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九册《电磁铁》的内容分为两课,《电磁铁(一)》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电磁铁(二)》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及变化的因素。在能力方面都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关于《电磁铁》我已进行过多次教学,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去年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遵循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电磁铁(一)》(“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铁的性质和电路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认识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认识电磁铁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本课是学习电磁铁知识的第一课,属实验课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电铃响丁当》是四年级《磁铁的性质》一课的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把《电铃响丁当》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着重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第二课时着重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了解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本课为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4.
我在贵刊刊出的章鼎儿老师执教的《蜡烛会熄灭么》课堂实录和韩家春等老师撰写的《浅谈〈电磁铁〉一课的教与学》一文的启示下,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自然教材《电磁铁(一)》、《电磁铁(二)》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现谈一谈实际教学后的几点感想。 一、新授前复习有关磁铁的知识对学生自主研究电磁铁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电磁铁》两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是指导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后有磁性,有南、北两极且两极可改变,磁力有大小且大小的改变与哪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磁铁》与《电磁铁》(自然第六册)的教学目的要求之一。新授课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磁铁”与“电磁铁”的性质和用途,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基本完成了教学的目的要求。而复习课时,是知识的回忆、综合、巩固、深化。这就要求学生既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要求《电磁铁》一课是学生在已学习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电源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大小等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性质;通过实验对比观察,认识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条件和电磁铁磁极变化的条件;通过实验比较,认识磁铁、电磁铁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联系实际,结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难点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电磁铁》一课,在学生分别学习了电流、磁铁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电流可产生磁性,电磁铁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本课教学以学生实验为主,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的性质。课前充分准备好实验器材,并在教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第11课电磁铁(一)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课文分三部分: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首先教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然后通过实验明确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2.通过指南针检验,认识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相似文献   

9.
(一)课文分析小学自然第六册八课《电磁铁》,是从电磁铁的实验开始的,注意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发展,然后去进一步研究分析电磁铁的性质.最后讲电磁铁的广泛应用。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认识一下电流的磁性之后,再讲电磁铁比较更适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是与线圈的绕法,进入电流的方向有关,为便于记忆,用右手法则或顺、逆时针方向来说明都行。至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相似文献   

10.
《热胀冷缩(一)》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九课,它是属于实验型的教材,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装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我按照下列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1.
“电磁铁(一)”是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电”教学单元中的教学内容。笔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 ;通过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通过实验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 ,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态度。其中 ,通过制作 ,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是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 ,认识电磁铁两极的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笔者采用“三环节教学法” ,即首先运用旧知、设疑和情感导入引…  相似文献   

12.
《空气》一课是义务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内容。本课是在指导学生学习水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去认识空气的存在,建立气体概念和研究空气的性质。通过空气性质的学习,将为风的成因、空气湿度、空气成分、空气热胀冷缩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电流与水流     
小学自然第六册六课——《电流》,这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电流”的初步概念(电的流动性质),指导学生用实物组装电路后,总结电路由三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组成,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要求: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构造、性质和用途。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电磁铁的磁极、磁力可变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电池、大铁钉、漆包线、指南针、大头针等。(够10个实验小组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磁铁有哪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对“固体热胀冷缩”补充实验的教学设想刘起飞闫永军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自然(五年制)第六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一课,从教材结构上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材的第二部分在课本...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的建议,浙江省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首先要进行的是必修第3册第1章《算法》的教学。《算法》是新增章节,需要认识、理解和把握章节的设置意图、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现结合《浙江省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意见》必修第3册中《算法》的解读,谈谈对此章节的认识与理解,并就该章节的教  相似文献   

18.
《物体的热胀冷缩(一)》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六册中的教材,它与《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温度计》、《测定物体的温度》三课构成第六册教材的“热”教学单元。本课的课型从教材内容分析,是属于认识自然变化规律的中心内容的课型。在教学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①在知识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液体、固体在冷热条件下的变化规律;②在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③在科学自然观方面,要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变化是有规律的。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观看…  相似文献   

19.
《磁铁的性质》(“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十一课)是继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之后,进一步认识磁铁能指南北和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本课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为此,本课拟用实验法和讨论法来导学,用一些有趣味的实验和游戏来贯穿全课。  相似文献   

20.
《电磁铁》一课要求学生学会制作电磁铁,会做电磁铁性质的实验,尤其是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与什么有关的对比实验,并能归纳概括电磁铁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增加电磁铁磁力的实验,并能归纳概括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