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为时间副词性质的"近来"类双音时间词出现年代和演化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在词汇化和功能演化过程中呈系统性关联。根据产生的机制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原生性的和衍生性的。前者为A群,有"近来"、"本来"和"向来";后者为B群,有"素来"和"元来/原来"。可以假设它们之间有类推关系。其证据有时间上衔接、功能上互补、语义上包蕴以及认知上的压制准入,从而为两类群之间的诸多不一致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作为句子语义成分的“工具”在语义结构(动核结构)中是非强制性的可有成分,在话语中可隐可现。文中运用“蕴含”、“激活”、“加细”、“凸显”等语义、语用、认知上的几个原则来解释话语中工具成分的隐现规律。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时间词"将来"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同形的动词性短语"将来"。通过指称化这一语言运用机制,"将来"实现了从动词性短语到名词的转变,并为其最终演变成词创造了条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句法位置和功能的不断变化,"将来"最终演变成现代汉语的时间词。指称化对"将来"的词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句法环境的改变则是其词汇化进程的直接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认知领域学习中的心理辅导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如何遵循儿童学习中的认知活动规律,研究如何使儿童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前提是愿意学习。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传统教学给儿童带来的心理不健康因素,纠正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学会学习关系到学习策略、学习  相似文献   
5.
范晓教授新著《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此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下引该书只注页码)是第一部以“三个平面”为题并系统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研究汉语语法的专著。该书能把建构和完善严谨系统的语法学体系,阐释和运用科学合理的语法研究方法、探讨和解释新老语法问题、挖掘和分析语法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是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中较为公认的理论热点。该理论由胡裕树、张斌两位先生在80年代初提出,而在建构、发展和完善中,范晓教授作出相当的贡献。收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中的《试论语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留学生读写中在动词运用上经常出现的病句,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汉外比较的方法,重点阐述留学生在学习互向动词、针对动词、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施事后移等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认为,现代汉语的介词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但古今介词还是有许多不同,在介词虚化的过程中,句法结构位置是诱发动词虚化为介词的基本前提,而要实现这种虚化还需要动词词义泛化以至弱化,虚化,虚化是一种过程,因而动介兼类和纠葛现象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8.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美就叫做“留白美”。在空白之处,人们可以自由地想象:是水、是云、是天空抑或是大地?在想象的过程中细细地体味其中的意境,正所谓“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数学课堂教学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留空艺术呢?数学课程中的“留空”,就是指教师把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体验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具体体现这种留空艺术呢?一、为孩子多留一点“问”的空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思维和创造往往从“疑”开始。作为教师,首先要保护孩子好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语史、逻辑基础和语义内涵三个方面讨论"与其p,宁可q"句式存在的合理性。一、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与其p,宁q"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宁可、宁愿、宁肯"等词是在双音化的趋势下,愿词"宁"和意愿类词"可、愿、肯"等易同义并列成分结合而成的;二、从逻辑语义来看,p代表劣项/弃项,q代表优项/择项,它们各有分工,所以这种格式的存在是有其逻辑语义基础的;三、从其语义内涵来看,"与其p,宁可q"跟"宁可p,也不q"、"与其p,不如q"不同,格式呈现出"比较兼选择"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句子的语义结构及其组成部分──语义成分,是语法研究中语义平面研究的核心,也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汉语语法学中,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存在诸多分歧,而且不系统、全面、深入。因此,很值得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今后的语法研究必须加强对汉语句子语义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的研究,系统考察语义成分的语义特征、形式特征、在动态中的表现和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