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发展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笔者甚为担忧。一、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1.科学课教师兼课多,业务水平低我校承担着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世纪科学教材实验》的研究和子课题《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立项研究,可以说我们的科学课教学走在了山东省科学课教学的前沿。即便如此,担任实验教学的两位老师语文课兼科学课,分散了教学精力,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影响了我镇乃至我县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他学校和我校情况基本一样,科学课教师多是兼职,业务水平较低,许多教师不适应这门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一、小学科学课的现状与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实验材料的准备好比做饭用的食材,科学课中许多课程内容的设置,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体验、探究。而实践操作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准备好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实验的实验材料。没有材料,就存在两种做法。其一:教师没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只能干讲,剥夺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本该学生亲身体验、经历、探究、论证发现的科学原理,经由教师直通通地告诉学生。剥夺学生突发奇想、猜测的情趣体验。其二:现在教学媒  相似文献   

3.
不管是以前的自然课,还是现在的科学课,只要教师说一声“开始实验”,用不了一秒种,我们的学生便会一站而起,簇拥一团,这似乎成了这门学科无法摆脱的鲜明印记。很多教师对于这种情形都无计可施,自然也只能由学生去“自主探究”了。甚至有人说:“只要学生有兴趣,上桌子也不要紧。”学生过度强烈的参与意识所带来的已不再是探究价值的提升,很可能降低了科学学习的效率。在科学课上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教育和基本行为方式的训练,而且这种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课中。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科学课教学已经一个多学期了,这门全新的课程带给教师全新的感受,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也给我们这些原来的自然老师一个全新的考验。不仅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进行科学课的教学。下面就来谈谈我是怎样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堂时下流行一种"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说法,指的是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时口子要小,挖掘要深,不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我认为,这一理念说得普通一些是指科学课的展开状况——在什么地方展开,展开得怎样。"展开得怎样"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要在科学课中做好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前应当精心准备实验器材,实验初要引导学生制订好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善做、乐说。  相似文献   

7.
时下,很多学校的科学老师都是兼职教师,部分教师因为受主课的影响,科学课不像科学课的样子,实验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有一些教师的课堂乱得自己都上不下去。有的老师直接就说,科学课就是我和学生比嗓门,上一节科学课,比我上一天的语文课还累,真害怕上科学课。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特别是兼职科学老师不再害怕科学课呢?  相似文献   

8.
李补社 《考试周刊》2014,(10):129-12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下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探究活动"的实践中始终要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主学生对科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儿童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用生动丰富的科学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记录、积极动手实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创设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思想动机。因此,我认为作为科学课任教师要善用实验教学打开小学科学课之门。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科学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之中,在细致观察、分析研究、对比实验和领悟体会中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沈宁 《江苏教育》2008,(12):50-51
一、提高科学课发言质量,激发倾听的兴趣 1.体会科学课发言的特点,提高发言技巧。科学课活动多、实验多,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情况说清楚、说有趣是提高发言质量的关键。我采取了两步走,一是学生示范,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如果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实验演示,逻辑清晰,语言流利”就比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发展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笔者甚为担忧。一、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1.科学课教师兼课多,业务水平低我校承担着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世纪科学教材实验》的研究和子课题《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立项研究,可以说我们的科学课教学走在了山东省科学课教学的前沿。即便如此,担任实验教学的两位老师语文课兼科学课,分散了教学精力,不能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上好科学实验课,教师必须做到“五要”: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活动: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把实验课上完美.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课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在科学课上怎样具体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始终是一线教师十分关心的话题,也是教科版《科学》教材教师培训中的一个主要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课上,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发现科学知识,进而提高科学素养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并不断改进的。一、在科学课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建者1。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的身份的转变,即从教者转变为活动参与者。  相似文献   

17.
自从小学开设科学课以来,怎样上好科学课便成为教师研究交流的主题,由于好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科学课究竟怎样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应当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科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一个"愉悦的科学课堂",一个"生活化的科学课堂",一个"思想教育的科学课堂",一个"游戏化的科学课堂",一个"网络化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上,孩子们最喜欢做实验,一到动手做实验,个个小眼发光。特级教师路培琦说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要充分地动手,要给大段大段时间让孩子动手。”但是,怎样动手?怎样动好手?如何做好探究活动,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堂时下流行一种“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说法,指的是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时口子要小,挖掘要深,不要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而我以为,这一理念说得普通一些是指科学课的展开状况——在什么地方展开,展开得怎样。“展开得怎样”就是一种深度,越是展开就越有深度;深度有了,孩子的探究经历才会更真实、更生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捷径。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本文从引入趣味实验、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开放学生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实验等四个方面谈谈一些建议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