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合=△Ek=Ek2-Ek1.  相似文献   

2.
功和能的关系为:“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改变,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能量就改变多少,即W=ΔE”.但公式W=ΔE解题并不方便,因为不清楚到底什么力做功等于物体什么能量的改变.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功和能的详细情况,下面我们对各个力的功能关系详加分析.一、引起动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即W合=ΔEk.并且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小.二、引起势能改变的力做功情况1·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即WG=-ΔEP.并且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  相似文献   

3.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其考查题型多样,并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物理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动能定理尤为重要.动能定理的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表达式为W总=E K2-E K1,是一个标量式,无方向性;特殊情况下也能体现矢量的"方向性",笔者就动能定理"方向性"对比新旧方法来谈谈,希望对大家解题能有所帮助.平时在解题过程中,选好研究对象和过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再利用动能  相似文献   

4.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它的表达式是W=Ek2-Ek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即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相似文献   

5.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中基本的功能关系之一,它的内容表述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公式表达为W合=ΔEk或W合=1/2mv22-1/2mv21,它表示了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凡是涉及力、位移(或路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类问题,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讨论,只需考虑始末运动状态,无需关注运动过程中的细节变化,故比用牛顿第二定律更简便.  相似文献   

6.
动能定理的应用归类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中基本的功能关系之一,它的内容表述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公式表达为:ΣFscosα=21mv22-21mv12或ΣW=ΔEk,它表示了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凡是涉及力、位移(或路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类问题,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讨论,都比用牛顿第二定律简便。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包括所有的力;外力做功可以是恒力做功,也可以是变力做功,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公式ΣW=Ek2-Ek1是标量式,在遇到多过程的运动问题时,可分段也可全程运用动能定理处理…  相似文献   

7.
机械能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有三种形式:①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系统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②若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ΔEA增等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ΔEB减,即ΔEA增=ΔEB减.③系统减少的总重力势能ΔEp减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ΔEk增,即ΔEp增=ΔEk增.对于动力学问题,特别是相互关联的物体,应优先考虑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样会给解答问题带来方便,在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式时,题应目灵活选用.下面通过实例分析来谈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光滑水平板,板的中央有一小孔,孔内穿入一根…  相似文献   

8.
申探禄 《物理教师》2003,24(1):60-61
1 关于动量定理的推论动量定理的内容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I =Δp .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为I1和I2 ,动量的变化分别为Δp1和Δp2 ,则由I1=Δp1、I2 =Δp2 可推得 :I2 -I1=Δp2 -Δp1,意即物体在两次不同运动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之差等于其两次动量的变化之差 .2 关于动能定理的推论动能定理的内容是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是 :W =ΔEk.如果某物体先后在两次不同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对它所做的总功分别为W1和W2 ,动能的变…  相似文献   

9.
一、动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表达式为W=ΔE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  相似文献   

10.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动能定理,其数学表达式为W=Ek2-Ek1.它可以由动力学和运动学公式导出,但在求解涉及到速率、外力和路程(或外力的功),而不涉及时间和加速度的问题时,比用动力学、运动学公式有无法比拟的优点.下面举例谈动能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除了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1)E1=E2,系统初状态的总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总机械能;(2)ΔEk=-ΔEp,系统动能的变化量与势能的变化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在具体解题中通常表述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即  相似文献   

12.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合=Ek2-Ek1.式中的W合为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该功可用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求得.  相似文献   

13.
1.动能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W合=△Ek。  相似文献   

14.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中基本的功能关系之一.它的内容表述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公式表达为:∑Fscosα=1/2mv2^2-1/2mv1^2或∑W=△Ek,它表示了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凡是涉及力、位移(或路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类问题,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讨论,都比用牛顿第二定律简便。  相似文献   

15.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F·s=1/2mv22-1/2mv1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必须注意:动能定理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故公式中的s和v都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包括所有的力,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阶段,动能定理一般只应用于单个物体,但动能定理也可应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而且有时会使要解决的问题变得更为简单。但应用于系统时,应注意总功包括系统中所有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和系统外力做功的代数和,此时动能定理可表述为:系统中所有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和系统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即:W外+W内=△Ek。  相似文献   

17.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是教材中功能关系的表述.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的过程是实现能量转化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若功的大小和转化的能量多少分别用W和△E表示,则二者大小之间的关系式为W=△E.要熟练应用功能关系正确解题,必须搞清什么力做功对应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这就要理解掌握好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一、功能关系常用的八种表达式1.W合=ΔE K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动能与其  相似文献   

18.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数学表示式为w=Ek2-Ek1.动能定理是一个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定理,它从功、能的角度揭示了对过程和状态的有机联系.在动能定理表示式的左边为合力做的功,它表示合力作用了一段距离的一个力学过程量.如果此力为恒力,则此过程比较简单;如果此力为一个变力,那么此过程可能非常复杂,以致有时很难对它进行研究.该定理表示式的右边,为同一力学过程末、初两状态的动能差,只要知道此二时刻物体的速度,便可简便求得.动能定理把一个可能很复杂的力学过程与较简单的力学状态联系起来了,从而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不理会一  相似文献   

19.
动能定理是中学物理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它的内容表述是: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其数学表达式为:W=△Ek=1/2mv22-1/2mv12.  相似文献   

20.
力学中的习题,有些可以直接用动能定理来解。合外力对物体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E_k)。解题时,只须知道物体运动的初态与末态,而不必考虑复杂的中间过程,显得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