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耻"、"辱"用作动词时,"耻"常用作意动词,"辱"只用作使动词.但"耻"也有用作使动用的,"耻"的使动用法与"辱"的使动用法相同,两者可以互换.认为"耻"只有意动用法的观点不符合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2.
一 "士"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是个出现频繁的字.如"男士"、"人士"、"战士"等等.在古汉语中,"士"一般用作单纯词,可以表述很多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现行教材在对"相"的解释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孔雀东南飞>为例,探讨"相"的用法."相"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副词,大部分用作指代性副词,相当于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好"都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朴通事>中"好"还用作动词.副词"好"由形容词"好"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囧"形义新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囧"的形义,传统有"窗户说"、"仓廪说"、"祭名说"、"地名说"四种,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论证甲骨文" "的形义,认为: 取形于大明之日,在甲骨文中用作祭祀地名.  相似文献   

6.
近期流行的网络词语"给力"主要用作形容词,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与词组"给力"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是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时的说一句话.课本对"越国以鄙远"作了注释:"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这五个字包含了文言文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鄙"和"远"都是词类活用.其中,"远"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鄙"释为"边邑",原本是名词(学生在初中就已学过"蜀之鄙有二僧"),注释说"这里用作动词",即"鄙"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样认识当无异议.但在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作一般动词,也可以是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鄙"在这里肯定不是作一般动词.那么,它到底是意动还是使动呢?对此,注释并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穷尽调查<诗经·国风>中共23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 的用法."其"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在句首可用作定语和主语,在句中可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也可作兼语;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其"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助词和语气词:作助词时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作语气词只两例,并且是同一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become,get,go,be,grow,turn这几个词用作连系动词时,都可以表示"转变,变成"的意思,但它们的具体用法却有所不同. 1.be表示"变成、成为"的意思时,常用于将来时、祈使句或不定式中.如: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中都存在很多话语标记,它们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本文比较了位于句首的英汉话语标记"so"与"那",功能的异同:它们都可以作为推导标记、提示标记、延缓标记,话题标记;不同的是"so"可以单独使用,用作态度标示语.  相似文献   

11.
在唐山方言中,"一个"除了作为数量短语之外,还可以用作连词,出现于推论因果句、说明因果句和转折句,起连接和强调作用.它与普通话连词"既然"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选择连词"其"和语气副词"其",是古代汉语中极易混淆的两种虚词用法,在某些具体文献用例中,"其"字到底用作选择连词还是语气副词往往难以识别.作者试从二者的源流关系和它们的现代汉语译文等角度,分析造成二者难以识别的原因,并由此探求在具体文献用例中怎样进行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移觉格是不同知觉之间的挪移、沟通所形成的修辞现象,而且移觉格在运用时,往往是用一种乃至多种知觉,来表现其它的某种知觉,也就是因为有"被表现者"和"用作表现者"的不同,因此可以依据"主要知觉"与"辅助知觉",来对移觉格进行新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口"作为一个十分古老的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组合,主要用作语素出现在复合词中,做量词的"口"通过动因、视觉刺激、功能、数量等功能制约着它出现的句法环境,但在日汉语的使用中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动宾式离合词"睡觉"用作原式时,和单音词"睡"一样都作动词,而且在英语中都作"sleep"讲.但是,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却经常会碰到诸如:"我睡了"和"我睡觉了"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可以说"我睡了三天",却不能说"我睡觉了三天",而说"我睡了三天觉"又可以接受了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少古诗、俗语、成语寓含一定哲理,但在哲学教学中它们往往只是单个地被用作哲理的例证,作用受到了限制.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在讲授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将它们"链接"起来进行对比,可以提高哲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作展开话题和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两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英汉双语转换中的翻译处理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考察古代文献中作为"标记"的"表"的使用情况,可知"表"所指应该是一种"立木",即竖立起来用作告示的木柱或标杆.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以"常用作介词和连词.作介词时主要作用是引介谓语动词的方式、手段、工具、对象以及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等;"以"字句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作连词时主要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字还可用作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20.
蔡家话是汉藏语下一个分类尚不明确的分析型声调语言,主要语序为SVO.蔡家话中的"跟"义动词ta55是一个多功能词,除用作动词表示"跟随"外,还可以用作介词表示"从由""伴随""朝向""受益"以及并列连词.本文旨在1)梳理ta55的多功能性;2)在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构拟动词ta55到虚词ta55的演化路径;3)阐述导致动词ta55发生语法化的诱因.我们认为ta55的语法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为接触诱因(contact-induced),内因为语境诱因(context-indu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