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姚振宗对章学诚目录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目录学大家姚振宗对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理论身体力行、大力实践,又对之作了修正与发展;对章学诚"互著"与"别裁"说的态度富有辩证色彩;对《校雠通义》中疏失未周之处也多所考论。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对现实流弊的思考、批判和对刘向父子目录学精神的总结弘扬 ,确立起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目的论 ;然后以特有的哲学观、历史观来判定目录内涵 ,使目录服务于著录的目的 ,由此建立起自己目录学的认识论 ;从以上认识出发 ,章学诚提出了加强叙录和使用互著、别裁的方法 ,期以充分发挥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从而充实和完善了其目录学体系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校讎通义》是章学诚关于校 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校理图书,部 次著录,既要继承刘向父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又要适应学术发展和 图书变化的情况。而区分类例和撰著叙录是著录图书的主要手段。互著别裁的使用,能够科学地辨明学术原委。而编制图书索引,则对校理图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其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目录学理论和方志学理论的巨大贡献,学界多有论述,而有关其历史文献学思想却缺乏系统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其代表作《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从中国历史文献的起源、范围、类别三个层面,对章学诚的历史文献学思想略作梳理,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具有目录学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目录学的作用在于“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并指出图书资料,目录与学术是紧密相联的。该书中提出的“互”,“别裁”等体例,是对古典目录学的极大突破,具有近代科学研究的思想,至今影响着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012年6月)《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推荐语:半部《论语》解心忧。《论语》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不朽教育学经典。《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  相似文献   

7.
郑鹤声在梁启超文献学启蒙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融合创新,首次运用现代化视野研究文献学,赋予文献学全新的内涵,初步建立起文献学学科体系,并围绕文献学的现代化、综合化、理论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将民族情怀与全球史观融入其中,著成《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是文献学现代化进程的开拓者,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北京成人教育》2011,(7):15-16
《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推荐语:半部《论语》解心忧。《论语》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不朽教育学经典。《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讲演录,是众多《论语》章疏中别具一格的著作。其中,南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  相似文献   

9.
道关系是古代论争论了上千年的老话题,直到章学诚道在人伦日常说的出现,才算最后了断这桩公案,这是实斋对我国学思想的一大贡献,以致用是章氏改造乾嘉风的一个具体措施,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学术氛围下,极难有什么新的贡献,道体无所不该,圆神方智的学发展观就是道在学方面的不断深化和沿续,以上三点构成一个问题层面:道是贯穿章学诚学思想的核心,以史论,既是章学诚的独特之处,又是他的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10.
杨守敬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他一生致力于访书、藏书、著书和刻书事业,同时又在版本、校勘、目录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传统文献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拟从文献学角度,对杨守敬一生的学术研究和文献实践活动作一简要描述,从而展现其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总集及《文选》录入作品的途径并非单一,还有从史书"剪截"一途,或"剪截"出可独立成篇的作品,或一并"剪截"出作品及对作品的介绍以成一篇。如此"剪截"的理论依据即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谓的"别裁",其心理依据是读者对"知人论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陈垣是一位饮誉海内外、深受人们尊敬的教育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继往开来、成就卓著的文献学家。其所著《国佛教史籍概论》、《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史讳举例》、《校勘学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覆》、《通鉴胡注表微》等,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献学的杰作,极负盛名。从文献学的角度对陈垣的文献学思想及其建树展开研究,无论对加强  相似文献   

13.
简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目录学家,他倡导的目录学要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和发挥,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往人们在评价章学诚目录学思想时.大都集中在对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本义上的释发,往往忽略了它内在逻辑体系的特征。本文认为,对时代学风的校正是章学诚确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目的)的现实依据,他的哲学观、历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的图书分类影响深远。姚明辉《汉书艺文志注解》与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是近代注解《汉书·艺文志》的代表性著作。两者对《汉书·艺文志》都采用标注存亡的方法,但对待章学诚"互著法"态度不同,古籍注解内容颇有殊异。对两家著作进行比较分析,是为深入研究两者学术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陈其泰教授解读《文史通义》一书系统阐发了章学诚重构经史关系和发展史书编纂体例的贡献,阐释了章学诚对“道”的探索、重经世贯通的学风和独特的教育思想,对于建设史学理论领域自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重要意义,为章学诚思想研究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程千帆自称平生服膺章实斋之说,不仅继承并发展了章学诚《校雠通义》,创作出具有新境界的《校雠广义》,将校雠目录学发展到新境界,而且在以选本形式而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论十笺》中选入《文史通义》五篇文章。就论述的深度和重视度而言,程千帆无疑是阐发章学诚文论思想的第一功臣。程千帆对章学诚所谓“专家独断”之学不仅有深入理解,而且继承和发扬了章学诚的这种为学精神与学术方法,并将其成功运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以此为起点,程千帆综合中西文论,将考据与批评结合,建立了一种文献学与文艺学完美融合的两点论文学研究方法。古典文学大家程千帆的学术历程作为典型案例,充分表明章学诚学术对现代中国的古典文学学术有深刻影响,在继承、发扬并创新前人学术精神方面,为学术界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7.
皮朝纲教授不仅是务实尚学的学者典范,更是一位求真创新的思想大家,他因在中国美学上的不懈探索和自成一派的理论创造而享誉学界。出于再奠基并推进中国美学学科深入发展的深思,他首倡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新学科,并以创著禅宗美学四书这一具体研究践行了他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熊文华先生近著《短语别裁》(民族出版社,2003年,下称《别裁》)是近年来学界短语研究的一部力作,熊著通过对大量语料细致的观察分析,不但比较成功的解决了汉语短语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短语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视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多维度的视界。  相似文献   

19.
章学诚的“史德”理论 ,要求著史者用客观的态度去书写历史 ,避免主观情绪 ;著史者的心术要符合纲常名教 ;要考虑到古人的设身处境 ,不可苛求于古人  相似文献   

20.
南怀瑾以经史合参、三教互释、经验实证的方法诠释《论语》,认为《论语》是一部“教育”之书,其精髓在于尊师重道,强调师道尊严对文化传承、道德教育、领导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为政”中要注重自身学养,君子要始终秉持人文文化的精神,为社会现实服务,君子应当坚持义利统一,建德立功。尽管《论语别裁》也引发了一些批评,但瑕不掩瑜,南怀瑾的《论语》诠释和孔子思想阐发,对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