相似文献   

9.
健康频道     
幼儿5岁前与父母同睡有益健康英国一位著名儿童心理健康专家指出,孩子如果在5岁之前与父母同睡一张床,成年以后更有可能成为平和、健康的人。在孩子出生几周后就让孩子单独睡觉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与父母分离会让婴幼儿身体释放的应激激素量上升,产生焦虑情绪,这不仅有可能引发  相似文献   

10.
《我会好好地吃》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的一天"中的一个主题活动。这一部分主题教育可分为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逐步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喝饮料、吃东西注意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刚入学3个月的孩子课堂常规还不太理想,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活动教学的模式进行品德教育更适合低年级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2008,(12):48-48
据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在生活中如果有过多的焦虑,会使他们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谁来点菜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在餐厅,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柜台前的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蕃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在中国经常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父母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随便。"我们小时候,面对父母的询问,习惯  相似文献   

13.
恽梅 《父母必读》2013,(10):14-14
又到了孩子最爱生病的季节,提高免疫力再次成为父母关注的话题。这一期,杂志里有很多内容与对儿童健康的理解相关——《免疫力,你必须知道的5个真相》《适宜治疗VS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08,(10):108-111
关于兴趣班的媒体版批注通常是——"非常没兴趣"、"非常辛苦"、"非常鸡肋"。兴趣班,真的会"吃"掉孩子的兴趣吗?媒体的评论并没有对父母的选择造成太大的影响。《父母必读》杂志日前完成的一项2416人参加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3~6岁孩子的父母都给孩子报过这样或那样的兴趣班,到孩子6岁后,参加过兴趣班的比例超过了80%。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全国中小学校长协会主席克拉丽莎·威廉斯最近建议,英国政府应当向有子女的父母提供资金奖励,鼓励他们多与幼年子女相处,以避免出现父母过早将孩子送入教育机构的现象。这则新闻让笔者想到,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谈到的"皮肤饥  相似文献   

17.
李节 《成才之路》2012,(5):99-I0016
正《让孩子终身受用的交友秘诀》一书的作者以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双重关怀,提醒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小时候不受欢迎的孩子,在青春期,更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仔细观察小朋友们之间的相处和交往,就可以发现,儿童  相似文献   

18.
孩子,首先我希望你是健康的。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我最想和你说的第一句话。 无沦灶事业有成还是个人幸福,健康的身体都是基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像我一样,在孩子刚出生时,唯愿孩子健康。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依据幼儿的心智成熟度、适应能力等,对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发展预期目标,譬如"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更科学的风向标。无疑,在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来愈为严重和突出的情况下,国家教育部出台这样一部《指南》,  相似文献   

20.
该给孩子吃什么?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现在.我们的孩子不再会吃不饱,但怎么让他们“吃好”呢?“营养”,总是家长们关心的头号问题,是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营养世界,关心孩子的饮食.关心孩子的健康,用平衡的营养,让幼儿拥抱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