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除此之外,不同民族的语言也是我国的民族特色之一。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组成之一,同时也是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的民族,特别是壮族语言,以其特有的风格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代表,另外,壮语也是保留谚语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将壮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既是对我国谚语文化的传承,也是将我国的文化向世界范围传播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壮语谚语英译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本民族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当前无论是少数民族幼儿园还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家长都盲目遵从城市主流汉文化,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社会性的积极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园与家长应积极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感受传统民族节日与风情,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教育活动,并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幼儿具备本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陈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81-281,279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念,诠释了民族文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又保持民族特色;第二,少数民族文化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理性科学文化原则;第三,民族文化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的特性。这奠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民族成员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积极因素出发,探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不足的原因,并从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以及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在贵州的大山中形成了山上、坝子等聚居的分布特点,分布于山间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则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建筑这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在这样 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本民族的建筑符号特色.在丰富多彩的民族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中,石板房成为贵州中部最具特色的布依族民居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这也是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音乐文化是每个民族最为鲜明的代表文化之一,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由于其表达情意的方式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在各自的历史文化中成熟和发展起来,成为了其民族的特色文化,以下就主要介绍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目的语读者了解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道窗口,因此,该类词汇的英译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词汇为例,对现行的各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该文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应明确翻译的最终目的,在恰到好处地传递词汇信息的同时还应淋漓尽致地展现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范围内,如何解决好在发展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的同时,又要保持国家的统一,这是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并急需试图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少数民族也面临着与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的问题,这就是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族际共同语而顺利进入主流文化的现代化社会,同时还要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与文化以保持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少数民族实施本民族语言与族际共同语的双语教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状况和双语教学类型的多样性充分表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主要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教…  相似文献   

9.
试论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王福生前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并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我国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具有悠久历史性的国家,在多民族的文化里,音乐可以向世人传达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音乐风格也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钢琴伴奏及和弦应用作为最流行的一种现代型音乐,被大众所喜爱。如何在教学中诠释好钢琴伴奏及和弦应用对于蒙古族音乐的影响,是我们教师应该探析的教学内容,这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因此,在翻译英语习语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较大差异。而四字短语是汉语中的一大词汇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恰当地将四字短语融入习语汉译中,既忠实表达出原文含义,且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历程是曲折发展的过程,是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积累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可以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并体验历史。辛格著名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的文化诗学解读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背弃与回归的主题模式本质上是犹太人流浪历史的心路历程。这一主题模式也蕴含着辛格对其民族深入独到的观察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文化预测。  相似文献   

14.
壮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应当"走出去"为扩大中文文化在世界影响作出贡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壮剧英译实践中,译者必须采用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壮剧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壮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同时,考虑到英语国家读者对壮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可通过归化翻译对壮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一论述中并没有包括毛泽东思想,这是否表示毛泽东思想不再重要?或者是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有价值?本文在罗列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坚持毛泽东思想,对于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神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精神的运用,也是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动画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促进中国的动画事业屹立于民族之林,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面上,而且还表现为汉文化的载体。纵观书法艺术在中国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进行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咨询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黄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利用黄山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自然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中来,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游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福建宁德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传统畲族文化面临礼仪弱化,村落文化缺乏特色,畲族传统技艺处于失传边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畲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开展抢救性征集工作;以文化为媒,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新路等思路,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畲族原生态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要提高人才素质,大学语文是众多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如何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力?如何能够最大化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教改的同时,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