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提高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运动员训练质量,把握训练规律,增强训练科学性和规律性,就长跑运动员训练而出现的疲劳特点及相对疲劳的体能恢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改进100m途中跑着地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我国短跑途中跑脚着地技术中强调大腿积极下压、小腿自然放松的传统观念,运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提出在100m途中跑脚下放着地过程的最后阶段“控制大腿下放、积极回摆小腿”的技术改进设想。将首都体育学院2000级运动系统短跑组作业研究对象实验研究,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对象实验前后的运动成绩、脚着地技术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100m途中跑着地技术,实验组的100m跑成成绩和途中跑脚着地技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亦称劳损性骨膜炎)是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较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较多发生于以跑跳为主的运动项目,我们于1978年5月至1979年底对门诊病例进行专册登记,计107例,其运动项目分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田径运动理论知识,对短跑的动作周期划分为“后瞪”、“着地缓冲”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我们认为在着地缓冲阶段,脚着地点的远近取决于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脚着地时的冲量对维持身体平衡作用不大。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屈蹬式”技术是伴随塑胶跑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无论“以蹬带摆”或“以摆促蹬”,都应强调蹬摆的协同作用,而不能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体育专业中长跑运动员基础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育系部分中长跑运动员没有参加过较系统的中长跑训练,入学后,参加一系列的比赛与训练,就暴露出成绩下降,技术不稳定,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差等问题,因此,体育系要培养高水平中长跑运动员,应在提高专项水平的同时,必须注重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成绩,保证成绩水平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心动图对9名中长跑运动员和9名投掷运动员赛前集训前后心脏形态结构和运动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但中长跑运动员LVEDD和LVM的增加比投掷运动员大,而投掷运动员LVPWD、LVPWS和IVSD的增加比中长跑运动员大,说明赛前集训后中长跑运动员主要是左室腔径扩大和左室心肌重量增加,而投掷运动员主要是左室壁厚度增加。中长跑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运动成绩分别增加了4.98%和7.0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赛前集训对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揭示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与运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推拿刮法对56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医推拿刮法对56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推拿刮法对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显,比较其他理疗、口服或外敷一些药物的方法疗程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再论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的再研究,发现着地缓冲后期人体作加速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运用局部观与整体观的辩证关系,认识到训练水平越高的短跑运动员的着地缓冲距离为什么要相对增长的原因。论证脚着地瞬间,脚相对于地面向前的水平速度只是表现为向零的趋近。  相似文献   

9.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有关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的研究报告基础上,收集整理了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资料,总结出预防该病的一些比较简单宴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胫骨骨膜炎在基层部队官兵中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训练的顺利进行和训练质量的提高。军事体育进修学院门诊部近年来运用多种手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较为明显,有力保障了部队训练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大运动量,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而且加深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参加田径训练的160名普通大学生中出现的17例胫骨骨膜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并对体育学院1 0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运动学视角分析发现:初次参加系统性运动训练的人员,是该病的易发人群;高强度、大负荷、高速水平位移接腾空、下落支撑的运动形式项目发病率较高。技术掌握不完善,训练量安排过大,训练后恢复不当,是胫骨骨膜炎的重要诱发原因。提醒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对类似跨栏、三级跳的运动形式,需要爆发式用力,下落支撑时对腿部肌肉、骨骼牵拉负荷较大的技术动作,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方法进行训练,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对患病人员需及时治疗,加快恢复,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宁夏大学男生中长跑运动负荷量的研究,探讨了高校中长跑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阐明如何安排大学生中长跑课的运动量及学生相应的生理、生化等机体反应,提出中长跑课合理运动负荷的阈值。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北京城郊区32支青少年运动队运动损伤患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患病率为42.46%,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膝、大腿、小腿等,损伤种类多为肌肉拉伤及韧带损伤、疲劳性骨膜炎、挫伤等,与成年运动员的损伤情况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5.
“马氏训练法”的特点和对我国中长跑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 ,将我国女子中长跑训练方法的代表———“马氏训练法”同世界中长跑训练法进行比较分析 ,探析“马氏训练法”的特点和对我国中长跑训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快速而又准确的助跑上板起跳技能是我国跳远、三级跳远项目多年存在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训练和培养运动员对步长、步频精细的本体感觉分辨与调节能力是远度跳跃项目专项技术训练的首要任务。实验中提出的"指定分辨踏板训练法"能有效地培养和形成练习者在快速助跑过程中对步长、步频的感知与调节能力,有助于解决我国长期以来远度跳跃项目中快速助跑起跳犯规和不能准确上板起跳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高考生胫骨骨膜炎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胫骨骨膜炎是一些体育考生在运动训练初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对部分患有胫骨骨膜炎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结合此病的特点、病因、病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胫骨疲劳性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跑、跳作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计算胫骨压缩力的力学模型。结合病例报告,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胫骨疲劳性骨折的易发部位以及成因,为本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关于分栏设计影响阅读效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的分栏形式会对阅读造成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栏数设计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表现。国外关于分栏设计影响阅读效果的研究以及分栏设计影响因素的研究均早于我国,虽未取得定论,却也成果丰富。鉴于分栏设计对于提高读者阅读效率的重要意义,国内有必要在中文语言环境中对该领域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在文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两种不同阅读形式下,分栏设计以及影响分栏的各种因素对于国内读者阅读中文和英语文章时阅读效率和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