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学权力与博弈密不可分,大学权力博弈总是在一定的大学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中进行的,同时大学权力的博弈又会影响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变迁。信息不公开和战略不公正影响了大学权力博弈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大学权力博弈必须促进权力对等、尊重知识权力,并遵循大学发展逻辑,才能促进大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校长的责权及其关系关涉村小的发展、乡村教育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校长拥有领导组织教学、评价奖惩、引领发展的专业责权和决策指挥、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行政责权。现实中,农村小学校长的责权关系呈现失衡态势,具体表现为应有权力与实有权力不匹配、责任与权力不对等、行政责任多于专业权力等这些问题既与法律政策的界定不清晰有关,也受教育管理体制的消极影响,还与农村小学校长的素质不高相关。优化农村小学校长责权关系,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加强研究和法制建设以明确权力;赋予权力从而让村小校长有权可用;提升村小校长的自身素质以助其用好权力。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批判目前中小学校长权力过大时,校长们却觉得自己又处处受限。形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校内权力分配不当,权力结构失衡;而同时学校发展仍处于外控状态所致。化解这一矛盾应改变现行校长遴选制度,理清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完善校内权力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4.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领导关系,权力是这种领导关系形成的根本条件。导师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科层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要求、科学研究需要以及导师个人威信等四个方面。导师领导权力的不当使用是导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它在不同程度上使教育教学受阻、科研绩效降低、师生关系恶化。为保证导师正当行使其权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导师领导权力必须得到合理限定,即导师管理权力的使用不应破坏研究生教育制度,教学权力的使用不应背离培养目标,科研权力的使用不应阻碍知识发展,威信权力的使用不应损害非正式关系。  相似文献   

5.
校长更替背景下新校长学校领导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命题。本文以三所名校的校长正常更替为例,对新校长领导力进行了个案分析与评价。文章认为,学校领导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采取相应策略,并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调整适应期和创新发展期的关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主要包含教学关系、管理关系、人际关系等。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管理关系。基于福柯的权力与规训理论审视自习课中的师生关系,发现教师在管理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借助教育技术的过度监督、权力话语标签化、监督目的与形式本末倒置、监督分权异化等现象和问题。纠正权力的运作偏差,需要合理借助使用现代技术,助力师生双向交流;警惕权力话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把监督作为手段,让引导成为目的;适当放权,借助规范的力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球范围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重要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为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质量,美国高校在专业认证机制引领下,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探索,形成了涵盖技术、管理和权力三个维度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逻辑。然而,理念维度,美国高校亟需辨明认证理念与实效性的关系、专业认证与院校认证的关系;技术维度,亟需反思认证手段与实效性的关系、认证标准与专业特色的关系;管理维度,亟待破解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的困境;权力维度,亟需均衡学术、行政和学生权力。未来美国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将通过外部认证到自我改进、个体责任到共同治理、变革乏力到引领改革转型,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在权力关系的重构中,需要对三种关系重新进行定义,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和院系的关系。在权力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的治理必将关注制度的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指导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基点与评价标准,即大学既要满足社会需要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逻辑。西方大学历经千年发展,遵循理念产生制度、制度体现理念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与自身文化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此,从大学内外部关系的两个层面、四个维度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行探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应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象牙塔"与"服务站"、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四个维度保持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其本质从属于人的本质,是围绕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高校师生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教育资料的占有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重要方针。近10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加之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负债运行。总结和反思高校扩招的成绩与不足,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出发,以科学的、理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指导高等教育决策,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数字化资源库首先要了解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并厘清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资源建设;其次,应认真研究如何发挥资源库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在上述基础上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方案,为资源库研发、应用、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民办教育日益壮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遇到了严峻挑战。文章以海西经济区福建省为例,通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起伏式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发展创新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趋势进行审视与探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的提出具有显著的问题性特点,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综合而来的特定概念。伴随着概念建构,一批高等学校掀起了一股应用型转型的实践探索。应用型本科概念建构和实践探索具有明显的类型学特征,主要运用思辨研究和理想类型法,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描绘高等教育结构关系为指向。从高等教育理想结构上看,应用型本科是现阶段我国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但实现从话语层面到实质转型仍需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以超越的情怀对待应用型本科及其争议,以理性与自由的现代性态度鼓励高等学校走向自觉自醒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分类评价可有效推动高校精准定位、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促使高校着力于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高校分类评价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尚需要丰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内涵与指标体系、评价方案设计,以及解决与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分类评价在促进上海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的作用,建议从指标体系与其他评价体系的共融共享、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功能和凸显高校办学特色等方面来完善高校分类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清华大学课程建设的历程,分析了学校、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职能判断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问题。高等学校的职能具有历史性。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因此,高校新的职能迟早会出现。高等教育史证明,哪个国家及早对高校的新职能做出判断并付诸实践,哪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就会有历史性的突破和质的改变。对现有高校职能的审视告诉我们,客观性、目的性、社会需要性,以及以一种思想为先导和经常性的学校活动,是判断高校职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Malaysia is a newly industrialized market economy and reliant up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increase its economic outlook. Being located in a strategic position between Asia, Australasia and Oceania has made it an attractive proposition for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 wanting to expand their international presence. Despite this, there are many market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facing foreign providers operating 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within Malaysia. To gain a competitive edge they must clearly understand how the many cultures, values, norms, behaviors, and mindsets within Malaysia can be used to drive strategy. Unfortunately,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Malaysian perceptions of private HEIs compared to public HEIs. By drawing upon utility theory,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scale for measuring brand identity of HEIs in Malaysia. Data from a sample of 371 students from private and public HEIs in Malaysi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form a two-factor measurement model consisting of visual and verbal identity cues. Tests of differences were performed, which showed dimensions such as distribution channel, public relations, promotion, core service, price, and system ha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HEIs.  相似文献   

19.
管理落后是制约我国高等学校当前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造成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中的院校研究缺失。因此,让院校研究走进院校管理是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水平的理性选择。这需要管理者进一步提高对院校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高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高校应重视当前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从抓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生选课指导、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加强公选课建设与管理,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