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音乐蕴含美感。小学音乐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在教学中 ,是从培养学生美感做起的。一、重视音乐欣赏 ,促使学生感受“美”。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优秀的民歌、名曲欣赏。上好这类课 ,有利于学生从欣赏中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并培养其审美情趣。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在反复听音乐的过程中 ,感受乐曲的变化和词意的和谐。如 :在教学四川民歌《盼红军》时 ,我先放录音 ,让学生听这首轻快的乐曲 ,以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接着 ,教师有表情…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  相似文献   

3.
龟兔赛跑     
如何引导大班幼儿欣赏有情节的音乐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我选择了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而配制的主题音乐《龟兔赛跑》作为欣赏曲目。在这首乐曲中,乌龟和兔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两个主要音乐形象交替出现和不断变化,使音乐产生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使人很容易展开联想。这就为孩子们很好地理解音乐,找到了经验上的依托。在给孩子们欣赏时,我通过技术处理,删掉了故事解说。第一次欣赏这首乐曲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音乐主题。我想了解这首乐曲到底适合不适合孩子们欣赏,孩子们能否听出音乐所要表现的主题,他们对音乐到底能理解多少,能否随着音乐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4.
问题教案一、欣赏音乐,激思导学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3.读读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如: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写出三个“?”。)二、围绕问题,探究品读(一)第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1.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2…  相似文献   

5.
一、思维的启动,创造性地理解音乐众所周知,音乐是三度创作的艺术。让学生欣赏《敲手鼓的小巴郎》这首歌曲,实际上是让学生进行三度创作。这意味着音乐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老师对于作品的诠释,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行为。它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经历以及自己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来创造性地理解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这首作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根据“音乐语言”的一般规律,让学生说。教师教唱歌曲前,先不忙着让学生打开书,而是把旋律范奏两遍,让学生根据自…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堂好的音乐课,一首好歌曲,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美的熏陶,都能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和体会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好音乐,让音乐的美真正进入课堂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音乐教师应选择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可以唤起学生美感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好的乐曲是音乐课堂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目标的前提。一首好的乐曲应当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是能够抒发学生温馨感受的歌曲,有美好的寓意,能够衬托学生美丽的梦想。具有这种寓意的歌曲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可在他们心里播下美的种子。此外,好的歌曲还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使学生百听不厌,百唱不厌,时间长了,自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中,帮助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现在学生接触的音乐很多,很多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这对于我们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某些音乐可能使学生产生叛逆的性格,甚至侵蚀学生的心灵,因此,音乐老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好学生对于音乐的选择,在教学前一定要选好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歌曲,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7.
听过很多堂音乐公开课,自己也上过很多课,不谋而合地有时刻意避开了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有时对这一教学内容,干脆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收场。除了因为有一定难度,不愿教授音乐欣赏课的现象与教材也有关系。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它们是有很大难度的,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了。对于我们音乐教师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12月10日,在我校举行了一次市中学音乐教研活动,笔者的一节音乐公开课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也产生了许多分歧。这是一节交响乐欣赏和表演课,内容是海顿第九十四交响乐第二乐章“惊愕”。教学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使学生感知“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同时使学生不仅仅只是用聆听的方式欣赏这首乐曲,而是要求学生结合演唱、演奏与合作表演深入地感知乐曲。  相似文献   

9.
贾宝良 《河北教育》2007,(10):44-45
把美术应用于音乐课堂,是一种灵活而切合实际的教法,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记得有一次,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春天来了》,要求听完以后谈一谈感受,发现有位学生边听边埋头画着什么,我有意提问他,他站起来后不敢发言,以为老师会批评他乱涂乱画,但见我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不像责怪的样子,才胆怯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讲,  相似文献   

10.
《梁祝》欣赏课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提琴协奏《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享誉中外的优秀交响乐曲。为了让初中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乐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指导学生欣赏:一、让学生走近交响乐;二、引导学生“谈情说爱”;三、使用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的器乐欣赏教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上好低年级器乐欣赏课,最重要的是使低年级学生听懂音乐,理解音乐。为此要求教师必须适应低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特征,才能把器乐欣赏课上“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在实践中,我摸索了几种教法,教学效果比改显著。 一、综合性欣赏,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开阔音乐视野,是一种综合性运用各种媒体的粗听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音乐教材中,每课歌曲后都安排几首欣赏曲。欣赏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欣赏课难上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欣赏曲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 学生年龄特点决定其难于静心欣赏领悟抽象的音乐,不能从单纯的“听”音乐过程中获得感性体验。针对现状,我努力探索改进了欣赏课“教师讲解、学生听音乐”的老模式,利用多种形式丰富欣赏教学,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课型:综合欣赏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目的: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音乐内涵,懂得音乐要素与乐曲情感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导入课题1.听《四小天鹅舞曲》进教室。问: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四小天鹅舞曲》)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怎样?(开心、高兴)2.听《场景》音乐比较乐曲情感的不同。问: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一首乐…  相似文献   

14.
一个音乐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扎实的音乐文化功底艺术是植根在文化土壤之中的。对中学音乐教师而言,只有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给学生一把理解、感受、鉴赏音乐的钥匙,才能让学生展开腾飞的翅膀,让旋律激荡学生的心田,让歌声赋予生命的价值。一是掌握与音乐相关的历史、理论知识。音乐教师进行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是不能满足需要的。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只有讲清作品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学生如果不了解阿炳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有可能会把这首曲子误认为是描写美丽的风景的乐曲。当然,了解其背景以后,学生还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正如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指出“:钢琴表演艺术所体现出的,应该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作为钢琴家,不但要有演奏钢琴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很难想象,假若你对欧洲文化、历史一无所知,却能演奏贝多芬、莫扎特。事实上,有的学生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上不去了,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手指僵硬了,而是文化空白了,头脑空了...  相似文献   

15.
李莉 《儿童音乐》2012,(11):48-51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二单元有一首欣赏曲目——李斯特的《爱之梦》(第三首,本文特指这一首,不再一一注明),课本上用简谱写出了其起始的主旋律乐句,并提出了欣赏的导向:"乐曲创作于1850年,原为一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其中以第三首降A大调,最为著名。乐曲音调含蓄深沉而又艳丽多姿,洋溢着充沛的热情,表达着爱意。"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欣赏导向和目标总有一些疑问:首先,有关这首钢琴曲和原歌曲有什么联系;其次,如何让一个普通中学生理解A-B-A-B-A这样作为专业音乐学习者大学课程的内容;再次,这种具有文学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情感的表达,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去感受呢?本文将尝试以李斯特《爱之梦》为对象,探讨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并谈谈对其赏析目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幼稚是孩子的天性,犯“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在宽容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注意把道理给学生讲明白。 在一节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上,我先让学生听乐曲《二泉映月》,接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这首乐曲我听了直打瞌睡。”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那学生的脸红了。这时,我没有全盘否定这个学生的感受,而是首先表扬了他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  相似文献   

17.
对比欣赏效果好过去我上音乐欣赏课,每节课总是选择一首乐曲或歌曲,让幼儿反复听几次,欣赏其中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由于没有比较,幼儿一时较难判断歌曲或乐曲的基本格调,对乐曲的感受也不深。以后,我选了《小红花》、《小海军》和《摇篮曲》这三首格调迥异的歌曲,让幼儿进行对比欣赏,启发孩子们用比较的方法来感受这些乐曲。这样做效果还真不错,孩子们能较快地领悟这三首歌曲的不同格调及所表  相似文献   

18.
欣赏着欢快的二胡曲《赛马》,我信心十足地投入了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来,我本身学过二胡,又拉过《赛马》曲;二来,本人对这首二胡曲格外喜欢,心想让孩子们听懂、喜欢这首曲子真是“小菜一碟”。音乐开始,我便潇潇洒洒地展示了几个优美姿态:轻盈地骑马动作;利索地拉缰绳;动情处顺势拉起二胡(动作)……果然,先前设下的问题“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想想,跟哪种动物有关联?”没难住学生,学生一下子听出来。而后,我亲自进行演奏,孩子们听得张开了小嘴乐。乐曲旋律流畅,跌宕起伏,时而欢快、时而舒展、时而马蹄声声(拨弦)、时而快马加鞭……让  相似文献   

19.
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音乐表现力,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们好动,若让他们安静地在教室里听音乐,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疲倦。于是,我让他们亲自参与音乐实践,注重实感,不是诉诸理论分析地欣赏音乐,不是干巴巴地坐着听,而是集听、想、敲、唱、跳于乐曲欣赏之中,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一、运用音乐知识技能,理解音乐。在欣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  相似文献   

20.
花蕾 《学周刊C版》2014,(2):215-215
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