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质夫     
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名同义,字质夫。1896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仪征十二圩,自幼家境贫寒。1913年以第一名考入在扬州的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小学高年级教员两年。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4年毕业后任在高邮的第五师范界首分校(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主任。他从事开创性工作的界首乡师是全国首批乡村师范之一,“校誉冠全苏”,黄炎培、江向渔、袁观澜等前来考察。  相似文献   

2.
8月,民国乡村教育家黄质夫的第三子黄飞向江苏省档案馆捐赠《师之范——黄质夫在南京栖霞》一书。黄质夫(1896-1963)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艺系,奉行"教育救国"的宗旨,大力推进乡村教育事业,从事乡村教育20余年,先后主持和创办了江苏界首乡村师范、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和榕江县的国立贵州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3.
柴生高 《兰台世界》2012,(13):66-67
一、探索革命道路的时代先驱蔡和森1895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少年时代家境较为贫寒,做过大约三年的学徒。1913年,凭借着刻苦勤奋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并在此与毛泽东结识且成为挚友。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蔡和森读  相似文献   

4.
王任重(1917—1992)又名王慈全,衡水景县王七庄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1932年考入景县乡村师范学校。学生时代思想活跃,追求进步,1933年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时年16岁,从此开始了他近60年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5.
谢台臣,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现属河南省)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他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奉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被委任为七师首任校长,致力于教育改革。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力配合中共党组织开展活动,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被誉为"革命教育家"。1936年逝世,终年52岁。  相似文献   

6.
正绿川英子原名长谷川照子,1912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猿桥一个土木工程师家庭。老实本分的父亲重男轻女,对聪明倔强的小女儿并不注意。1929年,18岁的绿川英子在东京府立第三高等女子学校毕业后,考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奈良女子大学的前身)。读大学时,绿川英子接触了革命思想,开始和日本共产党外  相似文献   

7.
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1928年5月成立于南京。1902年(光绪28年),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于南京。1905年(光绪31年),该校改称两江师范学堂。1911年(宣统3年),两江师范学堂停办。1914年,江宁各省立学校校长贾丰臻等建议筹设高等师范。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建立。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决议筹建国立大学,经北洋政府国务院通过,设国立东南大学于南京。1921年9月,国立东  相似文献   

8.
夏在伯(1893-1960年),号明服,字益生,桃江县武潭镇石桥老屋村人。1909年考入益阳龙洲高小,毕业后于1913年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班,与毛泽东同班。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夏在伯与毛泽东编在第八班。  相似文献   

9.
1944年10月,年仅16岁的朱鎔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八中,他和同学们一起从沦陷区长沙出发,徒步跋涉千里,历尽千难万苦,来到湘西永绥(今花垣县)的国立八中高二部就读.  相似文献   

10.
正1903年6月,冯雪峰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冯雪峰自称是"纯粹的山里人"。他从小就感染了故乡"民风的强顽",渐渐形成了质朴、耿直、倔犟的个性气质。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金华,发生了反对学校当局专横压制的学潮。当时正在金华"浙江第七师范学校"就读的冯雪峰是学潮的带头人。为此,他被开除学籍,来到杭州。1921年秋,冯雪峰考入了"浙江第一师  相似文献   

11.
毛坤 图书馆学家、档案学家.字良坤,号体六.生于1899年9月22日.四川省宜宾县漆树乡人.1920年毕业于四川省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文学士学位.1926年秋考入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该科招收大学毕业和大学修业期满二年以上学生入学,学制二年毕业),1928年秋毕业.由于毛坤勤学苦研,成绩优异,毕业后即留校任助教.  相似文献   

12.
回首     
吕恩 《档案天地》2010,(9):7-10
吕恩本名俞晨,生于1920,籍贯江苏省常熟,中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1938年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1年毕业。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北京等地从事话剧、电影演艺事业。  相似文献   

13.
1913年,毛泽东与周世钊考入湖南第四师范。次年,第四师范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毛泽东与周世钊仍在同班学习,一直到1918年毕业,他俩情谊甚笃。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     
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原名邓隆渤,字仲澥,1894年10月出生于湖南宜章一个大户人家:1915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先后结识了蔡和森、毛泽东等人,成为挚友:1917年秋,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新文化运动中,他越来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立志为唤醒民众而奋斗,成为“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  相似文献   

15.
一 国民党右派在常德篡夺革命领导权多次碰钉子之后,气急败坏,处处寻机闹事,终于在1926年4月8日挑起一场两派的械斗,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省立二师事件”.省立二师全称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位于常德城北门内玛瑙巷.它的前身是1902年由清朝地方政府在湘西北一些知名人士赞助下创办的“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湖南公立第二师范学校”,1915年改称“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6.
梁柏台,又名梁栋,号梯云.1899年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查林村,1915年就读于大市聚知新学校,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进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年底转为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17.
任中敏     
词曲学家、敦煌学家、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宗师任中敏,名讷,字中敏,号二北,笔名半塘,农历1897年5月7日生,江苏省扬州市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师从学者吴梅专攻词曲,1920年毕业。1920年8月先后执教于扬州中学、广东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南方大学。1930年7月任镇江中学校长,1932年7月任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训导主任,1937年6月创办汉民中学。1951年11月任四川大学教授,1978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1980年6月回到故乡扬州,任扬州师范学院教授。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荣享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29日,是恽代英在南京英勇就义80周年。为纪念恽代英为党和人民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我们不妨通过如皋第一任县委书记王盈朝写给恽代英的一封信,重温恽代英与南通进步学生的故事。王盈朝(1904-1976),如皋马塘镇人。1921年考入南通师范学校。1924年与徐家瑾、丛永琮(丛允中)等组织进步学生团体晨光社。五卅运动爆发后,  相似文献   

19.
俞平伯     
红学家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乳名僧宝。祖籍浙江德清,1900年1月8日出生于苏州书香门第。1915年他入苏州平江中学读书,半年后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系预科。1919年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浙江省视学,燕京大学、  相似文献   

20.
1896年6月21日,吴德峰生于湖北保康直峰乡石磐岭一户官宦人家。1909年随父去武昌,在湖北官立两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吴德峰参加学生军,3年后考入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