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田径训练负荷的描述采用两类指标,一类训练学指标;另一类足生理生化指标。训练学指标表示运动员承载训练负荷时机体变化的原因,生理生化指标表示运动员承载训练负荷的结果。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有血乳酸、心率、次日晨的血清肌酸激酶(CK)、尿酮体,血红蛋白、尿胆原、血尿素等。  相似文献   

2.
利用血乳酸指标对速度滑冰项目冰路结合期自行车训练进行训练负荷监控,为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科学化训练的水平.在冰路结合期为速度滑冰运动员设计三种不同坡路与训练强度,测试三种坡路情况下运动员训练后的血乳酸数值,通过自行车爬坡训练中血乳酸变化情况与速度滑冰项目1 500 m比赛血乳酸指标进行对比,测算出与速度滑冰项目特点相符合的骑行强度.以运动员血乳酸变化与比较情况为依据,在冰路结合期训练中制定骑行强度,达到保持运动员机体对血乳酸水平的适应,同时保持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并提高运动员机体的缓冲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血尿素在划船训练医务监督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血尿素与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密切相关,训练后血尿素的变化能敏感地反映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和训练后的恢复状况,在训练实践中,血尿素可作为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在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中 ,有关运动员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状况研究不多 ,文献中亦未见有关运动员机体对不同训练阶段与竞赛负荷作用下的适应情况的阐述。本文对 3 2位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生化指标作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 ,应用形态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在训练负荷作用下的变化 ,为此可以在训练计划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运动员对耐力的形态学指标为肌肉质量 ,而脂肪质量是反映运动能量作用下对负荷的适应。通过对 3 2名运动员在训练各个阶段的身体变化、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指标 (按尿中…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对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监控的可行性 ,对 2 4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进行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周大负荷训练后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显著 ,可作为评价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的敏感性指标 ,而血尿素氮含量升高并不明显 ,表明血尿素氮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的监测敏感度不高 ;在大强度间歇训练后 ,运动员血清 CK活性显示 ,院队各组比专项班各组升高显著、且恢复慢 ,各组内男子比女子升高幅度大 ,说明 CK活性的变化也受性别的影响 ,血尿素氮含量说明 4个整套的负荷量较大。提示 :教练员在提高强度的同时严格控制负荷量 ,绝对不能出现量和强度同步增加的情况 ,以免运动员机体出现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负荷强度下机体的几个生化、生理指标的测试,目的在于观察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并对其训练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为训练的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兆安  杨海峰 《游泳》2012,(3):66-67
假人拖带是救生竞赛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也是中国水上救生队在世界运动会和世界救生锦标赛上的优势项目。在备战2010年世界救生锦标赛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姚俊、陈武山、甘清瑛等人的研究:与心率相比,血乳酸指标能较准确地区别游泳运动员机体承受不同负荷的变化,利用主观疲劳感觉与血乳酸指标对水上救生运动员一次假人拖带训练强度进行监控,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武汉体育学院散打代表队不同级别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后的血氨值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受试者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即刻至13min,血氨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状态(P<0.01),显示血氨的应用能够较精确地评价运动负荷的强度、机体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表明了血氨作为生物学监测与评定指标的可靠性及其指导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子竞走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血细胞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男子竞走运动员冬训期间及赛前训练中血细胞指标监控进行分析,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等血细胞指标。结果: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阶段的血项指标存在不同的波动性,其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指标对评定运动员赛前、赛后身体机能状况,训练负荷强度、负荷量等是不可缺少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部分重点运动员在备战十运会三年期间的跟队测试指标变化统计分析,研究不同项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机体机能变化的敏感性指标。方法:将运动员三年训练中机能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各项指标中柔道运动员血尿素指标变化显著(p≤0.01);体操运动员血睾酮变化显著(p<0.01);而单跳运动员BMI变化显著(p<0.05)。结论:运动员机能监测应围绕年度比赛为目标,建立运动员监测指标数据库,对科学化训练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状况,监测了湖北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冬训期间的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我省女举运动员的生化指标随运动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冬训监控机能评定的结果是女举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在较好状态,机体抗疲劳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两周冬训前后女子赛艇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评定运动训练对机体有氧、无氧代谢的作用效果,以及探讨递增负荷运动与血乳酸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浅析运动强度对运动员血氨值的影响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氨作为一项新的运动生化检测指标已经广泛应用到体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体育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我院20名足球专项运动员进行了两次不同运动强度的训练:短跑—400m全速跑;足球赛—90min的足球对抗赛。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血氨值显著高于安静状态测值(P<0.01),表明其与运动强度的高度相关性。实验结果提示:血氨指标能够较精确地评价运动员的运动负荷强度、机体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跆拳道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对跆拳道运动员备战大型运动会大周期中1~2月强化训练期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赛前运动员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强化期训练负荷达到“适应-强化调整-临战”的要求;表现为巩固性小周期时,运动员生理、生化机能指标与调整和强化性小周期呈现显著性增长(P〈0.05);赛前2周或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运动员身体机能由于训练效果的累积,处于暂时疲劳状态,有利于机体产生更大的训练适应与恢复,为激烈的比赛奠定身体机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李骁君 《体育科研》2004,25(6):64-65
为建立陆地摇帆训练模式,对16名男子帆板运动员分组进行训练,并以血乳酸作为监控指标,结果表明:帆板运动属于起航和冲刺阶段无氧代谢为主的项目;大负荷陆上摇帆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中起航和冲刺能力的训练手段;血乳酸可作为大负荷陆上摇帆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在备战柏林世界锦标赛期间平原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准备阶段的血液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和机能指标(血压、晨脉)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柏林世锦赛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期间要有节奏地安排训练负荷,不同训练负荷性质的内容要穿插进行,尤其是在高原训练的强化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应当增加训练监控的密度,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同时赛前高原训练阶段、赛前平原训练阶段大负荷强度的训练,必须建立在雄厚的有氧代谢能力基础上,否则运动员很难完成持续性的高强度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19.
袁艳  吴纪饶 《体育科学》2004,24(7):31-33
以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免疫球蛋白为免疫检测指标,观察了较长时间大负荷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长期低剂量补充L-谷氨酰胺对消除机体免疫抑制的作用。结果显示:口服补充谷氨酰胺使外周血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减少,CD4^ /CD8^ 比值升高,提示通过口服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减少长时间大负荷训练对机体免疫平衡的影响,减少机体免疫受抑程度,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平衡;口服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运动员安静状态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IgM)。  相似文献   

20.
不同状态下速滑运动员肌酸激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速滑运动员不同状态下体内CK活性值。文章指出,运动员安静状态时CK值应采用两个值来表示。其一是训练后第二天清晨取血的测定值,其二是训练后让运动员在无体力负荷状态下充分休息2~3天取血的测定值。通过追踪测定运动员在高强度大负荷训练后体内CK活性的变化及恢复情况,文章指出,CK活性值的变化可作为评价速滑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训练后恢复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