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纳雍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川黔方言。纳雍方言中的处置句、被动句、比较句、"得"字句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2.
毕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其北部、西北部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和云南省镇雄县接壤,东面、南面、西面以本省大方、纳雍、赫章三县为邻;全市人口110万,城区15万多人(1995年公安年报数)。毕节方言隶西南次方言,属北方方言区;毕节方言可分城区方言和区乡方言两大类。城区方言语音内部差别不大,本文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城区方言语音进行描写,用国际音标记音。  相似文献   

3.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就“普通话训练”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在普通话基础语音教学中,声、韵、调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对比和分析讲解,才能提高正音效果。 就毕节地区方言而言,划分上虽属北方方言区,但它仍有自己的方言特色,差异明显的至少可分出大方、纳雍、毕节、威宁、金沙五个方言土语小区。教学时如就它们的语音异同与普通话语音作一比较便可得知:  相似文献   

5.
南京方言选择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是官话次方言之一.南京方言选择问与普通话选择问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南京方言选择问细分为两类,分别从句子形式、语气词,疑问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对南京方言选择问的疑问焦点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汉语普通话中平、翘舌音节众多,在内蒙古各方言地区中平、翘舌问题也成为大家学习普通话的难点,哪些地区平、翘对立,哪些地区平、翘不分,目前还没有系统全面的论著.由于内蒙古地域广阔,方言种类繁多,而且关系复杂,要做到细致地描写平、翘舌现象在方言中的分布及动态,确实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总结多年普通话教学经验,尝试对内蒙古中、西部方言中平、翘舌问题进行初步的介绍和研究,以供普通话学习者和教学者参考一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元曲的初步研究,确定仍在山东聊城方言中使用的元曲词语,解释其含义,并且举聊城方言的例子为证,为聊城方言的深入研究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来安方言属于皖中江淮官话的洪巢片方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语法现象.本文主要从词法方面对来安方言的语法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海宁方言属于吴方言,有着丰富的连读变调,海宁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和声调类型,语法结构有关.本文对海宁方言两字连读变调作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不同声调连读变调的基本规律,特别提到了动宾结构字组连读变调特点和阳平阳去在变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0.
"子"是枣庄方言中常用的词尾.本文从语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入手,全面分析了词尾"子"在枣庄方言名词、动词后的使用情况.通过与相应的普通话词汇做初步比较,进一步探究了"子"尾词变化,消失的原因,提出了在方言与普通话迅速融合的今天,亟待进行方言词汇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泉州方言为主要材料,将闽南方言的曾臻合流现象按等分为两类,并运用音系学理论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解释,最后结合莆仙方言和原始闽语的研究成果对闽南方言白读an韵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闽语)、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人体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这三大方言人体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窥探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以及与普通话词汇相似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场口镇是杭州从属于富阳市的一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其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临绍小片。这里的方言与富阳市区的方言有较大差异。笔者对场口镇方言的代词系统做了一个基本的整理,在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上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场口方言的代词系统在数量上与普通话相近,但在发音和形式上与之有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元曲的初步研究,确定了其中仍在使用的山东聊城方言用词,分别解释二者的含义,并且举出 聊城方言的例子作为证明,为聊城方言的深入研究作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清人李调元所撰的《方言藻》,是我国第一部以古今诗词中方言俗语为考释对象的著作。此书开创了方言研究的新领域,在我国方言学史和汉语史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本文对《方言藻》的创作缘由、版本流传、编排体例、成就价值和局限不足等作初步梳理。不足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6.
辽南方言从属于胶辽官话.目前学界主要是从辽南方言语音的归属、辽南地区个别方言点的语音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方言语音辨正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语音特点、方言区的划分和分析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归纳梳理,不仅能够深入地把握辽南方言地区的特点,更有利于发现方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研究方言语音.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和汉语绝大多数方言都有连续变调现象.本文选取闽方言区的四区八点为研究对象,对闽方言的连读变调作了初步探析,并对其特点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波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4):118-124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是黔西北铅锌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铅锌矿具有构造控矿的明显特征,矿体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主次断裂交汇处或断层破碎带中。铅锌矿源层初步形成于晚震旦世,基底的铅锌物质和海侵带来的陆源物质被藻类吸附与硫离子团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矿源层。包裹体研究表明,矿源层形成后,至少经历了大规模成矿作用和后期叠加改造两期成矿作用,并划分出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大规模铅锌矿富集成矿和后期构造运动对铅锌矿形态的改造三个成矿阶段,对应于矿源层形成和两期成矿作用。通过与典型MVT型、SEDEX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认为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类型属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差"是罗田方言中极其常见的口语词,既可以单用,也可以叠用,其用法非常灵活.本文试图从句法形式、句法意义、句法功能等方面,对罗田方言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差"及其句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邵阳方言中的否定副词"嗯"与"莫"的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嗯"与语气词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