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不良行为有:①不注意听讲②干扰他人上课③故意向老师挑衅课堂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也与教师有关。不加分析地将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一概归咎于学生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1)大部分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本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课堂规则的行为,它会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1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客观地评判一个行为是否是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1普遍性———这种行为是否是该年龄阶段儿童普遍发生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更突出;1.2时间———在课堂上发生的时间。某个学生的某个课堂问题行为在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发生,是课一开始就发生,还是在中途发生或是在快下课时才发生;1.3延续性———这种行为是否每次都会延续很长时间,能不能自行消失;1.4频率———这种行为在某一节课上是否经常发生;1.5针对性———这种行为是否只针对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比如,有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常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  相似文献   

3.
金锐 《现代教学》2013,(6):78-79
最近几年,美国教育界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何谓“翻转课堂”?就是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改变教学和学习发生的地点。传统课堂中,学习发生在教室里,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回家练习。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具体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回到教室中,向教师或其他学生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促进师生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教师用问题带着学生去找标准答案、以问代学等现象发生,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惊奇地发现,不仅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不少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提问题了。这种疑问不仅仅是学  相似文献   

6.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学生课堂沉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学生沉默 1.课堂沉默现象 英语课堂教学常常发生以下情况:学生总是喜欢坐在教室的后排座位;上课时学生喜欢低着头、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学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由于紧张,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开口。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课堂往往存在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因素。积极的课堂因素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消极的因素是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如喧闹、戏弄同学、扮小丑和藐视、顶撞教师等。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消极因素的产生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也就是授课对象的问题,实际上也与教师有关,不加分析地将课堂里发生的一切问题归咎于学生是不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既有课堂教学主体的原因,也有环境因素等,是各因素的综合反映;在预防课堂问题行为时,学校应主动与家庭和社会经常沟通,互相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行为的征兆,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55):81-82
数学技能的习得也应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前后动作相继发生的动作经验链索。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课堂训练,也应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在当下给出的问题反馈。因此课堂中如何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及当下的反馈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得课堂练习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教育部推行了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相比过去,学生与老师在教学中的位置也有所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课堂提问与发问也变得尤为重要。主要分析了现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意义以及对此现象的反思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晓曦 《考试周刊》2013,(81):133-134
21世纪的中国在加速发展.人口素质是其中之一,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特别是在体育课堂上。体育课的考试不再是形式主义,体育课考试分数也对高考有很大影响。而体育教师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中会发生一定的运动损伤,因而如何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发生运动损伤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时间的安排和一堂课安排怎样的内容都是教师应考虑之事。  相似文献   

12.
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也是发展课堂情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上时刻发生的行为和互动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培养积极的社会动机和情感,也可以改善和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但是课堂交流中也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降低交流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屡见不鲜。所谓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一般而言,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四类。一是课堂对立行为(如学生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甚至大打出手);二是课堂恶作剧(如有的男生用小动物惊吓女生);三是课堂消极行为(如学生上课没精打彩、打呵欠、伸懒腰);四是课堂冷漠行为(如学生上课表情木然、神色呆滞、无动于衷)。课堂问题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的情绪,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予以切实关注。课堂问题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概括起来主要…  相似文献   

14.
洪亮 《教师》2011,(33):97-97
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也是发展课堂情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上时刻发生的行为和互动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培养积极的社会动机和情感,也可以改善和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但是课堂交流中也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降低交流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的革新,使课堂教学发生新的变化,但是也使得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增加。小学生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既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孙红 《新疆教育》2012,(23):175-175
当前,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着三大突出问题:问题一,课业负担沉重,学生不堪其苦。便发生了问题二,郁闷。课堂上,初一学生小手如林,争着回答问题;初二则老成持重,举起的手稀稀拉拉;初三则蹦星地有那么三两只手举起,其余的全部呈倒伏状。是其结果,也是其原因的问题是三,厌学。厌学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两极分化,学习困难的学生便大批地制造了出来。解决如上问题的途径:①打造高效课堂;②使用某种兴奋剂,把课堂激活。高效课堂我们经过努力已基本成型,学生课后的学习任务基本可以移植于课堂,课后作业被极大的压缩。难点是如何激活课堂,我们找的激活课堂的兴奋剂是竞赛。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地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空间。课堂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难题。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探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课堂效率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定,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课堂纪律是保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心智发育还未成熟的人,这也就决定了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而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个性了解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制止或引导,使问题行为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还会引起师生冲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说理课堂是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富有张力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理、明理、说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优化说理课堂,让课堂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思维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很少,即使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很少主动回答。二是学生更愿意坐等教师讲出答案,大多满足于将教师给出的答案记在笔记上,很少主动去思考为什么。 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提问,减少以上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