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隐喻观、图形与背景理论和图式理论等角度来阐述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隐喻的翻译不仅涉及概念的理解,也涉及原文和译文文化意象转换。英文经济语篇中含有许多隐喻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对英文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翻译进行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促进英文经济语篇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型的学科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是当今语言学界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热点。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概念谈起,探讨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总结与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重点探析,本文共探讨了四个问题,其中包括国外对隐喻的相关研究、对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分类的概述、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探讨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基础,重新构建概念体系的跨领域学科。身体经验和认知的相互结合,丰富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催生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诞生。隐喻主要包括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和语法隐喻,分析这些不同的隐喻,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身体和客观世界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认知语义学范畴的中心研究课题。在鸟瞰比喻研究历史的同时,撷取Lakoff和Johnson相关比喻理论,介绍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具有构成概念的性质,同时也是扩展语言表现及其语义认识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是当今两个十分活跃的语言学流派,两个流派并非互相对立,而是互补的关系。对隐喻的理解是这两大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两种理论的核心思想,因此对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的考察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两种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有助于我们理解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两种理论体系可以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语言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爱情"隐喻,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把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结合到一起对"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英汉"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是由人类的物质经验、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鉴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高度一致,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既有可能,又十分必要。我们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做到:解读词句背后的理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词汇的隐喻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剖析新词的认知机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分析篇章中的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思辨性认知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中英概念系统对比,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分析维语的"里/外、上/下、长/短、大/小、深/浅以及部分后置词"在"时间、范围、数量和状态"等目标域中的表达形式和隐喻意义。研究表明,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较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借以把握各种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在1990年的语言学大会上的发言推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热潮以来,很多研究者引用了韩礼德的发言概要,并且引用不可数名词对生态的影响为佐证。然而经过仔细分析生态语言学和不可数名词就会进一步的认识,不可数名词中只有物质名词才与生态有真正的实际关联,而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和用法本身符合客观世界和人们的认知活动,没有直接的生态威胁,只有人们的主观活动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常见的文本语义功能入手,用简洁生动的隐喻思维探索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旨在促进汉语言母语语境中两种语言内部与其之间的语义映射关系的交融,从而为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良好认知习惯打下必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性别研究是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Brown&Levison等人的礼貌理论为依据,采用Blum-Kulka等学者的DCT语篇补全测试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济南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业已形成一定的学术成果,研究的领域愈来愈开阔,研究的问题愈来愈深入,综合研究、专题研究与区域研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研究内容涉及到济南城市历史水文地理、自然环境变迁、城市功能分区与变迁、城市形态演变与规划、城市比较研究等方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专题论文已对济南历史城市地理的诸多方面进行专门探究,有的成果虽对历史城市地理有所涉及,但重点多放在了对于开埠以后济南城市史研究,对历史时期济南城市地理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16.
话轮是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会话的显着特征,对它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很多学者。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英语口语会话话轮转换过程中的关联解读方式,以实际英语课堂中生生课堂会话的转写语料为例,解释了话轮转换中的关联性、关联原则及认知语境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借助大学英语口语会话来分析,解释话轮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关联。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语境假设与最佳关联等内容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可改进口语和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口语,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学大纲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要求方面也存在有不同之处。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脱节原因分析、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比较、如何做好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比较了模糊限制语maybe的使用频率及其各种语用功能,对英语学习者提高口语中的互动技巧和英语语用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二语习得和外语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理论的不断发展,从微观层面关注语言教育的实效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Practice作为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手段,对非母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行为的有效发生与跨文化教育环境共同作用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学习者,话语修正理论及外语课堂学习等方面对practice的外语语言认知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诙谐幽默,极富喜剧色彩的写作风格主要是来自于书中大量反讽的运用,尤其是贝内特先生对话中反讽的运用。通过比较贝内特先生对家庭成员不同程度反讽的使用,本文从其反讽语言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对小说的文学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